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怀
2009-12-21 10:25:08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清明祭怀,梦呓的思绪,缠绵的思念,把作者对母亲那份爱至深如大海的情挥洒得淋漓尽致,无尽的诉说对于母亲最深切的怀念!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又一个清明节就要到了。戎装在身,忠孝难两全。不能为母亲的坟茔添上一捧新土,扫净一年的尘埃,做儿孝难尽情未了。瑾以此随笔一文祭奠在天堂的妈妈,一位军人的母亲。
那年清明节,天气不是很好,细雨朦朦的,总有点“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感觉。我和妻子起得早早的,从现代化的都市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要去拜祭我的母亲。
我的家乡大为镇群达村,邻近峨边彝族自治县,是典型的西部大山区。地名也形象,四面环山,可谓“大围”。山村很小,人口只不过几百。虽说出门见山,那可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地下处处是宝藏,煤炭和石膏给乡亲们带来了小康和富裕。
我们村组仅十几户人家,零零落落的,屈指一算才几十口人。别看村组不大,人口少,可出息了好几个军官和大学生。我的老家在一座山丘的脊梁上,象一支振翅欲飞的雄鹰。
近一、二十来,乡亲们为了发展经济,采取联营的、个体的等多种形式,大量开采石膏矿。山丘大面积塌方和下陷,前几年我哥全家都举家搬迁到了地势比较平顺的林家村了。
我们家姐弟4个,都已成家立业。我和小弟是现役军人,成家在外。母亲早在85年,也就是我当兵的第二年就故去了,只有父亲一人跟着兄长一家生活。
每每回到故乡,总是期盼着去看看“老家”,家不在有,但宅基地总是还在。大大的月牙水缸,会静静地躺在那里,无尽的诉说着我的童年和母亲的辛劳。
故乡有我童年的憧憬和少年的梦幻,有求学的足迹和奋斗的艰辛,还有失败和痛苦的泪水。游子回故里,虽不是衣锦还乡,毕竟20多个年头了。所见所闻,触景生情,感怀万千。
同我父辈年岁的父老乡亲故去的故去,健在的大都老眼昏花,听力也不好,他们都是看着我长大的呀,我见到他们都不认识我了,我心里实在有些酸楚。与我同辈的下一代,多数都已长大成人,没有一个我认识的,又是那么的陌生。
70年代,下乡的知识青年修建的“幸福堰”早已干涸,成片的农田都变成了旱地。农业学大寨时期,开垦的荒山梯地都不再种庄稼,退耕还了林。而今,山坡植被茂密,果树遮天蔽日。桃花、犁花、李子花飘香满山野。
我童年天天放养牛羊的“脚鸡山”,牛羊的影子也不见了,野草萋萋,灌木丛生。我和妻女,提着上坟的香蜡纸钱和祭品,吃力的沿着崎岖蜿蜒的山路前行,思绪随行,一步步走向母亲的墓地……
母亲故去整整有24个年头了,得的是眼病,也许是眼癌。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母亲的眼总是不知不觉的流眼泪,她说,不痛,可能是风眼。风眼,就是见风流泪。那时家里贫穷,全家人也没在意,连母亲也没当会事儿。
她故去的那年,我刚刚考入军校。临终之时我没能守侯在她的身旁,没有尽到一点做儿子的孝心,这是我铭记于心一辈子的遗憾和歉疚。母亲弥留之际,告诉家里人,说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怕耽误我的的前程,叫不要告诉我。
直到那年的春节前夕,军校放假,我从千里之外的石家庄乘火车又转汽车。刚一下车,就见到了幺爸,他是专程到林家村来接我的。从林家村到我们家,还有一段近个把小时的山路,地道的山坡路,我们家在半山腰。很巧,正准备上山时,遇见了家住林家村的一位亲戚长辈。一阵问候之后,她无意提到我的母亲“什么都好,只是见不着你的母亲了”。听到这句突如其来的话,我万分惊奇。她接着说:“难道你还不知道你母亲几个月前就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归心似箭的心情一下子遭遇晴天霹雳!我的头脑一片空白,全身无力,双脚无比沉重,寸步难移,满眼泪水滴落衣衫……永远见不到生我养我的母亲了。那天,我不知道是怎么回家的。
回到家里,家里的亲人见到我都哭了,爷爷、奶奶也眼含泪水。还能说什么呢,伤心的泪水是不由自主夺框而出,我哽咽默默无语。特别是我小弟,听说我回家了,立即从屋里跑出来,当时身穿围裙,衣着打补丁的衣裳。他只不过十一岁,也许是正要提食去喂猪。见了我,只说了一句话“三哥你回来啦”,他也哭了。这个场面,在我的记忆中,太深刻了,至今难以忘怀。那时,小弟在读小学,非常懂事。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是母亲临终时最大的不放心。
1991年的冬季,小弟和我一样背负着父辈和家乡父老乡亲的重托,走上了从军之路。入伍两年之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所知名的军事学府。大学毕业后,在天津武警部队服役。经过各种工作岗位的实际锻炼,已走上了营职领导岗位。而今,他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我想母亲在九泉之下会含笑安息的。
记得,我们家自留地旁那片树林好大好大,有几棵松树有数丈高,两个人才能合围。林边有一棵柿子树,每年都是硕果累累,到了秋冬季节,柿子黄橙橙的,好不诱人。
难忘我当兵离家的那个季节,那是83年初冬。一天,我的母亲深情地对我说“冬娃,过段时间你就要参军离家了,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树上的柿子都红透了,你上树把柿子摘下来,放到干猪草里嗡起来,过几天就可以吃了”。想不到,当兵离家后,竟成了和母亲的永别。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一个字不识的。但,她胸襟宽广,待人真诚,善良纯朴。她,孝敬老人,关爱子女,都是默默无声的。她,一辈子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只知道劳作,不知道休息。她,待亲戚和地邻乡亲,总是那么热情、厚道,从不与人争高论低。她,一辈子勤俭朴素,真正的好日子一天没有过过,没有穿过一件象样的衣裳。这,就是我平凡而慈祥、真实而伟大的母亲。
来到母亲的坟前,一家叩首有三,妻女点燃香蜡,火化冥币……
跪立母亲的坟前,我默默心语:母亲啊!安息吧。您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善良的妈妈,从您的身上,我学会了怎样做人,懂得了做什么样的人,我为有您这样的母亲深感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我爱您,母亲,您是我一生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