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现在国内的孩子条件这么好,每天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别的事情比如家务啊之类的一点都不用做,怎么就身在福中不知福呢?的确,我也感觉现在的孩子的幸福感越来越少。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的困惑。她说,孩子都上中学了,做饭的时候让她帮忙剥颗蒜,结果孩子老大不高兴,说我们同学谁在家干这个啊?还有的妈妈说,带孩子出去旅游,本以为回来以后孩子会高兴、会知足,结果孩子说:谁谁谁人家去欧洲了,花了好几万,我知什么足啊?一个不知足的人,哪里能感到幸福啊!
一说感恩教育我们中国的家长都觉得应该。前段时间热议的校长下跪为母亲洗脚示范感恩教育也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有人说这是作秀,的确,我也觉得,感恩教育不是靠一次两次的活动就能在孩子心理生根,它需要的是日积月累,在小事中体会没有哪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道理。但是,为什么校长要这样做,家长们在干什么?如果说校长在作秀,也是被逼的。如果不以此来引起大家的关注,这一代的孩子就毁在不知足上面了!
在加拿大这么久,没听说感恩教育这一说。但是,我感觉这里的学校在很多细节上,都强调孩子在集体中的责任。不仅仅是在学校学生要自我管理,就是在家里,老师也特别关注孩子在家庭里的付出与责任感的建立。
这一点,我在中西文化冲突下的家长会对安妮老师的要求有详细介绍。我觉得,这些年我们引进西方的教育,对于爱和自由强调的多,但是对于责任和界限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当孩子们的心里觉得别人的任何给予都是理所应当、自己无须为家庭为集体承担任何责任的时候,你再怎么说感恩,也不可能有效果的。
从压岁钱开始,让孩子学会回馈别人,体会一下施比得幸福的的感受似乎不应该是件难事。尤其对于长辈,过去都是以爸爸妈妈的名义孝敬他们,以后不妨让孩子用自己的压岁钱买点礼物。如果每年都能坚持这样做,不用教孩子感恩,不用让她孝敬老人,她内心自会有一种声音让她这么做。
国外的圣诞节有一个习惯,就是家人自己互相开单子,想要什么礼物直接列出来,省得买一堆不需要的东西。我们国内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了,感觉买礼物实在是件头疼的事情。那不妨,就从我们家庭成员之间做起,让孩子用她的压岁钱给我们或者是老人买些我们需要的东西,这样,孩子会有非常大的成就感。
我想,明年的春节我们应该在国内过,孩子一定会收到一些红包。希望有机会能实践一下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体会一下给别人花压岁钱的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