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反映惨无人道美伊战争的三部电影
2011-3-22 10:44:03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联军攻打利比亚,让我们想起美伊战争的惨烈。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以美军为首的20多万联军部队没费吹灰之力就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占领了伊拉克全境。5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乘坐战斗机潇洒地降落在航空母舰上,意气风发地用“任务完成”这句话正式宣告伊战结束。然而这却是噩梦的开始,在随后的几年里,反美武装和路边炸弹给美军带来的损失远超正面战场,美军在伊拉克犯下的种种惨无人道的罪行,也逐渐暴露在世人眼前。2010年8月底,最后一批驻伊美军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但七年战争残酷的现实却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凝固在银幕的画面里……
《前进巴格达》:无休止的战斗
《前进巴格达》(American Soldiers-A Day in Iraq,2005)把焦点对准了美军在伊拉克阵亡人数最多的月份——2004年4月(影片的表述跟事实有出入),通过一个美军小队一整天的战斗经历,高度浓缩概括了美军遭受的各种袭击,以及浴血奋战的种种情态。整部影片几乎从头到尾都笼罩在枪炮和爆炸声中,美军小队在郊外、医院、废弃工厂、伊拉克警察局等各种环境下,跟反美武装持续交火,时刻承受着战友阵亡或者重伤不治的打击。影片展现了遭遇战、伏击战、防守战甚至肉搏战等各种战斗形态,运气好的时候,美军小队能轻松击退军事素质平庸的敌人,在危难之中得到伊拉克警察以及国民警卫队友军的帮助;运气不好的时候,面对人数众多、装备着枪榴弹和迫击炮等重火力的反美武装,既得不到空中火力掩护,地面支援也迟迟不到,只能且战且退,听天由命。到弹尽的绝境,甚至只能拔出匕首玩命,战争的残酷在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该片在剧情、摄影、表演、导演等各层面的水准相当一般,不像是在影院上映的电影,应该是拍给电视台播出的电视电影。但好在导演的态度十分认真,给影片填充了丰富的内涵,比如力求尽可能多地让观众了解美军的战斗经历和思想情感,加入虐囚丑闻,甚至专门设计了一段美军小队从自己人手中解救受虐囚犯的“理想化”情节。美军士兵对伊战的困惑和厌战心理也被反复探讨,虽然免不了要归结到“不知为什么而战,那就为身边战友而战”的老套路上,但通过片中的官兵对话,导演还是对美军在伊拉克存在的合理性和前景发出了质疑。士兵问:“那些家伙为什么不停袭击我们?就只是因为我们在这儿吗?”中士答:“如果换他们出现在迈阿密你作何感想?没有人喜欢被侵略占领的感觉。”
《哈迪塞镇之战》:无人性的杀戮
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丑闻、奸杀伊拉克少女之后毁尸灭迹,同这些震惊全球的美军暴行相比,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哈迪塞镇制造的血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2005年11月19日,一个海军陆战队小队在经过哈迪塞镇时遭遇路边炸弹袭击,一名士兵被当场炸死,其余的美军和随后赶来的增援部队冲入伊拉克平民的房屋,对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幼展开血腥屠杀,导致包括一名3岁女孩在内的15名平民死亡。《哈迪塞镇之战》(BattleForHaditha,2007)通过美军小队、反美武装分子、哈迪塞镇上的平民家庭三个角度,深入剖析了哈迪塞镇惨案的前因后果,以及事件参与者的心态情感。
