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是否我们在扮演另一人
2014-8-15 10:33:34    来源:腾讯大家    我要评论(
  
  美国演员罗宾·威廉姆斯去世,警方怀疑自杀,经纪人则说,他正备受抑郁症困扰。
  
  一个演了无数喜剧的人,却有抑郁症。这让人想到周星弛,电影里的搞怪无厘头,现实中却沉默孤独,脸上没有一丝笑意。
  
  当年第一次见到抑郁症患者,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看上去是个特别开朗的人,笑声响亮,喜欢表达自己的感受,他是人群的焦点,总是不停地说话。这么热闹的一个人,怎么会是抑郁症?朋友却告诉我,这个人其实极其敏感,私下里经常失控痛哭。
  
  我才知道,原来过度倾诉也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形式。
  
  想起小时候,大人总说,“乖孩子是不哭的”。所以,我尽量忍着不哭,也尽量去扮演一个乐天派。和小伙伴们在一起,我是开心果,模仿武侠片里的旋风腿,讲故事书里的小笑话,或者把鞋底挖一个洞,手指伸进去——都能把他们逗得哈哈大笑。但是,笑声最热烈的时候,总是有一点点寂寞。有次,我一个人盯着空荡荡的天花板,没有别人,没有声响,忽然间,嚎啕大哭。
  
  见花开伤心,因为想到花落;见人聚伤心,因为想到人散。这林黛玉式的伤感,其实也是抑郁的一种。曾认识一个生性悲观的人,她从来没有尽情高兴过,老公买了新房子,她勉强笑笑,“唉都不知道将来能不能升值”;儿子考了满分,她勉强表扬,“唉都不知道下次能不能考这么好”。她对生活,从来没有满意过,凡事都能看到沮丧的一面。她吃抗焦虑的药已经很多年。
  
  也许,人人都有抑郁症,只是轻重不同。不用刻意去找,朋友同事里随便都能遇到那么几个。有人叹一声郁闷,牢骚几句,也就过去了。而有人跨出阳台,纵身一跃,被情绪用力一推,粉身碎骨。
  
  人都有多面性,我们能看到的不过是其中一面。演员对着镜头演戏,镜头之外的人们,也在对着生活演戏。曾见过一个入戏太深的人,她一心扮演白富美,声称自己有一个富豪男友在国外,家里住的是顶级别墅,呼朋唤友去她的豪宅聚会,结果只到豪宅小区的门口转了一圈,告诉众人,今天不太方便。她举办了一场只有新娘的婚礼,独自穿着隆重的婚纱在酒席间穿梭,一桌一桌地解释,她的富豪老公有一单重要的国际生意要谈,无暇出席婚礼。
  
  她一直活在自己臆想的世界里,并要求所有观众配合,奉送鲜花、掌声及羡慕。人们不想拆穿,也不忍拆穿。她真实的一面究竟是怎样?无人知晓。
  
  有人说,活着活着就抑郁了。从那个给一块糖就开心不已的小孩,变成一个置一套房子、买一辆车、结婚都不太高兴的成年人,时间制造无数纷乱复杂,人们的笑点和泪点都越来越高,渐近麻木。有次在电梯里见过一个小男孩,他觉得电梯开关的提示音很好玩,一遍遍模仿,“叮咚,叮咚”,电梯里挤满的成年人们则面无表情,盯着电梯楼层数,他们连笑都懒得笑。
  
  人们懒得笑,所以使人发笑,就成了技术活儿。美国心理学家曾花几年时间找出世界上最让人悲伤、欢愉、恶心、恐惧……的电影片段,其中,最让人欢愉的片段,就包括罗宾·威廉姆斯的现场表演。然而,他把太多笑送给了别人,剩下的是什么?他的死讯公布后,一个朋友说,他相信情绪有份额,笑得太多,容易悲伤。或许,就像那句老话“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一样,一个人有多坚强就有多脆弱,有多快乐就有多悲伤,某一种情绪消耗太快,就会被其他情绪吞没。
  
  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容易,走进内心却难。所以,我们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看上去那么快乐,却满是抑郁。
  
  电影《心灵捕手》里,罗宾·威廉姆斯说:“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但你连西斯廷教堂的气味也不知道吧?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关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数家珍,但你没法说出在女人身旁醒来时,那份内心真正的喜悦;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我问你何为爱情,你可能只会吟风弄月,但你未试过全情投入真心倾倒,四目交投时彼此了解对方的心。”
  
  电影里的少年,遇到了真正能打开他心灵的人,他抛却那个伪装的自己,痛快地哭了一场,然后,重新接受这个世界。电影外的罗宾·威廉姆斯,却永远地闭合了心灵,留给这个世界一个没有笑容的孤独句号。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