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户对赌华尔街
2011-5-21 14:51:34 来源:南方周末 我要评论()
[导语:这是一场大鳄与羊群的暗斗。银价此番上涨的最后几周里,华尔街白银期货操盘手知道,价格已涨到了极限边缘,但由于中国散户们还在集体买进,他们便一手继续上推白银,一手暗自做空。整个交易市场似乎变成了一场赌“中国人醒来了吗”的逃跑游戏。]
从暴涨到暴跌
“国人被一棍子打晕了,白银的风险已经绝非我们散户可以承受,有些在高位被套了几百手的朋友,都亏损到夫妻失和、婚姻破裂的分上,实在令人痛心!”
十天之间,白银价格从近30年来的历史最高点一路狂跌。2011年4月25日至5月5日,国际期银价格跌去20%。
这样的暴跌记录,在历史上极为罕见——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1975年有银交易记录开始迄今的9200多个交易日中,只有37个交易日跌幅超过8%。
在此之前,白银一直在暴涨。从2010年8月开始的这一波银价上涨潮中,国际期银价格的涨幅高达175%,其中仅2011年4月份的涨幅就达30%之多。一年多时间里,期银一路上涨,几乎未经历过哪怕一次像样的价格回调。
与此同时,一些“几千块投资赚了上百万”的“白银神话”开始四处流传,而被媒体称为“白银卫士”的《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一直在反复强调投资白银“是你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机会”。
在中国,白银投资目前有三种方式:实物白银买卖、上海金交所白银T+D产品(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一种白银交易金融产品,2010年起向个人账户开放)、银行推出的白银理财产品“纸白银”。
财富神话点燃了负利率和高通胀率下普通百姓的投资热情。在北京菜市口百货公司,今年二三月份时,每天早晨一开门,几百公斤银条就被早早排队等候的人一抢而空。
疯狂的白银投资热情,让交易所纷纷上调保证金比例。4月下旬,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为了控制风险而上调保证金。4月25日,上海黄金交易所追随芝加哥交易所,上调白银T+D的保证金比例。
当天,国际期银价格一度攀升到49.77美元/盎司的近30年历史高位,但随即于次日陷入了高达7%的单日暴跌。
5月2日,就在拉丹被击毙的消息传来后不久,国际期银价格再度创下11分钟内暴跌12%的历史纪录,随即引发了连续三个交易日的暴跌,国内白银TD价格也连续三天跌停。5月5日的纽约商品交易所白银期货价格一度暴跌8%以上,报36.12美元/盎司,十天之内下跌幅度超过20%。
由于期货交易的杠杆特性,盈利与亏损均是被成倍放大的,20%的下跌给许多投资者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一场巨大的“股灾”。
据工商银行温州分行结算与电子银行部贵金属交易的负责人说,温州的一些炒家,几天内损失高达上千万。
而在过去几个月中已经习惯了买进白银,然后坐等升值的中小投资者们在这一轮暴跌中彻底“晕菜”。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做不规范的所谓“外盘交易”经纪公司客户中,“爆仓”比例超过30%。一旦被“爆仓”,开户的投资者不仅投入资金亏损殆尽,还可能欠下巨额债务。
更多的散户则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暴跌中选择了“割肉离场”——在交易所要求补交保证金时退出白银交易,自己承担此前价格暴跌的投资损失。
在网上的白银投资论坛中,一位带领散户进行白银投资的私募呼吁道:“国人被一棍子打晕了,白银的风险已经绝非我们散户可以承受,一夜之间只做1单竟然有上千元的亏损,有些在高位被套了几百手的朋友,都亏损到夫妻失和、婚姻破裂的分上,实在令人痛心!说句我本不该说的话:珍爱生命,远离TD和毒品!”
