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女孩的犹太婚礼
2010-6-24 10:27:09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莉兹是我的美国学生,她金发碧眼,性格活泼,是个人见人爱的年轻人,我们俩既是师生关系,私底下也是很好的朋友。去年秋天一开学,莉兹就欢天喜地的向我展示了左手无名指上闪亮的钻石戒指:她与男友订婚了。美国习俗看重订婚,男方求婚时必须给女方奉上钻石订婚戒指,其贵重程度代表了男方的诚意。而女方答应后,就负责购买两人的结婚戒指,一般一对朴实的黄金环儿即可,代表着两人情意延绵不绝无尽期。许多美国人订婚时间至少一年,因为订婚期间最大的任务就是:筹办婚礼!
尽管半数以上的美国婚姻都以离婚收场,美国人却对婚礼极其重视,专业的婚礼规划公司与书籍数不胜数,有些人筹办婚礼的时间比实际婚姻的时间都要长,实在有些讽刺。中国人的婚礼当然也十分隆重,各地风俗也多有不同。总的来说,美国婚礼和中国婚礼最大的不同有几点,第一是婚礼开销一般由女方承担,第二是美国婚礼收礼但不收红包。新婚夫妇一般会在百货公司或者网上制订礼物清单,列出他们需要的电器或装饰品,宾客可根据清单登记将会购买的礼物,这样便避免了重复与浪费。第三便是美国不闹洞房,新婚夫妇出了教堂便绝尘而去度蜜月了,谁也不好意思去干扰。
莉兹自从订婚后,就打算今年5月毕业后举行婚礼。我笑问:婚礼预算多少?她答曰,两万五千美元。我吓了一跳:这笔钱用作买房子首付都够了,20%的美国家庭一年还挣不到这个数呢。她一脸无可奈何:光请客吃饭就是200人啊。还没有全职工作的莉兹,只能靠父母出资来实现她的梦幻婚礼。
莉兹婚礼那天,我穿上了白色旗袍赴会:按照西方习俗,白色代表了纯洁。婚礼在一个宾馆里举行,其会议厅布置成小礼堂,白色的小遮蓬(Chuppah)下将会由犹太拉比见证两人的结合(莉兹的未婚夫为犹太人)。夫妻俩在宾馆还包下了好几个房间,供两人做最后的准备与至亲好友休息。精心设计的婚礼小册子里不仅详细列出婚礼的程序与含义,也列出了参与婚礼的主要亲友。在场的人有些从来没有参加过传统犹太婚礼,所以这小册子帮了大忙。首先,新郎与新娘分别在父母的陪伴下走过红地毯。两人围绕对方绕上3个圈子,代表着保护对方的决心。然后,两人在两位证人的见证下签订婚姻契约,拉比请双方亲友念犹太教的七个祝福,最后新郎踩碎一个玻璃杯,大家齐呼“Mazeltov!”(祝你好运),婚礼仪式顺利结束,新婚夫妇走入一个早已安排好的房间,单独相处数十分钟,这也是犹太婚礼的传统。(听说古时候新婚夫妇得在这几十分钟内圆房,还得证明新娘的冰清玉洁,压力好大啊……)
严肃以后就是活泼啦,宾客从会议厅里一涌而出,各种鸡尾酒、啤酒早已准备就绪,大家边喝酒边吃着小食,还领到了各自的名卡,上边有新婚夫妇精心安排的桌号:这和俺们中国是一样的,宾客可不能随便乱坐哦!我被安排坐在莉兹的邻居一桌,倒也相安无事。本以为主人们得发表一番演说,结果私密的话人家已经在昨晚的彩排上说过了,我们就是念祷词分面包及蛋糕。饭菜按照正式的汤、沙拉、主菜、甜品的顺序,丰盛但并无浪费。每位宾客还得到一小包紫纱包裹的JordanAlmond,是裹着糖的意大利杏仁。更别出心裁的是,莉兹租了台大头贴机器供宾客拍照留念,并将照片收集在留言簿里,附上祝福的话语。
最温馨的场面是吃喝完毕后,新娘与父亲首先共舞一曲,新郎再与母亲共舞一曲。因为新郎与新娘都是最后嫁娶的儿女,因此这个程序代表着父母的责任结束了(Mizinke)。之后,新婚夫妇共舞一曲,代表着新的家庭成立。再之后……就是集体狂欢!随着节奏愈快的传统音乐,大家跳起犹太婚礼上典型的圈圈舞,新婚夫妇分别坐在两张椅子上,被众人高高举起,两人拉扯一块白手绢。
夜未央,一场新婚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