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25个25岁的世界
2013-7-2 10:52:52 来源:生活周刊 我要评论()
25岁那年,西班牙人马克·塞雷纳决定放下一切,到世界各地旅行。25个国家,25个年轻人,25岁的世界,塞雷纳希望通这些,能看到世界的现在与未来。
每到一个新国家,塞雷纳并不急于找人。“我会先呼吸、感受一下这个国家特有的气息,然后买一份当地的报纸,体会风土人情,再决定人选。”当2009年9月结束行程返回西班牙时,他的足迹已踏遍25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秘鲁等等,与25个年轻人进行了深度访谈。
书出版的时候,塞雷纳已29岁了,回看当年的书稿,他仍感到新鲜、活泼。那些在25座城市,遇见的25个人,是他最珍贵的记忆。
“有很多大机构、大公司都在不断收集数据,想分析出某一类人的生活方式、习惯行为,估算十年以后会发生什么,然而这靠谱吗?”西班牙80后马克·塞雷纳携新书访华,面对记者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进一步说,数据分析看似科学,但未必能准确地描述这个世界,更不要说预测了。“要知道,人的行为和选择总在变化中,过往的统计数据说明不了将来。”
如果想了解世界,你会怎么做?读书,查资料,看电视,浏览网页,听专家分析,或者刷微博?塞雷纳的选择是,放弃工作,背起包,到各个国家和当地人聊天。“只有亲自探究,才能更好地把握。”他的聊天对象中没有领导人,很少名人,多的是普通年轻人。“他们是世界的未来,他们怎么想的、怎样做选择的、生活上有什么改变,通过这些就能做判断。”出发时塞雷纳25岁,他决定,就找各国的25岁年轻人来谈。
当然,做决定是要冒风险的。2008年的时候,靠着公立电台的工作塞雷纳已积攒了一笔钱,足够买房买车付按揭,可他却要拿这笔钱做全球旅行,而且,是在金融危机大爆发的关头!但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走出了第一步。
2008年9月,塞雷纳抵达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亦是首站。因治安欠佳,他后来总结,这是危险系数最高的一段旅途。但当地的黑人DJ桑布罗深深地打动了他。塞雷纳跟他泡吧、攀谈,慢慢剥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有了良好的开端,塞雷纳又探访了莫桑比克、斯威士兰、津巴布韦,接着,他直飞东京——从贫穷之地忽然转入富庶之地,产生的冲击和震惊可想而知。这让塞雷纳更深刻体会到了不同国度年轻人的感受和思维。
津巴布韦 女诗人的坚持:左手贫穷,右手文学
很多人知道这个非洲小国,是因为它的货币。津巴布韦币已经贬值得不像话,最大面额达100万亿,折合人民币才几元,在当地连半块面包都买不到!可见其经济糟糕到何等地步。
抵达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塞雷纳就领教了通货膨胀的“魅力”。他去市内最大的百货商店,货柜、橱窗、冰箱一应俱全,就是里面空空如也。好不容易看到有蛋糕卖,标价牌上写满零,价格数百万津巴布韦币,“算一算,每只大概10美元。”跑到大街上,自动取款机前排长龙,人们争先恐后地取现金购物——慢一拍就又涨价了。
物价飞涨、市场萧条,普通人的生活艰辛痛苦,即便如此,哈拉雷还有一处世外桃源:书本咖啡馆。“它坚持营业,并举办文化活动。”在这儿,塞雷纳遇到了普莉姆罗斯。
25岁的普莉姆罗斯是诗人,经常受邀前来朗诵自己的作品。她坦承,在津巴布韦很难专注于写诗,“如果连水果都很难找到的话,谁还会去寻找诗歌?”她的本职是会计,维生并不容易,“吃不到想吃的,不能和朋友出去喝一杯,也没钱买鞋……”但她放不下诗。“我的激情在于写作,这好比呼吸,一刻都无法停止。”她即席念了一首原创:“若我要亲吻/我会亲吻那刺/相思,如刺般尖锐耀目……”
接下去几天,塞雷纳探访了普莉姆罗斯的家,跟随她了解津巴布韦的历史文化,探讨了文学、经济、种族、艾滋病等话题。他发现,普莉姆罗斯敏锐、善于思考,还说她不会移民,因为热爱祖国就像“亲吻一根刺”,虽疼痛但难以割舍。
