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式离婚
2011-6-22 11:26:14    来源:生活周刊    我要评论(
   
  日前公布的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较去年同期增长17.1%。中国离婚率已连续7年递增。离婚率上升,是中国社会流动加剧的表征之一。离婚,背负着太多负面评价和道德判断,然而面对病入膏肓的婚姻,还是当离则离。
  
  要离婚首先得结婚,如果脱开结婚直接谈离婚,这就像不问饮食直接问排便以此诊断病情一般,有点不太靠谱。
  
  从统计数字来看,中国发生井喷的不是离婚,倒是结婚,从2008年开始,如全民对待奥运一般“重在参与”,结婚对数由2007年的991.4对一下飙升至2008年的1098.3对,增速由此前的46.4万对蹿至106.9万对,此后也像踩急刹车一般一时刹不住,继续溜了车,2009年再次飙到了1212.2对。但即使在结婚井喷的前提下,中国的离婚也未呈现爆发之态,而是和GDP一样,年年以18万对左右的数字稳步增长。
  
  人的本性是喜新厌旧的,社会化的要求就是把本性约束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形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婚姻也是如此。从人的生物本性来说,婚姻是反人性的,但在群体生活中,婚姻的好处又是显而易见的,不说其他,单说越来越缺乏的资源,婚姻就可以相对集中有效利用——同样两个人,一套两房就比两套一房要省很多资源。所以,一个正常的社会,肯定是鼓励结婚而非鼓励离婚的。
  
  我们都会认为结婚对数大增是好事,但离婚率增高是好事还是坏事?很难说!这就像问一个人开刀是好事还是坏事一样,如果有肿瘤,开了刀变健康了,那是好事,如果只是误诊,一刀下去,就是坏事。
  
  中国的社会正进入高流变期,也就是逐渐拉大的差距导致各种流动加快、变化增多,结婚离婚,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方式而已。举个例子,当一个群体中最高收入者为年薪20万,最低收入者为年薪18万,2万的差距,大家没必要流来流去,太累,由此流动率会非常低。但如果这个群体中最高收入者的年薪为100万,最低收入者的年薪为3万,中间97万的落差,这其间的花样经就可以翻得很多,群体中的各种流动率也就大大增加,在职场上的表现是跳槽增多,在婚姻中的表现就是结婚离婚增多。这很好理解,比如原来你周围碰到的每个人都是一房一厅的主儿,你嫁谁都差不多,你就比较安心,但突然你的周围出现了有别墅的,三房一厅的,原来那个一房一厅的主儿就会让你纠结,一纠结就可能怎么看着都不顺,就可能和三房一厅的结合了,然后又和别墅的组合了。像是为限购第二套房或者动迁而离婚的,基本也属这一类。
  
  此外,环顾四周,80后们大学一毕业,工作还没找全就纷纷结婚的不在少数,在职业、心理、经验等等都还未到成熟期的年龄结婚,可能会繁育体质比较好的孩子,但未必选定了质量比较配的配偶,遇上流变期,忍受力又太低,结婚几年甚至几个月离婚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们的教育也从来没把婚姻家庭的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起早摸黑做习题背公式背文字的教育,只能媾和无数冲动的男女,而出不了负责任的夫、妻和父母。家庭与婚姻,两个原本独立的个体协作的技巧,全要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留下个把在其中玩石子而过不了河的也是正常。
  
  同时,我们又缺乏亡羊补牢者,比如婚姻咨询顾问。每段能白头偕老的婚姻如果深究都有他们的起伏,关键在于他们在伏时懂得调整。就像跑步,你的婚姻可以跑个短跑、中长跑还是马拉松,其间的技巧是不一样的。当婚姻出现问题,就像跑马拉松中出现撞墙,有专业人士可以指导,婚姻就不会全以离婚收场,哪怕是最要命的小三问题,也不一定能阻挡跑到终点的脚步。但目前的中国,还未形成这样的观念和市场。
  
  不过,无论离婚率的增高有着怎样的原因,一个成熟的社会,也应该是可以包容多种两性形态的,只要这些形态都是健康的。处在婚姻中,不会是唯一的形态,不婚、同居、离异,可以和结婚一样,只要是健康的,都应该被包容、并存,而对一个社会的两性关系进行判断时,似乎健康也应该为最重要的指标。我们要保留的是健康婚姻,一个不健康的婚姻,很像隐疾和暗伤,维持得越长久,无论对于社会、个人还是上一代下一代,都会是一种累积的伤害,倒不如像开刀切除肿瘤一样让它该离则离!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