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记》经典:
黄帝,中华民族的始祖,他的全名叫姬轩辕。黄帝有25个儿子,接替他帝位的是他一个名叫高阳的孙子。
尧帝,黄帝的第五代传人,名叫伊祁放勋。因为哥哥帝挚治国无方,尧帝才被选中而继承帝位,从而成为了中国传说中“五帝”之一。尧帝活了118岁,20岁时继承帝位、90岁选中舜做为自已的接班人、再辅助舜帝执政20年,退休8年后离开人世。
《史记》中对尧帝执政70年间的政绩记载并不多,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他如何选择接班人,以及如何选才、任才、辩才和辅才的全部过程。我想这不可能是司马迁的记载疏漏;恰恰相反,在太史公看来,尧帝最大的功劳是解决了“职业经理人”与“富二代”之间的历史难题!
尧帝身边有贤臣11人,却没有一个有能力接替帝王的位置。所以,在尧帝年迈时,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他问臣子们:“你们中间谁能够继承我的事业?谁能够履行我的职责?”我们可以从他的这句感叹里,充分感受出4000多年前这位领导者关于接班人问题的重视和无奈。
尧帝的臣子们分别向尧帝举荐了朝中口碑很好的大臣共工和鲧,但都被尧帝否决了。一个叫放齐的大臣还推荐了尧帝的儿子丹朱,也被尧帝一口否决,尧说:“我的这个儿子很愚蠢、顽固而且凶恶,他绝对不行!”。又说:“我不能因为让我的儿子一个人得到幸福,去牺牲全天下人的幸福。”
当身边的人都被尧帝一一否决后,尧帝对大臣们说:“还是从民间去找找吧”。于是群臣向尧推荐了舜。
《庄子》中曾有这样一个记载,尧帝曾经在民间访贤时,发现一个叫许由的人很有才能,是个堪当重任的理想人选。但却被许由拒绝了,许由跑到一个偏僻的乡下隐居起来,尧帝找不到他只好作罢。
尧发现舜的时候,尧帝已经快90岁了。舜帝名叫姚重华,虽然他也和黄帝姬轩辕有血缘关系,但这种间隔了八代的血缘并未给当年的舜帝带来任何好处。尧帝任用舜帝之前,舜帝只是个被后妈逼得无路可走的普通百姓,是个年过30仍未结婚的光棍汉。
尧帝因为不拘一格任用舜帝,而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启“禅让制”的伟大帝王。在中国5000年“家天下”的文明历史里,尧的功绩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越。
二、尧帝的用人艺术:
尧用舜帝并非人们想像得那么浪漫和感性,尧不是个道听途说、没有理性的人。
舜帝能被尧帝重用,也不是因为舜帝运气好。舜帝之所以被委以重任,其实是舜帝在经历了尧帝长达20年的审查、考证、评估和辅助之后的结果。
为了证明舜帝的能力和德行可以堪当此任,尧帝先把自已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观察舜帝的治家能力和突然升贵后的德行;
随后,尧帝又把自已的九个不肖的儿子交给舜帝照看,以评估他对别人的影响力和管理众人的能力。尧帝发现,舜一个人居住的地方一年后就可以变成一个村庄,两年就可以变成一座集市,三年就可以变成一个大都市了。舜的贤能和魅力证明了尧帝对他人格和德行的判断。
然后,尧帝又试着让舜帝接触并逐渐掌管五种礼教,参与百官之事,以评估舜的从政之能。
即使如此,尧帝仍觉得时机没有完全成熟,又让舜代理自已的天子职位继续考察他统管全局的能力。舜代理帝位长达20年,在这20年漫长的时间里尧远离帝都,四处巡视察访,试图通过民间的反映来更加全面地评估舜的政绩和能力。
但尧对舜的施政纲领却从不过问,即使与自已的政见相左时也不提出任何指导意见。从前高阳氏有八个德高望重的后代,人称“八元”。他们的威望和才能很让周边的百姓信服,但是尧帝却从未任用过他们。舜帝代理执政后,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却一下举用了;
从前帝鸿氏、颛顼氏、缙云氏等四家贵族的后代们都不成气,作恶多端,人称“四恶”。但尧帝却未惩治他们,舜帝期间“四恶”却被流放和惩戒了。
舜帝因惩恶扬善,德备天下,而备受朝野认同赞誉。天下“四门辟,言毋凶人”。
尧帝110岁的时候,觉得舜完全可以胜任帝位,这才彻底放手让舜帝独立掌管天下。从此尧帝再也没有参与过舜的任何活动,直到8年后尧帝离开人世为止。
三、现实反思:
历史很有趣。
中国5000年的华夏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众多家族的兴衰更替史。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历朝历代所演译的不过是不同版本的家族奋斗和永续千秋的传承故事。
就象中国的家族企业一样,企业所追求的不过是基业长青和永续经营的管理传奇。
尧帝执政时的万象更新,在太史公笔下变得不值一提。司马迁眼里的尧帝最大的丰功伟绩是他用不同的方式成功地为自已的江山找到了理想的接班人!也许这个功绩并非出于尧帝个人的真心原意,如果尧帝的儿子丹朱也是个贤能八方的圣人,也许尧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就需要重新定位了。正因为这个5000年前的这个“富二代”不能如人所愿;正因为尧帝对现实中后继无人的无奈,和对大好江山美好未来可能被白白葬送的不忍,才促使这位领导者作出“海选”“职业经理人”的想法。
然而,除了对尧帝大私大公的感叹和尊重之外,也许当今中国家族企业的领导者、创始人更应该学习的是尧帝对人才甄别、考察、试用、辅助和授权的领导艺术!
尧帝的用人艺术可分为三个层次:
1、人才的品德考评:虽然舜帝的贤名闻达天下,但尧帝还是选择了慎重的考评方式进行评估。首先他把自已的女儿嫁给舜帝,再把自已的儿子交给他,这些做法都是从人性的最基本角度去评估备选人才的德行、修为和人格等品德;
2、人才的专业考评:尧帝很清楚一个人良好的德行并不能代替人才的专业能力,除了人才自身所具备的个人素养之外,领导者还必须学会并熟练运用领导人必备的专业技能。所以,尧帝就从五种礼教开始,再从为官参政等基本专业层面入手,引导、培养舜帝的专业能力;
3、人才的综合考评:尧帝采取“试用制”让舜帝试用了整整20年。在这20年里尧帝所采取的方法是远离舜帝,一方面让舜帝放开手脚不受限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已的才干;另一方面,尧帝又四方巡游,从民间搜集普通百姓对舜帝执政能力的认同和评价。这种民主、客观的考评方法不仅可以从最大层面规避个人主观判断的失误,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尧帝更全面地了解舜帝的政绩;
4、对人才的授权方法:尧帝正式把天下交给舜帝后,从此遁身朝野,对舜帝彻底、完全地授权。从尧帝对舜帝的考察开始,尧帝完成了“人才考评-专业考评-长期试用-综合考评-辅助观察-正式任用-充分授权”等一整套、全流程、系统化的人才任用与授权流程。
5000年前的一代帝王,实际上为我们当今的企业管理界提供一个最权威、最系统、最完善、最有效的人才任用和接班人培养的经典案例!
无论是面临“富二代”问题的民营企业家,还是长期面对后备人才任用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尧帝的用人艺术,也许是我们每个管理者和领导者都应该反思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