“只要有普莉姆罗斯这样的人,就有希望。只要有诗歌,就有希望。”离开津巴布韦时,塞雷纳得出了结论。
委内瑞拉 斗牛士的激情:如果爱,请深爱
马克·塞雷纳,西班牙人;何塞·拉莫斯,委内瑞拉斗牛士。两人的相逢再恰当不过。
西班牙斗牛名满天下,每年的斗牛比赛都吸引了大量观光客。但很多人不知道,在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前西班牙殖民地),斗牛也是深受追捧的“国民运动”。拉莫斯就出身于斗牛士世家,“我家族里从来没有人输过”!他4岁骑马,11岁开始斗牛,后来当过几年篮球运动员,挡不住对斗牛的热爱,又做回了牛仔。
“他身材高大,有着一双大手。他满头大汗,这是一种粗犷的美感。”塞雷纳如此描述这名南美牛仔。拉莫斯则补充说,斗牛不仅仅靠身体强壮,更强调身体和大脑的协作,“要求非常高”。斗牛士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残酷:50名优秀运动员一起比赛,前5名才有奖金。21岁时,拉莫斯拿到过全国锦标赛第3名。
斗牛士亦有来自外界的压力。近些年,动物保护组织强烈抨击斗牛运动,使斗牛士背上了“残忍”“野蛮”“血腥”等名声。“但我们不是这样的人!”拉莫斯申辩,他们不打动物,有公牛受伤了还会得到治疗,“规则也越来越多,都是为了保护那些牛的。”其实斗牛士也爱动物,特别是马。初学斗牛时拉莫斯有一匹母马,他与它相互了解,经常一块“对话”。这匹马死后,拉莫斯难过了好一阵子,至今留作最美的回忆。
无论斗牛有多大风险,也无论面临多少指责,拉莫斯乐此不疲。他告诉塞雷纳:“我永远都不想退休,我的兄弟和我的儿子也都斗牛。真的,它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泰国 女拳手的理想:人妖可以,女人也可以
一般人去泰国,通常选择到曼谷、清迈,塞雷纳则去了彭世洛,位于泰国中北部的古城。一般人对泰国的深刻印象,多是寺庙、人妖、美食,塞雷纳则拜访了一位泰拳手,并且,是一位“动作迅速、眼睛像老鹰”的女泰拳手。
泰拳的历史源远流长,是最受泰国人欢迎的运动之一。“全世界都被泰拳吸引,很多‘法朗’(外国人)专程到泰国来,就为了亲眼看正宗的泰拳比赛。”出身卑微的泰国年轻人纷纷做起了泰拳手,希望改变命运。不过,由于泰拳非常激烈,要用到脚、膝盖和手肘,因此长期以来,男性牢牢占据了统治地位。“直到本世纪初,女拳手才被正式接纳。”
塞雷纳约见的女泰拳手名叫楚塔蓬,正好在彭世洛参加一场冠军赛。楚塔蓬从小练泰拳,25岁已算队内老将。问她当初为何加入这项运动?她回答:“泰拳是这个国家的标志,它起源于此,是我们的骄傲。当然,它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家境平平的楚塔蓬并不掩饰自己的想法:通过拳击改变命运。那时她总共打了125场比赛,赢下100场。
作为女拳手,楚塔蓬的职业生涯绝非一帆风顺。主流观点认为,泰拳激烈、粗野,女孩子打泰拳有失文雅。至今,最重要的几家拳击场仍拒绝女拳手。
“女人在这个项目里属于配角。”对此楚塔蓬颇怨念,她强调女人也能成为优秀拳手,“女拳手和男拳手的区别只是,后者打斗的时候袒着胸,我们穿了一件背心。仅此而已。”在泰国,“人妖”已融入社会,甚至有专为他们而设的“第三性厕所”。楚塔蓬想,既然大家能接受“男人变女人”,为什么就不对女性打泰拳宽容些呢?她希望有一天能站到奥运会上。
中国 环保控的愿景:天空干净,人心纯净
塞雷纳来中国是在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不久,所以,自然选择到北京。他的第一感觉是,相比于城市的庞大,置身其间的居民和游客“看起来微不足道”。他对北京的马路感到惊讶,“绵延宽阔,似乎永无尽头。”所幸公共交通便捷,票价也便宜。
但欠佳的空气质量还是令塞雷纳皱眉。“城市里始终有迷雾,走一天相当于抽七十根烟,因此呼吸系统疾病很常见。”这倒应和了此次的主题:探访“绿色和平”组织设于北京的办公室。他想了解,这个正高速发展的国家,如何应对环境问题?
