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商务区首页 >> 论坛 >> 正文
为什么出不了世界大师?
2009-11-20 11:14:32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钱学森教授去世之前留下遗言:“我们要出世界大师”,由此又一次引起社会各界热议。

    办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这一口号已经提了二十多年了,教育部提出211工程,评出全国一百所重点大学,希望以此为基础,在若干年內办成几所世界一流大学。

    据说,根据一位领导人的指示,有些学校准备在百年校庆时,宣布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但许多教授、专家、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这几所学校的百年校庆都在清华大学之前,校庆办过了,可没有一所大学真宣布自己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学。2011年4月底,是清华百年校庆。据说,原来也是想宣布已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但左顾右盼,冷静下来商议,最后决定还是宣布为:要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看来这一提法,比较符合实际。

    我一位老朋友,是从西方留学归来的博士后。他在西方留学七年,获得该国授予外国人的第一位青年科学家奖。他1991年回国到清华工作,曾连任两届系主任,现在担任博导,是国家某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他对我说:我们出去看看,我们和西方那些一流大学的水平差距是很大的,有人说我们几年內就能建成一流大学,简直是不自量力。

    再说诺贝尔奖。新中国成立都六十年了,为什么还拿不到诺贝尔奖?这个问题也提了二十多年了。开始有人说,这是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委会的科学家们对新中国有政治偏见。当然我们不排除,像诺贝尔和平奖之类的奖项会有不同的政治标准,但自然科学领域,如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类的奖项应该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仔细分析一下这些领域的诺贝尔奖的获奖成果与我国现有的科学水平、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差别,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了。

    我国这几十年来,科学技术领域确有不少高水平的成果,有了飞速的发展,许多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內行人说:我们的水平仍属于追赶或赶超世界顶尖水平的性质,还不够获得诺贝尔奖的资格。有人说:我们当年只有一项,即人工合成胰岛素可能达到获奖资格,但因发明时间是在1965年9月17日,鉴于当时的政治环境错过了申报时机,和诺贝尔奖失之交臂。有人说:袁隆平教授的水稻杂交解决了我国十四亿人的粮食问题,对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也有极大的贡献。但从生物学禾本科植物基因工程角度来说,能不能被评为诺贝尔奖,还很难说。我认为这些分析是比较客观冷静的。有人说:我们华人的科学智商一点也不低,许多外籍华人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大陆毕业的杨振宁、李政道等人不也都获奖了吗?但是有人回答:他们都是解放前在西南联大读大学,后来去美国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才获奖的。是啊!建国几十年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几十万大陆的毕业生到国外留学。这么多年来,海归也有十几万人或二十几万人,但这些在大陆学校毕业的学生,和去西方国家留学归来的科学家,怎么就得不了奖呢?

    就拿最近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高琨来说,他是华人,出生于上海,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多年校长,但是在英国大学学习的。高琨获奖,各地争相祝贺:上海说:高琨是在上海出生的,台湾说:他被聘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说:他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多年校长。都想沾一点诺贝尔奖的“灵气”。但令人十分尴尬的是,高琨没有在大陆求学的经历。这究竟是为什么?大家开始总结反思,看来是大陆这几十年的教育有问题。大陆这几十年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几百万、几千万智商很高、聪明伶俐、勤奋努力、很用功的孩子们,在我们大中小学校的熔炉里,经过十几年修炼,就失去了创新性,就没有了科学研究的棱角,就失去和外籍华人、华裔孩子那样的“灵气”。

    我们的中小学学生可真用功啊,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晚上十二点都不得睡觉,比美国的中小学生用功多了。他们能做的题,美国孩子可能做不出来。我国中小学的大多教师可辛苦了,讲课、备课、出题、阅卷、改作业、陪学生上自习,还不准业余搞家教,大量的休息时间也赔上了,自己的孩子也没有时间管,看来美国中小学教师比我们的轻松多了。我们的家长更着急,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把钱都用到孩子各种费用上,可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仅拿不到诺贝尔奖,大学毕业后还找不到工作,真是眼泪往肚子里流,这是为什么?

    我们当前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钱学森院士在临终前向温家宝总理提出一个难题,“我们要出世界大师”。有人说这是钱学森提出的哥德巴赫猜想,为什么我国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创新人才?谁能解释这个问题?

    有人给这个题加了一个注解:我们的领导人两次选错了教育部长。凡参与过大学招生的老师都知道,多年来我国有两个著名的应试大省:××和××。这两个省的学生应试能力特强,高考得分非常高。是否很多人属于高分低能,我不好说。这两个省专门出应试经验,应试大全,应试题闻名全国,举办过轰动一时的所谓“八校联考”。大学校长基建巨贪也出自这两个大省。不知什么原因,我们的领导人偏偏连续从这两个省选中教育部长。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这两位部长领导的十多年来可遭了殃,学生负担越来越重,乱收费现象越演越烈,教育腐败发展到令人不能容忍的地步,教育成为人民面前新的三座大山之首。终于在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周部长免职了。这个注解是否可供我们解开这个难题呢?

    钱老生前,曾发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提出的这个难题怎么解,我向广大网友请教。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