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长大的“蛋壳族”
2010-12-13 10:26:28 来源:广州日报 我要评论()
HelloKitty床单、大嘴猴睡衣、多啦A梦玩偶……被这些玩意儿点缀的房间不一定属于儿童;包上挂着“迷糊娃娃”,排队等待时拿着漫画书或拿着MP4看动画,这些人也未必是放学的孩子……他们是新兴族群——蛋壳族:即使已长大成人,在职场上打滚,依然对动画、卡通、游戏等“儿童玩物”依依不舍。
个案:白领为卡通和妈妈起冲突
22岁的玲玲大学毕业了,几经周折之后,终于进了一家理想的单位做办公室文职人员。入职前两周,玲玲妈妈就带着她去商场“扫荡”了一番:从头到脚,把她打扮成一个职场“俏丽人”,而以前那些可爱的娃娃装、休闲装,全被妈妈装进袋子收起来。“做事稳稳当当,不要再嘻嘻哈哈的,不要再看那些无聊的漫画,尽早做个成熟的职场女性。”上班之前,妈妈再三叮咛。入职几周,玲玲尽量克制自己的孩子气,走路做淑女状;谈吐时尚潮流……可是,晚上一回到家里,玲玲就赶快脱下办公室的一套行头,进入到自己的“童话世界”——多年来,她的房间一直被她布置成一个浪漫的童话世界:米老鼠窗帘,维尼熊床单,各式稀奇古怪的玩偶……
可是,有天下班回家后,她的房间却大变样:自己喜欢的动漫世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简约温馨的欧式装扮。玲玲明白,这是妈妈自作主张做的“好事”,从来都很乖巧的她这一次却大发雷霆,和妈妈对抗起来:“那是我的最爱,我不会舍弃的,希望你尊重我的选择。”
质疑:蛋壳族是长不大的孩子?
案例中的玲玲妈一直自作主张帮女儿决定一切,因为在她看来,沉浸在卡通世界的玲玲是不会长大的,她希望尽快成熟起来。难道,喜爱卡通、游戏,就是长不大的标志吗?
记者了解到,在西方社会,成年人保有天真心态的现象一直存在,在东亚以及中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成人儿童化的潮流也愈演愈烈:痴迷于卡通和游戏;言行举止儿童化……逃避承担传统观念要求的各项责任是他们最突出的表现。对于这种现象,并不能一棒子打死,这其中也有其积极的意义:比如,永远保持好奇心、童心不泯、反对权威,现在很多行业也需要其工作者保持这种状态,如开玩具店、做动漫或游戏、或者搞创意等等。可以说,蛋壳族并非长不大,他们只是希望保持自己依然喜欢的东西,而不是被社会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