不懂中文的塞雷纳愣是凭着地图抵达了目的地,接待他的是一名中国女孩子。“扎着漆黑的马尾辫,身穿高领毛衣。”她叫李昂,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娃,觉得家乡的环境越来越糟糕,想做点什么,念大学时选择了环境科学。“我很高兴,找到了兴趣相投的同学,充满了动力。”毕业后她来到绿色和平组织,“运作非常专业,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李昂现为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组(东亚区)主任。
但环保事业并不好做。从业者须面对生活成本的巨大压力,个别环保控的言行起到反作用,更重要的是,当发展被放到第一位,环境污染就不会受重视。对此,李昂的态度是:加强教育。“气候、缺水、可持续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小学里有人解释,大学里有人研究,年轻人把这些理念传达给父母。”
尽管工作在北京,因经常出差,李昂的视野也愈来愈宽广。“环保远不止是北京需要。有些地方缺水、没医院、缺教育……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改善这些人的生活。”李昂对自己和同伴的努力是满意的,对未来也乐观。当塞雷纳抱怨从“近几年来最干净”的天空里看不到太阳时,她答道:“可是一年前你连旁边的大楼都看不到,你能想象吗!”
每到一个新国家,塞雷纳并不急于找人。“我会先呼吸、感受一下这个国家特有的气息,然后买一份当地的报纸,体会风土人情,再决定人选。”当2009年9月结束行程返回西班牙时,他的足迹已踏遍25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秘鲁等等,与25个年轻人进行了深度访谈。
书出版的时候,塞雷纳已29岁了,回看当年的书稿,他仍感到新鲜、活泼。那些在25座城市,遇见的25个人,是他最珍贵的记忆。
“有很多大机构、大公司都在不断收集数据,想分析出某一类人的生活方式、习惯行为,估算十年以后会发生什么,然而这靠谱吗?”西班牙80后马克·塞雷纳携新书访华,面对记者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进一步说,数据分析看似科学,但未必能准确地描述这个世界,更不要说预测了。“要知道,人的行为和选择总在变化中,过往的统计数据说明不了将来。”
如果想了解世界,你会怎么做?读书,查资料,看电视,浏览网页,听专家分析,或者刷微博?塞雷纳的选择是,放弃工作,背起包,到各个国家和当地人聊天。“只有亲自探究,才能更好地把握。”他的聊天对象中没有领导人,很少名人,多的是普通年轻人。“他们是世界的未来,他们怎么想的、怎样做选择的、生活上有什么改变,通过这些就能做判断。”出发时塞雷纳25岁,他决定,就找各国的25岁年轻人来谈。
当然,做决定是要冒风险的。2008年的时候,靠着公立电台的工作塞雷纳已积攒了一笔钱,足够买房买车付按揭,可他却要拿这笔钱做全球旅行,而且,是在金融危机大爆发的关头!但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走出了第一步。
2008年9月,塞雷纳抵达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亦是首站。因治安欠佳,他后来总结,这是危险系数最高的一段旅途。但当地的黑人DJ桑布罗深深地打动了他。塞雷纳跟他泡吧、攀谈,慢慢剥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有了良好的开端,塞雷纳又探访了莫桑比克、斯威士兰、津巴布韦,接着,他直飞东京——从贫穷之地忽然转入富庶之地,产生的冲击和震惊可想而知。这让塞雷纳更深刻体会到了不同国度年轻人的感受和思维。