虽然故事内容只是导演根据真实素材加工出的个人见解,但该片通过手提摄影营造出了纪录片般的真实效果,对事件参与者生活细节和心态情感进行了详尽表现,再加上演员们朴实无华的表演风格,使影片的各个环节具备了充分的逻辑合理性,让人看完之后感觉“事情就是这样的”。片中屠杀平民的美军并不是心理变态的“天生杀人狂”,而是在战争压力和死亡恐惧中挣扎的普通人。当看到战友被路边炸弹炸得支离破碎、袭击者逃向民居方向之时,胸中对敌人、对军队、对战争积郁已久的怨气就一股脑地通过冷血杀戮释放出来。他们排着严谨的战斗队形,逐房逐屋地向每个他们看到的活人开枪投弹,无论老幼妇孺一概格杀勿论,这种“理性的疯狂”让人看起来感觉尤为震撼。
该片最值得称道之处是通过白描式的客观记录展现了发人深省的内涵,挖掘了隐藏在惨案背后的罪恶根源,暗示驻伊海军陆战队指挥官等美军决策层的“大人物”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正是他们规定“只有在完成驻伊任务后美军才能接受心理治疗”,导致片中的美军小队长面临严重的战争心理问题却求治无门,成为酿成惨案的内因。也正是他们把美军的生死置于伊拉克平民之上,不愿细致了解情况就草率地下达了“格杀勿论”的命令,间接导致屠杀事件的发生。最后,当暴行曝光追查责任时,他们又马上把那些士兵推出去承担责任。美军指挥部的残酷冷血同普通士兵的暴行比起来,更让人感觉不寒而栗。片中多次出现这样的画面,当指挥部的无人驾驶飞机操作员,通过模糊的屏幕,看到任何有可能是反美武装的伊拉克人时,马上会毫不犹豫地用无人机上的导弹进行攻击。“5、4、3、2、1”随着操作员漠然的倒数,屏幕上无声地腾起爆炸的烟雾,伊拉克人的生命就这样不留痕迹被抹去,就像是玩电子游戏一样轻松自如,战争的非人性化就通过这样的简单场景展露无遗。
《拆弹部队》:无止境的轮回
《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2008)当年在奥斯卡颁奖礼上一举击败风靡全球的《阿凡达》,证明了自身在艺术水准上的分量。本片充分体现了凯瑟琳·毕格罗作为一名女导演的敏感和细腻,剧情内容并不追求故事化和戏剧冲突,而是放大三人拆弹小队每次执行任务的详细过程,强化拆弹过程的漫长难熬,以及千钧一发的惊险一刻。
拆弹小队队长詹姆斯是导演重点刻画的角色,一开始你会以为他是个充满自毁倾向的疯子,每次拆弹根本不用机器人探路,而是穿着拆弹衣就上,有时嫌沉重笨拙的拆弹衣碍事,就脱下来轻装上阵。不管形势有多危险,炸弹有多复杂,也不管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他都是一副不拆除炸弹誓不罢休的架势,即便把拆弹小队的其他战友置于险境也在所不惜。后来他的行为一再变本加厉,甚至超出拆弹小组的工作范围,带着两名战友去抓捕遥控炸弹的反美武装分子,结果虽然击毙了敌人,却导致一名战友大腿中枪,他被抬上直升机送往后方时,还对詹姆斯咒骂不已。
不过,仔细分析詹姆斯这个人物,你会发现他看似毫无理性的种种疯狂举动,恰恰来自他对本职工作的极度忠诚以及先人后己的“大爱”精神。他对待拆弹的玩命态度,意味着他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想让炸弹给其他美军士兵和伊拉克平民造成一丝一毫的损伤。虽然他对自己的生死已经麻木,而一旦别人面临险境,他马上就热血沸腾,甚至为了一个交情不深的伊拉克小男孩,他也不惜冒险。你已经看不出他的生活态度到底是一种乐观的疯狂还是疯狂的乐观了,只是知道他人生的全部意义已经同他拆弹救人的本领画上了等号,即便部队结束任务回国,面对漂亮的妻女,他也找不到生活的热情。只有主动要求重返伊拉克,他的脸上才挂上了满足的微笑。影片一直通过字幕强调时间概念,一开始是对他们距离回国三十多天的时间进行倒数,到了结尾当詹姆斯回到伊拉克时,字幕时间又从距离下次回国的365天重新倒数,这似乎意味着,只要美军还在伊拉克驻扎一天,像詹姆斯这种拆弹英雄就会永远置身于无止境的轮回之中,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