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商务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百姓养老拒绝奢华
2011-1-5 10:33:04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我要评论(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日益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半失能比例高”的趋势。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各级政府积极推动老年事业的发展,对养老问题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努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医疗服务。
  
  虽然政府为改善人民群众的老年生活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建立什么样的养老机构、当前最大多数老人最需要的是哪一种养老,似乎并不像某些决策者想象的那样:养老院规模建得越大就越好,养老设施越高档就越好。
  
  2009年,北方有一大座城市,由政府出资建起了一所高档老年公寓。说它高档,是因为不仅空气新鲜、风景优美,起居设施一应俱全,而且还有美容美发、百货超市、室内游泳池、网络教室等各种设施,还有十多个室内外温泉池供老人享用。这所号称“惠民工程”的现代化养老机构,虽然很令老人们向往,但价格却更让人生畏。对能自理的老人最便宜的收费,每人每月也要高达4000元以上。如果老人需要护理,最低的护理服务费要每月4900多元。如此高昂的收费,怎能不将普通老人拒之门外?
  
  无独有偶,日前南方某大城市宣布,将投巨资在3年内建成一座巨无霸型的养老院所,项目总投资150多亿元。建成之后园区内拥有各种现代化硬件设施,有绿色种植园、疗养院、国际健康乐园等等。园区内还将建造老年文化娱乐中心、医疗中心、老年大学等。除了为老人提供全面周到的一流医疗、生活服务外,还为老人提供候鸟式疗养和旅游度假类型的异地养老生活环境。该工程已经启动,据说建成后,可同时接待5万名老人入住。
  
  设想一下,如此高档的养老场所一旦投入运营后,真正受益的普通老百姓能有多少?令人不解的是,已有北方城市那所超豪华、高档次、建成后广受世人诟病的养老院在前,为什么南方的巨无霸养老院仍比着劲儿还要建?难道那些决策者、建言者从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为普通百姓吗?如果真是出于市场化需要而盯准高端老人,为什么要让政府投入那么多资金?为什么要占用纳税人大量金钱和公共资源为少数人服务?
  
  我国“十二五”养老规划确定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提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而保障的重点对象为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和低收入老人。青海省一家民办养老院因为经费紧张,连热水器都买不起,后从澳大利亚一民间组织得到20万元捐助,才让老人和工作人员洗上了热水澡。试想,那种候鸟式的养老服务有多少低收入老人能享受?而那种旅游度假的养老方式,对失能失智或半失能老人又有多少实际意义?
  
  这并不是说高端老年人群就不应该享有更好的医疗和养老服务,笔者认为,在资源有限、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既然是政府出资“公建”,就更应该首先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养老的迫切需求。从国际上看,也是提倡养老机构要向小型化、社区化发展,而不是建那种集中营式的、远离社区、远离居民的大规模养老机构。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全国老人院院长论坛”上,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阎青春提到某地建造超豪华、超大养老院时,明确表示不赞成。“养老院不是建得越大越好,而是应该在居民集中的社区多建一些小型的、分散的养老院”,他强调说,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大部分老人都是留守人员,家中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他们的晚年生活更需要关注。
  
  一项最新的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12.5%.在这些老人中,有65%以上居住在农村,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68%.他们中很多人每年收入只有七八百元,更有一些贫困乡村的老人,每年只能靠民政部门补助的300元生活。对他们而言,“不怕死,就怕病”。他们疾病缠身、缺医少药、生活困苦。养老事业的发展首先应该想到解决他们的困难。
  
  前几年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打造城市形象,修了很多华而不实的大马路、大广场,不仅增加了城市建设成本,更让市民在网上发出“修大马路,纳税人心疼”的呼声。专家指出,实际上道路的密度比道路宽度更有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建养老院也是如此,多建一些在居民区、在农村郊区的小型中低档养老院,要比集中一地建大规模、超豪华的养老院,更能使大多数失能和低收入老人受益。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