津巴布韦 女诗人的坚持:左手贫穷,右手文学
很多人知道这个非洲小国,是因为它的货币。津巴布韦币已经贬值得不像话,最大面额达100万亿,折合人民币才几元,在当地连半块面包都买不到!可见其经济糟糕到何等地步。
抵达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塞雷纳就领教了通货膨胀的“魅力”。他去市内最大的百货商店,货柜、橱窗、冰箱一应俱全,就是里面空空如也。好不容易看到有蛋糕卖,标价牌上写满零,价格数百万津巴布韦币,“算一算,每只大概10美元。”跑到大街上,自动取款机前排长龙,人们争先恐后地取现金购物——慢一拍就又涨价了。
物价飞涨、市场萧条,普通人的生活艰辛痛苦,即便如此,哈拉雷还有一处世外桃源:书本咖啡馆。“它坚持营业,并举办文化活动。”在这儿,塞雷纳遇到了普莉姆罗斯。
25岁的普莉姆罗斯是诗人,经常受邀前来朗诵自己的作品。她坦承,在津巴布韦很难专注于写诗,“如果连水果都很难找到的话,谁还会去寻找诗歌?”她的本职是会计,维生并不容易,“吃不到想吃的,不能和朋友出去喝一杯,也没钱买鞋……”但她放不下诗。“我的激情在于写作,这好比呼吸,一刻都无法停止。”她即席念了一首原创:“若我要亲吻/我会亲吻那刺/相思,如刺般尖锐耀目……”
接下去几天,塞雷纳探访了普莉姆罗斯的家,跟随她了解津巴布韦的历史文化,探讨了文学、经济、种族、艾滋病等话题。他发现,普莉姆罗斯敏锐、善于思考,还说她不会移民,因为热爱祖国就像“亲吻一根刺”,虽疼痛但难以割舍。
“只要有普莉姆罗斯这样的人,就有希望。只要有诗歌,就有希望。”离开津巴布韦时,塞雷纳得出了结论。
委内瑞拉 斗牛士的激情:如果爱,请深爱
马克·塞雷纳,西班牙人;何塞·拉莫斯,委内瑞拉斗牛士。两人的相逢再恰当不过。
西班牙斗牛名满天下,每年的斗牛比赛都吸引了大量观光客。但很多人不知道,在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前西班牙殖民地),斗牛也是深受追捧的“国民运动”。拉莫斯就出身于斗牛士世家,“我家族里从来没有人输过”!他4岁骑马,11岁开始斗牛,后来当过几年篮球运动员,挡不住对斗牛的热爱,又做回了牛仔。
“他身材高大,有着一双大手。他满头大汗,这是一种粗犷的美感。”塞雷纳如此描述这名南美牛仔。拉莫斯则补充说,斗牛不仅仅靠身体强壮,更强调身体和大脑的协作,“要求非常高”。斗牛士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残酷:50名优秀运动员一起比赛,前5名才有奖金。21岁时,拉莫斯拿到过全国锦标赛第3名。
斗牛士亦有来自外界的压力。近些年,动物保护组织强烈抨击斗牛运动,使斗牛士背上了“残忍”“野蛮”“血腥”等名声。“但我们不是这样的人!”拉莫斯申辩,他们不打动物,有公牛受伤了还会得到治疗,“规则也越来越多,都是为了保护那些牛的。”其实斗牛士也爱动物,特别是马。初学斗牛时拉莫斯有一匹母马,他与它相互了解,经常一块“对话”。这匹马死后,拉莫斯难过了好一阵子,至今留作最美的回忆。
无论斗牛有多大风险,也无论面临多少指责,拉莫斯乐此不疲。他告诉塞雷纳:“我永远都不想退休,我的兄弟和我的儿子也都斗牛。真的,它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泰国 女拳手的理想:人妖可以,女人也可以
一般人去泰国,通常选择到曼谷、清迈,塞雷纳则去了彭世洛,位于泰国中北部的古城。一般人对泰国的深刻印象,多是寺庙、人妖、美食,塞雷纳则拜访了一位泰拳手,并且,是一位“动作迅速、眼睛像老鹰”的女泰拳手。
