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论坛 >> 正文
男女中性化,谁该来负责
2012-3-6 10:36:00    来源:游函    我要评论(

  近闻郑州十八中颁布了一条校规——28条“阳刚男生”标准,20条“秀慧女生”标准,并评出了22名“阳刚男生”、22名“秀慧女生”。
  
  说来好笑,难道如此规定,就可以让广大男生不再女性化,女生不再中性化了?那么反过来,那些没被评中的男女生,他们在一方面“羡慕嫉妒恨”的同时,是不是也会生出一种“我不够男人”和“我不够淑女”之心呢?
  
  当然,校方的动机可能是引导孩子们向着纯粹的性别方向发展,可这种善意的动机是否能够兑现为动力呢?
  
  一、男女中性化,谁应该负责
  
  这就要从“这件事该由谁负责”说起。
  
  性别的自我认同,属人格层面,而人格又是性格的延伸与扩展,可性格这个东西,学校便做不得孩子的主了。没错,它是家庭的产物,孩子的性格形成,起源于幼儿决断,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性格的90%以上来自家庭,也就是父母。
  
  怎么理解呢?心理学有句名言:“孩子会用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自己。”听起来可能有些抽象,具体一点,就是“儿子以父亲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自己”,“女儿以母亲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自己”,“儿子以母亲对待他的方式看待女性(或延伸为妻子)”,“女儿以父亲对待她的方式看待男性(可延伸为先生)”。
  
  举个例子——
  
  有一对夫妻关系不和,妻子感到孤独无助,便将自己的情绪流露给儿子,并希望儿子将来不要成为父亲(那样的男人),儿子收到,但他得出的结论并非母亲的初衷愿望,而是两条自己的幼儿决断:一,父亲是不好的,继而,男人是不良的,再延伸,我(也是男人)是不够好的,这就是自我(性别)否定。二,我必须要为母亲的孤独和无助负责,延伸为,作妈妈的精神伴侣。这就是小大人,小情人,心理学称之为“代理父亲”。
  
  这期间,儿子不仅否定了自己性别上的优势和责任,丧失了男人的主动性,而且被母亲的情绪化感染,也成为那种情绪化的男孩子,说话、办事、思维均情绪化,表现形式就是力不从心(我无论怎样也满足不了母亲的心愿),还有就是走极端,说大话,不计后果等。
  
  从而,男性特有的理性优势丧失了,他的情绪被母亲(女性)调动着,可母亲作为女性,天性就是情绪化的感性思维,所以这男生势必没了主见,也没了一锤定音的阳刚之气。
  
  长大后,他反复谈着恋爱,一接触到实质,他就感到力不从心(因为无法满足母亲的愿望),表现形式就是不敢负那个家庭责任,所以被妻子指责为不负责的男人。也因与母亲的链接过紧,所以既造成不独立,无主见,也导致了婆媳不和。
  
  还有个女孩子,也生活在父母不和的关系中,因母亲的学历低,父亲感到与她没共同语言,可又没到离婚的程度,于是勉强维持着婚姻,而他将希望寄托于女儿,表现形式,就是带着女儿参加各种补习班,并以自己的学识影响女儿,诣在把女儿培养成一个才女,满足自己心中的对完美女性的设想,以女儿来弥补夫妻关系的漏洞,其实他是把女儿“定做”为自己心中的那个完美妻子。
  
  久而久之,女儿感受到的并非父亲的本质愿望,而是父亲那身上的男人味,比如说话的语气,理性思维,以及不会撒娇等男性特质。那么,她便越来便趋于男性化,越来越熟悉男人的世界,而区别于母亲的女性世界。与此同时,由于感受男性的东西太多,使她过早地在性意识方面成熟,进而形成恋父情结,处处以父亲为男人的标准,长大后,她“剩”了下来,因为没有男生能达到父亲的标准。
  
  说白了,孩子只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问题一定是父母的问题,包括那个所谓的“男孩儿女性化”和“女孩儿中性化”。再进一步,它是夫妻关系的病态产物,与学校无关。
  
  二、夫妻会沟通,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家庭的主要元素——夫妻(父母)关系。说得再明确些,只要爸爸像男人,母亲像女人,而且他们沟通畅通,各司其职,孩子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极小。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夫妻关系,而夫妻关系不是简单的一男一女搭建的家庭单位,而是一种我们中国人比较陌生的良性互动。
  
  说到中国人比较陌生,原因是从古到今,传统文化里几乎没有太多关于夫妻关系经营的理论。唯一可遵循的,就是男主外,女主内。可这来源于封建社会的男人必须服兵役和徭役的制度,也就是说,男人必须出门,长期不在家,所以女人不能出门,也必须在家侍候公婆和孩子。
  
  然而社会已经进步到今天这个程度,女性再也不必成天守在家里,她们所从事的工作完全不亚于男性,那么“男主外”的职能也就大大降低,换言之,男人不必主外,这个家也能生存,而且生活质量不见得会低到哪儿去。所以主外和主内的事不再受兵役和徭役的支配,也决定不了家庭的组织结构。
  
