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
2010-3-5 15:59:03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全文行文流畅自然,文笔厚重沉稳,作者从历史,从人文描绘了太湖十三名胜景区“同里”这个水秀桥多的中华历史文化名镇,深深抒发了作者对同里的热爱与眷恋!文笔从容大气,带给人耳目一新的亨受!
洁净的天空散落几朵白云,水桥横波,碧画中游,古道穿梭的胡同偶遇一个多情的女子,邂逅一段美丽的情缘,这情形已不再是梦了。
——题记
我是个游子,喜欢四处游荡,很多时候,我呆在了一个城市,但是,我的心却早已经开始了旅程。我又是个文人,文人当以天下为家,做不到寺庙的常住,或能云游四海。因此,我游过名山大川,赏过碧波轻舟,也穿越过很多的古街小巷,一处处柳眉桃腮,一曲曲宛转悠笛,一座座古刹寺观,始终给我感觉,将行的下一站才是最美的心愿,可当我游至苏州同里时,莫名地感觉,这一站将是我行游的归宿了。
同里,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四面临水,八湖环抱。同里,旧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为“铜里”,宋代,又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镇内古韵纯朴浓厚,有明清两代园宅38处,寺观祠宇47座,并有土绅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数百处。
“同里以水名,无水无同里”这一说法已被全数认可并被人称赞。最有名的要数那同里的“三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春桥,这三座桥呈三足鼎立的姿态伫立在三条小河的交汇处,碧水映古桥,绿树藏娇影,很是一片迷人的景色,似有强盛之雄风,古代战术中管用的一种攻敌策略。当然,有桥就必须得有水了,那碧浪上偶尔吹翻的几个纹波,打在慢行慢游的船桨或野凫上,渐而消散无影,似有柔风吹拂女人的发丝,轻打在脸颊,那般让人销魂和惬意。
千年历史散韵在今太湖、古运河的泽畔,煞是如血的黄昏也一抹同里的风景,感慨欣余之际,又与祖国六十载同庆,一向文静的江面,现在却变得热闹非凡了。五千年的悠悠文明,滚滚流水东逝,沉淀在湖泽底里,堆成一支支舞曲,似有古传说楼兰的雅韵,如今却也有很多人追捧,挖掘和梦想。
时间像一阵风,永远穿梭在将有故事的尘世,间或偶然,或是不经意,总也一路而过,不留一点痕迹任人猜想,让人追寻;而历史的古韵只得慢慢沉底,逐渐加厚,像是一团剖不开的浓雾,不曾消散的浓雾,最终凝结成水,落下润泽大地,浸透心田。同里,就是这样一个承载体,将历史分毫地沉淀下来,记载了古人和时间的无常,供后人翻阅。因而,有人嘉许同里:“千年古镇兮人杰地灵,璀璨华夏兮魅力乾坤。凝陆岛之丰茂,汇秀水之柔顺,纳日月之精华,敛自然之空灵。”厚德载物似乎与人杰地灵是不可分割的,总是相互影响并各自发展。
“摘星辰可观太湖,揽行胜应赏同里。”每有月辉洒进窗台,我总感觉是上天的恩赐,“最是一轮月相照,照旧江河万家灯”。此时,走进同里古刹,间或一阵寒蛙,或尽春意盎然,或落秋子稻香,或露冬雪霜枝,那一支渔歌晚曲,就已经把人送入了意境,不住销魂,更别说那间或的一丝风拂,那般清朴纯雅,已然成了名家笔下的佳诗美画。而同里的黄昏,更是这画中的绝笔,天下贤士街巷告知,这幅画应该属于中国,也应被同里收藏。
同里是中华的一个缩影,不论文化,还是风情,都随处显现中华的悠悠岁月,在祖国六十华诞之际,我们也应为同里庆贺,为人民嘉许,但此时,同里人民却在为祖国荣庆。千家挂灯,万家结彩,渔歌浆里看星子,翠绿烟波猜灯谜,那醉人的歌声,销魂的舞曲,美艳的诗词歌赋,那轻舟船桨杯酒,江南女子柔情……绕梦佳酥,音韵不绝。
同里,列太湖十三名胜景区,入中华历史文化名镇,水秀,桥多,明清建筑美,名人雅士多。“玲珑剔透,园林精致;烟波浩渺,嘉树荫翳;老街古楼,星罗十里;阆苑奇葩,芳菲湖磯。景观列江南六大名镇之首,妙趣举华夏千万乡镇第一。前后八景,醉迷游客;八湖百桥,情味无比。”倘若要把梦中的情人始作伊人,那同里就是我的伊人,所谓在水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