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2009-11-2 13:49:29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在沧海蝴蝶的作品里,对往事的回忆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此篇文章也一样,既是她对父亲的回忆,也是对往事的一种感怀。散文写的自然朴素,读来令人感动。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父亲和一个母亲对子女的那种感情,这怎能不让我们酣然泪下呢?
不知为何,近来时常有梦。那间坍塌多年的土屋,母亲做饭系的白围裙,灯光下母亲拉长的身影,时时那般清晰地出现在我的梦里。醒来后,很是惆怅。我一直以为,时隔多年,记忆早该淡忘。哪知那些久远的往事,仍丝丝缕缕还在心上。
土屋、白围裙、母亲身影,依旧那般清晰定格在我的记忆里。土屋早已坍塌多年,可梦境里还如我儿时那般;母亲故去亦已多年,可梦里依然看见她温暖的目光,听见她温馨的话语;如果不是醒来,我会以为一切都是真的。
土屋,是父亲离世时给我们留下的唯一可称得上财产的东西。那里是我们遮风挡雨的住所,那里承载了我儿时的苦乐,那里装载了我们生活的希望。
那年春天,父亲患病,经多家医院检查,确诊为癌症。一家人抱头痛哭。父亲平静地说,“你们不必悲伤,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我放心不下只有两件事,一是,我们家没有房子,一大家人寄居在这,要是我哪天走了,你们连家都没有。我怎么能够放心啦?!原来我是打算建一座好点的房子,免得以后再建,现在看来是不可能的了。我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必须尽快建。”说罢,父亲回头看看我,用他的大手摸摸我的脸,“二是她,身体太弱……”他的声音开始哽咽。我抬头看看父亲的脸,他的眼里溢满了泪水,我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父亲一向是乐观、坚强的。此刻,他却……我第一次感到了事态的严重。
夏天是最为繁忙的季节,农村人决不会在这个季节建房。时令进入秋天,父亲便着手建房事宜。他不辞劳苦,带着有病的身体,每日监工,大约一个月后,屋子建好。看着新建的土屋,父亲带着满足的微笑,“不管咋样,以后你们总算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了,就是我闭了眼,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了。”冬天的时候,父亲的病情渐渐恶化。去世前,他不停说胡话。醒来后,看看围在他身旁的我们,泪流满面,“我活不成了,我参加了那边的会议,还在那发言了。”父亲一生,从不信鬼神,而现在却相信那些荒诞的梦境。多年之后,我才明白,父亲哪里是信了鬼神之说,那是他对生命的眷恋,对亲人的留恋啊!
父亲离世后,一家人艰难度日。为了不至于在青黄不接的日子里挨饿,母亲让我们在山边开了几块空地,种上了蔬菜、红薯等等。放学后有时上山打柴,有时侍弄菜地。每每劳作归来,总能看见母亲系着白围裙给我们张罗饭菜。饭桌上,母亲给我们分发食物,然后满脸微笑看着我们把饭菜吃下。偶尔问母亲怎么不吃、为啥吃这么少,母亲搪塞我们,刚吃过了。问过后,又心安理得享用母亲的食物。年幼的我们并不懂得那是母亲的谎言,也从未想过母亲是如何应对这拮据的日子。
后来离开家,在学校住读。每次回家的时候,母亲都是满眼怜爱看着我说读书太辛苦,又瘦了。很多时候还特地给我开小灶,一定会准备新鲜的蔬菜,还有我喜欢的小吃。桌上的菜肴是满满的,母亲的叮咛也是满满的。说一周时间太长,只能多带点咸菜,要记得中途找个地方热热,免得变质吃坏了身体。我打开母亲为我准备的菜盒,油香扑鼻而来,原来是咸菜炒鸡蛋、咸菜炒肉丝。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无疑就是美味大餐了。想想一贯节省的母亲,我的鼻翼发酸,不敢抬头看她。
第二天很早,天色还未放明,村子里还是一片寂静的时候。母亲已经给我准备好早点等我起床。“妈,干嘛起这么早?”“人老了,觉少。”“你睡觉吧,我吃完就走。”母亲说“没事”坚持陪我,一直看我出门。有一次,我无意识看看地面,不太明亮的灯光下,有两个拉长的人影。回头看见母亲倚在大门旁,静静地看着我。我的泪涌了上来,“妈,你关门回屋睡吧。”“让我看着你,外面太黑,门开着,你看得清,也不用害怕。”我知道,母亲不肯早早进屋,只因担心一贯胆小的我害怕黑暗,她用她的守护叫我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