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成为习惯
2010-5-7 10:38:35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凡尘中有太多的美好,值得我们感动;有太多的暖意,让我们难以忽略。懂得享受,便能感知更多的精彩;善于感恩,定能拥有更多的幸福。素朴的文字,真切的情怀。祝福!
平凡的生活中,总有一种爱让人感动,岁月的沧桑中总有一种让人为之震撼。那种感动足以让人动容,无须张杨添加,却能让人铭记在心;无须它用惊人的表达,只要一味默默的付出,足以让人感动不已。母爱,一种平凡但总能上演感人肺腑的篇章,一种看似无情的付出却总是携带着千丝万缕的母爱情,一种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今天,我真的很庆幸能观看了《2009年感动中国》,观看后,我的心湖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心情如此的沉重,带着一番的感触和敬仰。思索他们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但太多的是澎湃般的激动,为中国有着他们而感到骄傲,为他们的事迹而肃然起敬,心里面随着他们坎坷的事迹跌落起伏。他们就是中国的骄傲,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
我深深地感到他们只不过是中国骄傲中的代表,在中国的大地上一定还深藏着千千万万不为人知的但绝对能震撼每个人的心灵的人和事。卓琳,对爱不离不弃,让爱变成信念,展示女性的坚定、温暖和搀扶;沈浩,再一次释义为人民服务的真谛;李灵,用自己的青春挑起孩子们的读书梦,用双手托起中国的太阳;张正祥,用坚强的身躯扛起滇池的命运;萨布利亚-坦贝肯,用盲掉的眼睛为盲童‘指’路;宋文骢,壮志报国,激奋着爱国之心;朱邦月,用残缺的身躯承担起责任……这些的种种,总是散发出一种无形的力量,震撼着我的心灵,。相比之下,阿里帕-阿力马洪和陈玉蓉那种最淳朴的母爱更加触动着我身上的每一根神经,总有一股流泪的冲动。屡屡提起我的母亲,我总有一种的行为和幸福感蔓延在心头,但还带着一种负罪感,因为我辜负了母亲太多太多的期盼。
时光总是匆匆地流逝,岁月总是这般的无情。我们不知不觉中慢慢地长大时,皱纹不知何时爬上了母亲的额头,母亲发间的银丝在滋,而你是否留意到呢?我的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早起晚归是他最纯朴的写照。母亲啊,你是否又播下了来年的种子?你是否又在烈日下挥洒你农妇的汗水呢?由于以前的条件的不允许,我母亲早早退学,只能对知识怀着敬畏的态度。但她的懂事、温馨和细心却让我充满着墨香,于是我有着了别人眼中的成熟。但我很遗憾不记得母亲年轻时的脸,只能在童年的回忆里寻找母亲那个名叫青春的东西,留给我只有是那张笑脸和细心的呵护。即使没了文化,母亲,但你有着最纯朴的心灵。你用你的慈爱包容我的堕落,关爱我生活的点点滴滴;教导我任何做人处事。想起来即使是你的唠叨,都幻化成我的幸福。母亲,你就是我的骄傲。
母亲,你又在想念你的儿子了吧?你又在拿起电话而又矛盾地想是否要拨通儿子的电话吧?你又在担心你儿子的生活起居了吧?我知道每一个长途电话都承载着你厚重的关爱和惦念。即使我在千里之外,而我还是手中用细线拉着的风筝。也许很多人认为这是爱,但我母亲仍然我行我素。儿子幸福快乐就是她的幸福。即使用她的青春年华去换取,即使用她的生命,她都义无反顾。也许我和弟弟就是她无可厚非的寄托,就是为了这个信念,她从来没抱怨过,把能吞的和不能吞的苦都吞啦;把能扛的和不能扛的都用她的双肩抗着。母亲,我以你为荣。
在几年前对于母亲的付出,我理所当然地接受着,无比贪婪地吸取,把母亲付出当作一种权利,把把母爱当做一种习惯。再次回首时,我才发现我错得那么离谱。如今《2009年感动中国》的节目再一次唤醒我的良知。母亲,平凡中含着浓浓的情。真的是润物细无声,让人深在其中,而把它当作一种习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最想说:母亲,你辛苦啦!
母亲,如果可以你的下半生由我来当你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