  这就势必产生一种现象:男女经常见面。可夫妻由于长期受那种不见面的观念支配,所以见面后反而彼此陌生,不甚了解。表现方式,就是不会沟通。
  
  不会沟通的后果,就是夫妻以各自的想法强加给对方,对方越是不理解,强加的程度就越高,然后就有可能导致一方将一方赶出家门,继续着“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的模式。从而导致孩子必须替代配偶对孤独的一方负责(上述后果)。
  
  说白了,是夫妻之间因彼此不了解而不会沟通。其实男女相知是一个相当大的话题,因为男女的性格不同,导致各自的世界也不一样,思维的不同导致的表达差异,让彼此特别别扭,比如女性说:“老公,你帮我到厨房剥根葱。”其实她的本意很可能是“我现在感到孤独,所以需要你来陪陪我。”可男性听到的就是“剥葱”这个指令,如果他很累,或长期受到母亲的操控压力,就会反弹出“凭什么要我去剥,你自己没长手呀?”的心理或语言,于是,二人开始口角,如果这种误会频繁出现,而又无力解读,便有可能使口角升级,形成矛盾或裂痕。
  
  又比如男人说:“我教育孩子的时候,你少管。”其实他的意思很可能是“我才是这个家的权威,你得在孩子面前给我面子。”他们实质上是在争权夺利,只不过拿教育孩子说话,却都不会切换到对方的感受里去交流。
  
  正确的沟通方式应该是:“我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你配合,因为我是他父亲,对他也有责任,在孩子面前,你应该树立我的威信,否则孩子会感受到男人在女人面前没有话语权,他将来也可能不会在妻子面前张嘴。”或“我现在感到有点儿孤独,想请你陪陪我,那么你帮我剥根葱吧,我喜欢我们一起做饭的感觉。”
  
  可孩子感受到的并非这么复杂的心理交流,他/她只是单纯地认为父母在吵架,家庭要破裂,于是会不假思索地承担起补就的任务——要么替母亲陪父亲,要么替父亲陪母亲,反正这个家庭的夫妻元素必须得到满足,支撑家庭的两根基本支柱(夫妻),缺一不可。
  
  当父母有一方缺席时,孩子会不自觉地填进来,这就如同一个试验——
  
  夫妻组建的家庭好比一个鱼缸,孩子是水中之鱼。突然有一天,鱼缸出现了裂痕,最恐惧的一定不是夫妻,而是这条鱼(孩子)!
  
  那么孩子要做什么,他/她的第一反应(本能)就是用自己的小身体去弥补鱼缸的裂痕,从而保住了生命,但同时,他/她的天性(童真)也就丧失了,其中也可能包括性别。
  
  三、夫妻该如何沟通
  
  中国的传统婚礼仪式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步入洞房。
  
  看得出,一对夫妻的结合的目的性很强,一是天地造化,二是父母之命,三为相敬如宾,四就是生儿育女。好象这就是他们结合和组建家庭的全部内容,可夫妻之道就这么简单吗?
  
  再看一看西方的婚礼仪式——
  
  一个神父站在新人身边说:“无论是疾病、灾难、贫穷,都不能使你们分开,除非死亡……”
  
  不要小看这一段话,它里面隐含的意思,概括了夫妻生活的全部内容。那么,既然这些大事都不能使夫妻相弃,就更不用说什么有没有共同语言,或是你妈怎么看我,或是你挣得够不够多……
  
  可见,西方婚礼更看重夫妻本身的生活内容,它甚至忽略了父母之命和孩子的作用,它的核心在这一男一女身上,换言之,你们之间的关系由你们自己负责,与他人无关。
  
  如果从小到大始终被这种理念影响着,那么孩子和老人便会从父母的夫妻关系中独立出去,卷入父母关系的可能性很小,那么代理父母的角色也就大大减少了。那么他们的孩子也会从中感受到这种关系,他们长大后依然会以此经营自己的夫妻关系。
  
  进而,夫妻沟通时,也会在那个当初的誓言下交流,他们不会拿孩子说事,也不会拐那么大的弯子,因为在他们之间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神父,即所谓的“神”。可神又是不存在的,所以他们的表达没有障碍,只是就事论事,就算离婚,也会说:“我不再爱你了”,而不会说“要不是为了孩子……”
  
  这就保证了孩子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很小,也保证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因为誓言里没有其它人,所以就算离婚,也只是夫妻关系告终,而父母的责任还没有断。即:他们是为了彼此相爱而结合,那么也是因为爱的离去而解散,但与什么天地、父母和生育无关。
  
  四、孩子向父母学作人
  
  但无论东西方,孩子均遵循着同一种成长规律,即“孩子向父母学作人”,其内容包括“女儿向母亲学作女人”和“儿子向父亲学作男人”。
  
  特别是在家庭观念极强的中国家庭,孩子对父母角色就会体会得便更为敏感。
  
  比如有位母亲特别强势,女儿成天生活在阴盛阳衰的关系中,便认为母亲(女性)强势属于常态,于是将母亲作为自己的榜样,在学校(或将来在家庭中),也会像母亲一样对待男性,而且越是亲密的男性,她就越强势,如此延续着夫妻关系的家庭经验。
  
