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阳光照着,暖洋洋幸福的感觉。
天气虽然入凉,但午时的阳光依然很充裕。手中捧着一杯热腾腾的拿铁,一种温暖沁心的感觉,而这感觉已经久时未有。
在一个阳光照得到的座位,闭上眼睛,仰着脸,释意的接受阳光普照,总有那一束强光直射到心里最暗的角落,感受风轻轻的从脸颊拂过,带着些许的寒意。好像已经忘了我,甚至忘了在哪个城市里流浪,只是记着这一刻的满足与安静,也记着这刻心灵是那么的纯美与洁净,就像阳光下没有黑暗的地方,一切都变成了美。
找工作的事情,还在无头绪的进行着,常常在城市里狂乱的奔波,等来一个接一个变成空无的果子。然后渴望着,失望着,后来则不再抱有希望,日子开始过得寂静无声,我似乎很久没听到自己的声音了。唯一的朋友回家乡了。他适时的选择了自己的路,而我却还在艰难的走着,以前还会去他那里坐坐,而如今这城市里没有我能够去拜访的朋友了,只能来这里,喝杯咖啡,想想那些让我感到温暖的事情,让自己坚强起来。
慢慢的,我因此学会了接受与面对一些很难的事情。在金钱与尊严上的抉择;在真实与现实上的选择。偶尔心里软弱的时候,会去教堂这样洁净的地方,临听来自那里冥冥之音,也喜欢这里的静与安宁。上海有多个教堂,因派别不同,建筑风格也有所不同,但大多都是上世纪初建造的,都保留着欧洲或美国复古建筑的风格。沐恩堂有着天主教的威严与奢华,里面的装潢是种金碧辉煌的感觉,有人物雕像,非常复古的格调。而国际礼拜堂,不分派别,许多不同教派的信徒都可以做主日礼拜,这里的感觉是简约与温暖的,没有天主堂的富丽,是天主教与新教派结合的建筑风格,让人更易觉得亲近。教堂周围树阴浓密,小路曲折通幽。在空闲的椅子上落坐,安受着这里片刻的宁静。有时更会在教堂里巧遇婚典,听牧师主持婚礼,歌咏圣经里对爱的定义。这里的爱在上帝面前是无比庄严与珍贵,婚姻也当如此信实,不容草率与轻浅。
而我内心的过往与所见所闻而有许多不理解。如此被上帝看重又庄重的爱情,为什么世俗里却找不见?似乎只剩下情,而缺少爱;只是身体力行,却不是心灵相通;要的只是达到目的,却不需要任何过程。
时常以为,真爱变得越来越远,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难以信任,更多的彼此试探,彼此伤害,心和心层层的背对着,人与人却赤裸的面对着。听到男人对女人说:你愿意交给我吗?女人也对男人说:你愿意爱我吗?此时男女两相情愿,这就成了世俗尤如快餐式的爱情。好吃的时候,就快乐的吃,不想吃或者腻的时候,也可以不假思索地随手把它丢在垃圾桶里,或者调换一种新鲜的口味,可新鲜的口味总是呈出不穷,谁又能够从一而终呢?
[NextPage]
之于爱情,人们开始越来越怀疑,想它高高在上,终无法得着,变得以为在一起就是彼此喜悦,不要再讨论那些形而上的东西,但这份喜悦尚又能持续多久?
我想每个观看过教堂里婚典的人,心中都会因此而感动。想着那份我们苦苦追求的真挚的情感,不就在这里得到鉴证了吗!真诚信实的爱情不就在这里得到宣扬吗!然后再次告知自己爱情不是没有,也不是它高高在上,只是我们因为路程太远,而停下我们自己的脚力;或者因为认定已经不再有愿意为对方舍己的真爱,就放弃了自己,也轻待了他人。
近来常会翻看圣经,发现此书才是真正晓谕真理的话。耶稣如此定义,信他的人当听从他的话,寻求这样的爱(哥林多前书13:4-8):
爱是恒久忍耐,又是恩慈;
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
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所以写出这段圣经,是希望再次让自己坚信像这样的感情是因着信才有的,这样的真理也是我当坚守与寻求的。它如明灯照亮了我曾经茫然而幽暗的心灵,也悔改了我混沌的情感世界,让我更当爱与持守自己,也更坚定了我对爱情的信念。
不知道你曾经是否如我一样,没有方向,感情零乱,或者已经不再相信世上还有真爱,怀着冷默触碰这人世,而结果常常也如我一样,得回冷漠与不信,甚至欺骗与谎言,即使听到赞美的话,也不过是要行那不义的目的。这话,我已经读了许多遍,直到今天,才有一些真正的理解。真爱,是懂得彼此敬重、忠诚、信任;不是占有和得到,而是舍得与给予;不是彼此计较,而是彼此忍耐;不是眼睛嘴巴上的喜悦,而是心灵思想上的爱慕,是无条件自愿的付出,更是要恒切持久不因任何改变。所以它当需要更多的时间、经历与过程,并不是快速就能够拥有的。如果你说你十天半月就得着了某人的感情,也许那最终的结局常是彼此相恨。
当感谢这明灯引导我终走出了迷乱,让我能够真实的面对与接纳过去与现在,当立警醒,也当等待与寻求那最好的,也终属于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