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债务危机加上对美国二次探底衰退的担忧,正在将全球经济拖入另一次金融恐慌和经济衰退循环。身处外围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大体上(特别是所谓的金砖国家,即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都深感幸运,没有被卷进这个金融大漩涡。于是就有欧洲媒体呼吁新兴国家拿出它们的巨量外汇储备来购买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危机国的债务。手握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更是被他们视为将欧洲国家救出债务泥淖的潜在白衣骑士。
与欧洲媒体相呼应的是,最近中国有的政府官员或专家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了不少文章,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救欧洲等于救中国”。一篇文章写道:“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利益交融程度前所未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安危与共,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救欧洲等于救中国。”
在他们看来,拿中国的钱去“救”欧洲,就是完善中欧“命运共同体”,这不仅有利于摆脱欧债危机的影响,而且对中国也有诸多好处:一是有助于进一步确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让欧洲国家更加坚信,中国是一个可以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二是中国购买欧元区国家政府债券,有利于中欧整体的经贸、投资等合作。虽然在债务危机中急需来自中国的资金,但其本身也有大量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与中国之间的合作空间很大。
然而,这些观点显得牵强附会,是站不住脚的。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并不比欧洲国家轻松,国内更需要增加投资、国民更需要消费,为什么反而要给增长速度慢得多,国民过度消费的欧洲经济“输血”?客观地说,面对严重的通胀和出口减少的压力,中国只能拯救自己,不能指望其他国家对中国提供什么解决问题的良方。
众所周知,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与国内CPI上升仍没有停步。到目前为止,政府决策层几乎动用了一系列行政、财税与货币手段控制通胀预期。顶着巨大的压力推行房地产限购令、试点征收房产税;从2010年下半年起,央行已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遏制投资过热。
今年以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贸易受挫,企业产出和新出口订单的数据均表明,中国经济自7月以来在走下坡路。预计今后几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还将大大减少。欧洲要想摆脱债务危机,就要把赤字控制住,希腊、法国、德国的财政赤字都超过了GDP的3%,因此必须减少政府开支。欧美、日本财政都搞紧缩,公众消费能力减弱,肯定影响会影响到中国的生产和出口。
这必然导致国内生产能力的过剩。目前,国内生产能力过剩涉及多个行业。例如2008年的钢铁产能为6亿吨,而当年的钢铁需求则几乎没有增长,但由于投资的大量增加,导致国内钢铁产量年年都在增长。中国钢铁协会预计2011年国内钢铁将产能达到7.5亿吨,而国内实际需求仅为5.97亿吨,这多出的1.5亿吨钢铁就只能通过出口来消化。
如果到在2012年上半年国内需求或出口仍没有打开局面,生产过剩的现象将比现在更加严重。由于大量产品卖不出去,就会导致银行无法收回贷款,从而引发金融问题。由于国内制造业、能源、交通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使用银行贷款,从而增大了银行的呆账或死账数量。例如“高铁”的全部投资要2.7万亿元,但是由政府拿出的项目资本金只有4000亿元,85%是靠贷款。
这些现象也许就是中国式“次贷危机”的前兆。关键是,2008年,政府决策层尚能利用4万亿元财政刺激政策来冲抵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而现在,随着债务的不断增加和积累,政府方面已经没有多少财力去启动新一轮的财政刺激政策。同样,当时四大国有银行大量放贷,而现已乏力不支,再度依靠四大银行大规模放贷来维持经济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面对严峻的形势,政府方面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如今的中国真有能力拯救欧洲吗?如果真有能力,那就先把国内通货膨胀问题解决好了,让民生不再被物价飞涨所困扰。当这些问题都大体解决了,然后再去帮助欧洲也不迟。既然清楚欧洲经济危机无法自救,凭借中国一己之力也无力回天,那么我们何必非要强出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