  又比如有个父亲(或家庭其它成员)特别想要个儿子,可妻子生下来却是个女儿,于是无奈,于是把女儿当男孩养,使女儿成为假小子。
  
  另外还有个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后,女儿判给母亲,这母亲后来没再婚,于是女儿承担起母亲的精神配偶,到了青春期,越来越朝着男性的方向发展。没办法,天地万物都有其规律,家庭也如是,它的规律就是“家庭的基本元素就是夫妻”,而不是母子、母女、父子或父女,配偶之间缺少什么角色,孩子就会承担那个角色。
  
  还有一种现象也有可能导致男孩儿女性化,那就是有些老人替父母带孩子。不是全部,但相当一部分老人在带男孩子的时候不那么从容,他们怕孩子吃亏,因自己的体力不支而不让男孩子往外跑(淘气),为了省事、省心,他们把孙子固定在家中,教育他成为老实人(听话的孩子),久而久之,使孩子“老龄化”,丧失了男孩儿活跃的本性,显得被动与木枘,体力和智力上也趋向女性化。
  
  四、养不教,父之过
  
  总之,致使男女生性别纠结的因素很多,但万事总有个由头,而此事的由头,就是父亲!
  
  是的,爸爸是导致这一切畸形后果的主要责任人,因为它代表阳刚之气,它包括理性思维和守护的能量。
  
  比如当母子过于亲近时,儿子有可能发展出恋母情结和情绪化思维,但母亲作为女性,其性格特质是基本定型的,她就是怕孤独,就是需要有人陪着,就是感情用事,就是疼爱孩子……此时,老公应该满足妻子的上述需求,陪伴妻子并将她的情绪化加以处理后折中,再传递给儿子。使儿子感受到:他们是夫妻,我是被父母共同爱着,我是个独立的人,毋须为母亲的情绪负责(因为负责人是父亲)。
  
  由此,儿子不再承担母亲的情绪,他只要发展自己的志趣,比如像爸爸学作男人,包括男女的互动方式,男人的理性思维及男人如何处理女性的情绪化等。
  
  我儿子前两天因胃疼而上午从学校请假回家,病因是在家刚吃完早餐就要到学校参加足球训练,中间几乎没有间隔。妻子知道后,便想取消儿子的足球训练,这就是女性的情绪化,她只是一味地因为疼爱儿子而采取极端的手段。这是母亲的天性,无可厚非,可如果我缺席,儿子或许就真的跟足球告别了。可我知道,儿子是体委,早晨参加训练是一种荣耀,当然也是一种锻炼,而男人都有极强的自尊心。所以若断掉孩子的训练,就有可能让儿子的自尊受挫。
  
  于是我提议:在家先喝一杯奶,继而缩短足球训练时间,然后腾出十几分钟在学校吃早晚。孩子欣然接受,因为它既不伤孩子面子,又不伤身体,同时也不为难老师。
  
  这就是理性思维,孩子执行的同时,也学到“男人应该这样处理事情”的处理方式。这就是父亲的职责。
  
  另外,当儿子快上小学的时候,正值恋母的极端化年龄,而那时我常在周末和下班后陪着他出去玩,什么都玩,跟他聊天儿,能自己处理的事,决不替代,比如他骑车不小心摔倒,我看没有大碍,便鼓励他自己站进来,同时也要扶起小车——想必妈妈在身边是不可能对此熟视无睹的,可我就是站在一旁不帮忙,除非他真的力不从心。这种做法,诣在暗示他“男人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要尽量自立。”
  
  还有一次,母亲训斥他说脏字,而我没一味地因他受了委屈与妻子冲突,而是说:“儿子,妈妈可能误会你了,你再说一遍,爸爸给你作证……”同时满足了妻子的面子,也保护了儿子,以此为他展示一个家庭模式:夫妻间要维护,爸爸和妈妈可以沟通,而且都爱你(而不是为你而使矛盾激化),诣在:你不必为父母的矛盾负责。如此儿子不会感到孤立,也有了出口,同时得到保护,也感受到男人在家庭中的位置和职责。
  
  这些都是一种传递,后果是:他不仅是幼儿园公认的第一个自己骑车上下学的男孩子,而且在上小学后,他自信,自觉,体育最好,学习拔尖,最富男子气,所以集体委、班长于一身,四年级后,被学校选为大队委,并担任校足球队队长。
  
  老师说,他各方面的能力都相当强,特别是自立能力,这就是男人的第一标志,但我知道,他的成长不仅需要母爱的滋润,也从不缺少父爱的传递。因为孩子是一棵小树,母亲是大地,小树的根扎于内,吸吮着母爱的水分(乳汁),但同时也必须接受阳光和四季,这就是父爱,如此小树才能茁壮,才经得起风雨。
  
  因此,阳刚男生和秀慧女生的培养,学校的引导只是个外因,其内因,还是家庭,而内因之内因,在于父母关系。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