泰拳的历史源远流长,是最受泰国人欢迎的运动之一。“全世界都被泰拳吸引,很多‘法朗’(外国人)专程到泰国来,就为了亲眼看正宗的泰拳比赛。”出身卑微的泰国年轻人纷纷做起了泰拳手,希望改变命运。不过,由于泰拳非常激烈,要用到脚、膝盖和手肘,因此长期以来,男性牢牢占据了统治地位。“直到本世纪初,女拳手才被正式接纳。”
塞雷纳约见的女泰拳手名叫楚塔蓬,正好在彭世洛参加一场冠军赛。楚塔蓬从小练泰拳,25岁已算队内老将。问她当初为何加入这项运动?她回答:“泰拳是这个国家的标志,它起源于此,是我们的骄傲。当然,它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家境平平的楚塔蓬并不掩饰自己的想法:通过拳击改变命运。那时她总共打了125场比赛,赢下100场。
作为女拳手,楚塔蓬的职业生涯绝非一帆风顺。主流观点认为,泰拳激烈、粗野,女孩子打泰拳有失文雅。至今,最重要的几家拳击场仍拒绝女拳手。
“女人在这个项目里属于配角。”对此楚塔蓬颇怨念,她强调女人也能成为优秀拳手,“女拳手和男拳手的区别只是,后者打斗的时候袒着胸,我们穿了一件背心。仅此而已。”在泰国,“人妖”已融入社会,甚至有专为他们而设的“第三性厕所”。楚塔蓬想,既然大家能接受“男人变女人”,为什么就不对女性打泰拳宽容些呢?她希望有一天能站到奥运会上。
中国 环保控的愿景:天空干净,人心纯净
塞雷纳来中国是在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不久,所以,自然选择到北京。他的第一感觉是,相比于城市的庞大,置身其间的居民和游客“看起来微不足道”。他对北京的马路感到惊讶,“绵延宽阔,似乎永无尽头。”所幸公共交通便捷,票价也便宜。
但欠佳的空气质量还是令塞雷纳皱眉。“城市里始终有迷雾,走一天相当于抽七十根烟,因此呼吸系统疾病很常见。”这倒应和了此次的主题:探访“绿色和平”组织设于北京的办公室。他想了解,这个正高速发展的国家,如何应对环境问题?
不懂中文的塞雷纳愣是凭着地图抵达了目的地,接待他的是一名中国女孩子。“扎着漆黑的马尾辫,身穿高领毛衣。”她叫李昂,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娃,觉得家乡的环境越来越糟糕,想做点什么,念大学时选择了环境科学。“我很高兴,找到了兴趣相投的同学,充满了动力。”毕业后她来到绿色和平组织,“运作非常专业,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李昂现为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组(东亚区)主任。
但环保事业并不好做。从业者须面对生活成本的巨大压力,个别环保控的言行起到反作用,更重要的是,当发展被放到第一位,环境污染就不会受重视。对此,李昂的态度是:加强教育。“气候、缺水、可持续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小学里有人解释,大学里有人研究,年轻人把这些理念传达给父母。”
尽管工作在北京,因经常出差,李昂的视野也愈来愈宽广。“环保远不止是北京需要。有些地方缺水、没医院、缺教育……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改善这些人的生活。”李昂对自己和同伴的努力是满意的,对未来也乐观。当塞雷纳抱怨从“近几年来最干净”的天空里看不到太阳时,她答道:“可是一年前你连旁边的大楼都看不到,你能想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