中国人醒来了吗
“亚洲尤其是中国地区的散户在不经意间和华尔街的机构形成了对赌关系。这一轮看起来华尔街赢了。”
这些带着一身伤痛打算“永别”白银市场的中小投资者们不知道的是,在大洋彼岸的纽约商品交易所内,他们已经被老到的商品期货交易员们视为一股神奇的“中国力量”。
早在2010年8月银价开始上涨时,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然而几个月之后,分析师们发现,随着政策推动力的消失,当黄金、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期货都开始进入调整时,此前“名不见经传”的白银期货却像打了兴奋剂一般继续上涨。
美国百利金融集团高级黄金分析师麦克·戴利注意到,进入2011年以来,每当白银价格略有下探,就会接到来自“亚洲买家”的强大买盘。其结果则是在长达一年多的价格爆涨过程中,白银期货价格甚至连一次像样的震荡调整都未出现过,创造了期货交易史上的另一个“奇迹”。
随着白银价格的一路飙升,国际白银交易市场内的交易员们日益将目光锁定在了“中国散户”身上,一位大型对冲基金经理向《华尔街日报》表示,“要是中国人没有大幅买进,那我马上就会做空。”
实际上这已经成了银价高涨的最后几周里,相当部分白银期货操盘手共同的心态:大家都知道白银价格已经“超涨”到了极限边缘,但由于“中国因素”的存在,交易员乐得再将白银价格推上一截,并通过各种金融手段做空白银,以便在未来的暴跌中获得更多收益。
而在这一过程中,一旦跟着做多的“中国散户”醒悟过来并反手做空的话,这些准备猎杀“小肥羊”的金融大鳄们立马就会变成捕猎的对象。
正因为如此,整个交易市场似乎变成了一场赌“中国人醒来了吗”的逃跑游戏,一旦来自中国的多头买盘力量不足,早已被银价涨到心惊肉跳的基金和机构交易员们立刻从市场中狂奔而出,以锁定丰厚的收益。同时大幅反手做空,让还没有反应过来的“中国小子”接下了最后一棒。
“亚洲尤其是中国地区的散户在不经意间和华尔街的机构形成了对赌关系。”一位前英国对冲基金人士向媒体表示,“这一轮看起来华尔街赢了。”
散户如何形成“中国力量”
“纸白银”只能做多不能做空这一交易结构,让数以十万甚至百万计的中国中小投资者,通过银行系统以做多者的姿态出现在国际白银市场上,成为一支特殊的“中国力量”。
对于许多从未见过纽约期交所和伦敦金银市场(世界最大的两家白银交易中心)的中国投资者来说,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为保值而买的那点白银,居然就变成了跟国际金融大鳄的“对赌”。
早在2011年4月11日,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就发布了期货市场走势逆转的预告,此后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随即进入调整。此时,国内的机构投资者也开始退出暴涨的白银市场。一位从事国际金属期货的交易员告诉记者,“我们早就退出了,最后一波的上涨可以说全是散户力量托起来的。”
中国散户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强大的中国力量,与去年8月出现的“纸白银”交易模式有关。
在期货投资界的传统看法中,包括白银在内的期货投资品种,由于交易的复杂性和金融杠杆所带来的巨大波动性,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交易。正因为如此,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之后很长时间内,并不接受个人开户,而是只接受机构会员,这一规定直到2010年才放开。
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国内投资者为保值而购买的实物白银,基本无法影响到交易规模巨大的国际白银期货价格,更不用说跟国际资本形成对赌。
但是,银行推出的一种新理财产品,点燃了普通投资者的白银投资热情,也改变了这样的格局。
2010年8月份,中国工商银行首家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个人账户白银”的理财交易产品,也就是俗称“纸白银”的交易模式。
对于缺乏投资渠道的中小投资者来说,这一“纸白银”交易既便于操作,又不用很大投资,顿时成为理财投资中的热门产品。短短3个月内工商银行的账户白银已经累计实现交易量七千多吨。2010年,纸白银投资者依然在迅速增长——在央视的报道中,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的工作人员透露,今年他们的纸白银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5%,开户数增加了20%。
工商银行在“纸白银”产品上的巨大成功,随即引来了一系列的跟随者:兴业银行、深发展、浦发银行乃至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纸白银”产品。
由于“纸白银”类似于实物白银的交易模式,投资者只能买进和卖出白银份额,不能通过“卖空”获利。而作为纸白银交易平台的各大银行,一方面通过赚取管理费和交易差价获得无风险收益,另一方面因为本身并无实物储备,必须在国际或国内白银交易市场中,抛出相应规模的买单以平衡自身风险。
当目前国内成千上万缺乏投资渠道的中小投资者为了保值增值而大量买入“纸白银”,他们的力量便通过银行系统以做多者的姿态出现在国际白银市场上。
尽管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各种时机上的调整,尽管“蚂蚁军团”们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目前还缺乏统计数据,但这支力量的登场,已经让市场无法忽视。
更重要的是,这还是一支正在迅速增长壮大的崭新力量。
一个侧面可以印证中国人投资白银的热情: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白银交易量从2011年初至4月26日,“增长了283.7倍,达到7000万盎司的峰值。”
尽管上海的白银交易量依然远低于纽约和伦敦——美国纽约期货交易所白银日均交易量约为7亿盎司,但上海交易量如此之快的增长速度已经令世界惊叹。
据世界白银协会统计,2010年全球白银市场净流入资本达56亿美元,几乎是2009年的两倍。尽管尚不清楚其中来自于中国的资金有多少,但毫无疑问中国力量是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支。
而中国散户与华尔街的故事将如何延续,既取决于“蚂蚁军团”们的白银买入热情,也取决于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走向——如果美元不再泛滥到连累各国货币都跟着泛滥,从而引发通胀压力,白银也就很难涨成天价。
不过,多位有着国际期货市场交易经验的机构投资人士向记者表示,白银市场波动极大,中小投资者们投资时需要特别小心。而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更是直白地在媒体上公开说:“这个市场没有基本面,只不过是沿海炒家群体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