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论坛 >> 正文
我的烟缘
2010-5-20 11:36:44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5月31日是第23个“世界无烟日”。木鱼滥竽充数算得上一个烟民,于是,在“吸烟有害健康”的千夫所指中,虔诚地回顾反思自己与香烟的情缘。
  
  学会抽烟,是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那时购买东西大都需要人民币外加计划票,吃的要粮票肉票,穿的要布票棉花票,烧的要火柴票煤球票……香烟虽然不如柴米油盐人人必需、家家必备,但属紧销商品,当然也要凭票供应。
  
  那时木鱼才十几岁,离家一个人在小山村谋生,年纪轻轻,没有父母的监管,虽然落寞但也自由。刚好有个哥们在掌管全乡物资的供销社工作,能方便地搞到计划香烟,乐得享受这个特权,便由此误入歧途,开始了吞云吐雾的日子。
  
  回城后,单位里女同志多,会抽烟者少,又可以方便地分到计划供应的香烟,只是品牌不由你选择,分到什么烟就抽什么烟。记得有种用白纸包装的烟,连个名都没有,大家管它叫“白板”,8分钱一包,烟草粗黑,特别呛人。每次计划香烟中都搭配有一二包,明知是劣质烟,也舍不得扔掉,总是憋着脸放在嘴边燃完了事。
  
  香烟市场放开后,可以自己选购香烟,抽过的品牌有“飞马”、“五一”、“上游”、“大前门”等等。最值一提的是“凤凰”牌浓香型香烟,那烟一经点燃,便满屋生香,真可谓名副其实的香烟。但价格较高,平时襄中羞涩不敢解馋,往往是朋友们一起酒足饭饱之后,豪情一来,去烟摊拆包散买,一人一支,奢侈一下。
  
  后来嗜好熊猫香烟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给人们带来了好日子,抽烟的档次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牡丹”牌香烟成了刚刚走向富裕的烟民最佳选择。于是,“工资三十三,香烟吃‘牡丹’”便在街头巷尾流传。抽“牡丹”烟也几乎成了有钱男人的象征。木鱼当时月工资虽然只有二十多,但穿件薄薄的白衬衫,左胸口袋映出红红的“牡丹”烟盒时,也颇有洋洋得意的感觉。
  
  如今的香烟不仅仅只为烟民解瘾,同时也承载了作为礼品馈赠的功能。随着综合国力和人均GDP的提升,高档名烟琳琅满目,当然价格之高并非工薪阶层可以消受,名烟自然如人们所说的:“买的人不抽,抽的人不买。”据报道,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周局长抽的是名烟“九五之尊”,每条售价1500元。谁都知道周局是不必自掏腰包的。
  
  现在似乎有个潜规则,走后门、托人情、拉关系的,都要给人送上名烟名酒(那些动辙数以万元计的贿赂除外),有职权者利用手中的权力给求情者一点恩惠,进贡的名烟名酒自然会源源不断,生生不息。为了解救达官仓禀烟酒爆棚的难题,回收名烟名酒的商店也应运而生。这无疑成了当今社会奇特的怪现象。
  
  香烟有害健康却依然畅销,不知烟民都图个啥?曾有一段时间,木鱼迷信香烟能激发灵感,认定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就因为嗜好香烟,才能在烟雾袅袅中找到灵感,写出如匕首、似投枪的杂文。也曾募仿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去追寻“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的意境。虽然大师的这种创作的灵感和吸烟的惬意并非凡人能深悟,但大师的举止无异给人以诱惑和憧憬。
  
  办公实现了现代化,电脑上了桌,两手忙乎键盘不得空闲时,一手拿笔,一手拿烟的写作习惯也悄然消失了。后来单位内部全面禁烟,抽烟必须到指定的旮旯,因怕麻烦,日吸烟量自然减了不少。再加上有不在家中独自吸烟的习惯,似乎与烟的情感越来越淡。每逢假期,假如没有外出,没有来客,三天五天也不想也没有抽上一支烟。
  
  屈指数来烟龄也不算短,但作为烟民自评为滥竽充数,这并不是过分谦虚,也不是缺乏自信,只是天生迟钝,悟道浅薄,学习任何技艺终不能成器,包括抽烟,始终找不到如痴如迷的幻境。
  
  新西兰专家调查发现:有10%的人首次吸烟后两天内就感觉染上了烟瘾,另有25%的人称首次吸烟后一个月内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香烟。而木鱼几十年和香烟不离不弃,竟然未发觉有什么烟瘾,别人认为不可思议,自己也颇感好奇。
  
  好多朋友都是吸烟的瘾君子,看他们烟瘾来时坐立不安、抓耳搔腮就觉得滑稽可笑。去年赴香港旅游,因公共场所禁烟,吸烟者要罚款5000元,在一些偏僻路巷不时可以看见一些西装革履的大陆烟民,围在的垃圾桶旁边狠狠地吸着烟,那股狼狈相深深刺激了我,不由感叹:现在的烟民似乎太失自尊了。
  
  朋友嫌木鱼抽烟没有长进,劝戒掉算了。“我却从来没有起过戒烟的念头。”(记得丘吉尔首相也曾这样说过。)一是觉得自己没烟瘾。有专家说,戒烟实质是戒烟瘾,既然没有烟瘾,那又去戒什么?二是受邓小平戒烟的启发。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因患帕金森氏综合症溘然长逝,享年93岁,算是个老寿星,但遗憾的是距香港回归祖国仅只差131天,他要去香港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成了永远不能弥补的遗憾。有人撰文说,因为老烟枪邓小平晚年硬性戒烟,打乱了一生吸烟所形成的体内某种平衡,影响了健康,也导致了他最后心愿未能实现。据国际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香烟中的尼古丁也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预防帕金森氏综合症和老年痴呆症等老年病。有人假设,邓小平如果不强行戒烟,他也许可以去香港实现心愿。可是遗憾天下没有如果。
  
  当然,我也心知肚明,烟草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全球每年死于和吸烟有关的疾病人数达500多万人。香烟燃烧时会产生40多种致癌物质,90%的肺癌、53%的膀胱癌、54%的胃癌和33%的胰腺癌与吸烟有明显关系。吸烟不仅严重危害烟民的身体健康,更加残酷的是,“二手烟”还给周围的人群带来巨大的危害。
  
  据报道,明年1月1日开始,中国内地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禁止吸烟。随着禁烟呼声的越来越高,更多的人将远离烟草,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识时务者为俊杰”,看来木鱼也不能逆潮流而行,要珍惜健康,有计划地与美丽而有害的香烟拜拜,结束这早该结束的烟缘。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