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要闻 >> 正文
熊胆药事件与中医药的未来
2012-2-22 10:14:34    来源:张贺文    我要评论(

  黑熊胆汁事件,再次把古老的中药推到了前台,这是好事情,警若半老徐娘又逢爱情。
  
  记得前些年,风闻虎骨不能入酒,我立即把准备转送他人的九芝堂产的虎骨酒私藏了起来,十多年了,不知道现在是否跟上了房价的速度?但我坚信,这酒与猪骨头泡的酒、牛骨头泡的酒,功效应没什么两样。
  
  说实话,我一直对中医没什么好感,特别是我外婆的生命结束在两名中医手上以后。中医那些玄而又玄的东东,怎么看也象是巫师在说教。偶尔,几次我吃中药治好了感冒,我都会想,这不过是它作为安慰剂,发挥了些许作用罢了。
  
  但我有次去德国访问,德国企业家对中国医药,感兴趣合作的似乎只有针灸。这让我颇觉得有些惊讶。或许,老祖宗里面,也会有许多有心的智慧。去年,在台湾采购了几盒治疗痔疮的中药,回来后,几个朋友都说效果很好。可见,对中医一概否定,也不怎么正确。
  
  经脉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虽未经现今的方法证实,但未必就不是科学,或许是我们的知识和技术手段还不够?例如,十指连心,的确有这种联系,是经脉的作用么?总是以君子之心度他人之腹,这缺点我也是屡教不改了。
  
  中医用药的确千奇百怪。以前听刘兰芳说书、看金庸的小说,总是能讲一些不可思议的动物、植物可以治疗什么什么病、去什么什么毒。豹胎易筋丸、断肠蚀骨腐心草、九花玉露丸、田七鲨胆散,听起来都玄乎,不怕把你的脑袋都搞大,总之越难取得的草药、越听不明白的就越有效。如今的人都理性了,或许,这就是容易失去群众基础的原因吧。
  
  但中医偶尔也传来一些好消息,例如稀里糊涂就把某个名人的癌症治好了、某个名人秃顶长头发了。其实,我也主张过中医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把重点放到疑难病领域,不要去与西医竞争常见病的治疗。可那些明显与文明时代不宜的药物,则应坚决废除,如胎盘,和这次的熊胆汁。
  
  说起动物保护与医学领域的残忍,其实西医大量使用的实验动物,例如老鼠、兔子和狗等,总体数量之大,远超黑熊。没有这些动物的牺牲,就没有医学的进步,更没有人类用药的安全。
  
  但黑熊的数量太少,而且用它的胆汁直接入药。这与实验动物,还是有区别的。废了这个熊胆汁,我看完全可以,又不是什么病非它不可。至于某个企业不能因此上市了,我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从动物保护和人类文明进步来说,这显然是得大于失。
  
  如今,很多人都怀疑中药的有效问题,我看也要辩证的来看。中医主要依靠经验,每个医生都不一样的说法,说明很多内在的分析没搞对,自然工业化就有难度了。
  
  例如,常看过去的书上说,要几时几分、某个山峰的某种草,就能治好某种病。或许也有道理,那个时辰,也许正是某种成分含量最高的时刻。而大规模在田里能长的同一种草药,可能就是长不出那种成分,或者是那种成分含量较低,没有作用。可如今,能在深山采药的药工,恐怕早已绝迹,而现代制药业,也不可能依靠几个采药工来规模生产
  
  还有一个问题,大家都说中医治本,西医治表。这显然是外行话。西医已经发展到分子生物学的高度了,说得很清楚,怎么会是治表?只能说,中药或许是系统治疗的一个方法。因为,煎服的中药里,不止是一个成分在发挥作用,而对千差万别的每个人,处方的配伍和数量都不一样。现在工业化的中药,都是标准化生产,自然效果也不会显著了。
  
  也许,我们的科研人员还要使把劲,对每个传统验方究竟是什么成分发挥作用,还要研究透才好。例如,某种中药已经确定有一个主要成分发挥作用了,可能还有另一个或者几个成分没有被发现,或许在某些病人身上,这些没被发现的作用更大?当然还有没有发生作用的,甚至有害的要剔除。例如,这次就有人提到了黑熊胆汁里的病菌甚至遗传病,其实,还有药材规模化种植产生的农药残留物等大家都已看到的问题。
  
  中医是科学,条件是研究者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去总结,义愤填膺没有用。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一样样研究,科技人员要沉下心,工厂主们更是急不得。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