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论坛 >> 正文
香袋情思
2009-7-11 10:06:23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香袋陈说了一段过往的记忆,小小香袋里有母亲永不消失的爱。

  在我家的衣柜里,珍藏着一只红缎绸的香袋,它用五彩线系着,香袋下面的穗子是用蒜梗和五颜六色的花布剪成的小圆圈缀成的,这香袋是母亲在我女儿一岁那年的端午节,忍着病痛的折磨缝制的,如今物在人去,花落花开已十五载了。

  每到端午节,我把它从衣柜里拿出来,那幽幽的暗香便袅袅飘出,溢满整个房间。一看那小巧玲珑,做工精细的香袋,就知道出自女红的高手。是的,母亲不但做一手好针线,还常常为村上那些孩子多,生活上艰难的邻里乡亲缝制衣裳,从来不收报酬,再加上母亲有文化,村上的人都很敬重她。

  童年的我,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那时物资紧张,布的颜色、品种很单一,花布很少,母亲总能把破旧的衣服翻新,缝上小图案,镶上花边,一件式样别致的新衣就做成了。穿在身上,每每引来小伙伴羡慕的目光,这时我高兴极了,嘴里不自觉哼着歌,在小伙伴中间蹦蹦跳跳,像飞舞的蝴蝶。特别是到了端午节,小伙伴们更是喜欢到我家来玩,因为,母亲总是把煮好的粽子和鸡蛋端出来,让他们吃,还把早已做好的香袋、抱脚娃娃送给她们,在她们的手腕和脚腕上系上五彩线,把配好的雄黄酒让她们带回家用。当我们把香袋挂在胸前,叽叽喳喳,你夸我的巧雅,我赞你的美丽时,母亲总是坐在撒满阳光的窗台前慈爱地看着我们,脸上充满了笑意。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脾气好是出了名的,从来不打骂我们,包括她的学生,那还是母亲在我们村小学任代课教师的事情。那天,母亲给我们班上课。在班长喊起立时,只有一位调皮蛋男生赖在座位上,不站起来。当时我火冒三丈,举手强烈要求让这个学生到教室外罚站,同学们也群起响应。母亲示意让我们坐下,语气平和对同学们说道:“这位同学脚扭伤了,不方便。”她拿起粉笔,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上要讲的内容,继续上课。对于母亲这一举动,我很不以为然,回到家里,我一边吃饭,一边忿忿不平,“妈,您这样做,会助长个别学生的嚣张气焰。”母亲把馍递给我,看着我说,“要是你,会怎么做?”“应该给他点颜色瞧瞧,让他知道我的厉害。”母亲听到这里笑了,“难道不对?”我惊慌地反问,母亲收起笑容,说“要学会宽容,特别是对待那些犯错误的人。”后来那位同学主动向母亲承认了错误,从那以后学习也很努力,进步很大。

  由于别的缘故,母亲离开了学校,从此她把全部心血都灌注在建设我们这个家上。当时父亲在外地工作,我们姊妹几个又都是学生,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母亲瘦弱的肩上。母亲除了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又要为我们拆洗缝补。为了让我们早晨读书,母亲天不明就做饭,她自己吃过饭就下地干活,即使是星期天,母亲也不让我们去。披星戴月,寒来暑往,多年的劳累,使母亲落下了病根。病痛的折磨,使她痛苦不堪,尽管如此,母亲从来没有在子女面前抱怨过,母亲总是面带微笑。

  那是一个不能忘怀的日子。女儿一岁那年,母亲病情已到了晚期,骨瘦如柴的母亲几乎不能走路。端午节那天,为了给我女儿缝制香袋,母亲央求父亲去村上的医疗所配香料,父亲怕母亲身体经受不起,说啥也不肯去。母亲这次动了怒,这是母亲一生第一次发脾气,也是最后一次,父亲只好去买。父亲把香料买回来,母亲让他剥蒜梗,而她就坐在外屋的沙发上,戴上老花镜,一针一针地缝,母亲拿针的手哆嗦着,几乎每缝两针,就得把头歪在沙发背上歇一会儿。缝好香袋,母亲已累得连喘息的气力都没有了,就是那年,母亲离开了我们。十几年过去了,几经搬家,我总是小心翼翼把香袋包好,装进箱里。每当我默默地凝视着这只香袋时,我的眼里常常涌满泪水,为母亲,更为生命之间那些永不消逝的爱。

  冬去春来,历经风霜的我终于从母亲身上读懂了爱,学会了宽容。爱是通行于生命的惟一邮票,只有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真诚和爱心,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与信任,只有每个人都做到宽容别人,世界才会变得温馨可爱。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