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转移,微博到微信
2014-2-13 10:53:38 来源:economist 我要评论()
11月22号,当调查记者罗昌平,试图在中国流行的移动网络信息服务软件微信上,发布他最新章节的独家报道时,审查部门封锁了他的微信。但是他还是能够和自己的粉丝交流。在微信的评论中,他告诉自己的粉丝,给他微信发一条“十七章”的信息,就可以在手机上自动收到这一章节,这样做不会被审查到。
在中国微信大多是在朋友圈子里用来私聊,或者相互分享一些无伤大雅的照片。微信拥有超过2.7亿的活跃用户,它已经成为腾讯这家大型互联网集团的明星产品。有人把微信比作美国的通讯软件WhatsApp。悄无声息地,在中国网络表达与监控这场猫鼠游戏中,微信已经渐渐成为网上讨论敏感话题的主要平台。
罗先生在5月的时候开始在微信上发布他的系列故事,内容涉及到他如何揭露高官刘铁男的腐败问题。几个月前他曾经在类似推特的新浪微博上揭发刘铁男,但是网络监控人员给他封了号,这之后,他就把战场转移到了微信上。尽管在微信上他最初的尝试也受到了封锁,但是对微信比较宽松的审查所留下的漏洞,还是让他能够把文章发送出去。
微信账号的运作方式没有微博那么公开化、公众性(公众性这一点也是微博最突出的特点),微博用户可以查看几乎其他所有人的微博和转发内容,这意味着一则微博消息可以很快的扩散传播。但是在微信上,只有那些订阅公共账号的用户才可以看到发布的内容(尽管这些内容也可以在另外的网页上被浏览查阅),并且要是订阅用户转发了一则消息,也只有该用户的朋友圈能够看到这个。那些非公众的账号就更加不那么公开了。微信上这种不温不火的信息传播速度,让当局觉得他们更容易管控微信。与微博不同的地方还有,许多公众账号(像罗先生这一类),每天只能向他的订阅者发布一则消息内容,这样就让那些监测部门更容易审查。
罗先生使用微信发布他的故事,并不是总会遇到问题,自从转战微信,他每一个或两个星期就发布一个类似博客那样的长文,招揽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60000,“这个数字都比许多国内杂志的实际订阅量高了”,罗先生说道。微信现在成了他话题谈资的主要发布平台,包括以前微博上严查细审的敏感信息,同样也基本上在微信上发布(自从11月他被调离到《财经杂志》附属研究机构的一个无关报道的职位,他就不再为先前的东家写稿报道了)。同时他也很少再使用微博了,即便微博上他的粉丝数目是微信的四倍,罗昌平说:“公共话题的讨论阵地已经开始往微信上转移了。”
微信的崛起是独立的商业现象(参见图表)。但这也是中国的社会政治讨论变得富有弹性与适应性的一个迹象,就如同那些监查机构也与时俱进的适应(网络发展)来谋求控制引导舆论一样。最近有一批公知在哀叹微博上的有意义的讨论与话题正在衰落。2012年的时候,微博上的用户活跃度与活跃热情非常高涨,可是到了2013年,当局增加了对微博的监控力度。宣传部门大力打击网络谣言,当局也斥令那些微博大V要“更负责任”(至少已经有两个所谓大V因为不相关的指控被拘押),并且要是微博用户发布的谣言被转发500次以上或者被点阅5000次的话,他们就可被判入狱三年。习总在一次对党政领导的讲话中谈到,网络是引导公众舆论的主战场,必须要牢牢掌握住。
清除杂草
2013年底的时候,一位宣传官员宣称当局已经成功清理净化网络。许多公知也已经弃用了微博账号,一位公知描述网络与微博已经进入“僵死状态”。
微博活跃度的衰减是确实的,也是可以衡量的。党媒网络版的《人民日报》舆论监测室在调查中发现,社会负面事件的揭露尤其是对政府的批评,已经明显的减少。他们发现,8月份部门高官警告微博大V在网上要更负责任后,在之后的两个月,100名网络意见领袖的微博发布量已经减少10%,各类声音也变得更加积极正面正能量了。
但是随着网络讨论平台的移植与形式的突变,网络舆论并没有变得死气沉沉。微信成为了网络舆论战的新战场,针对微信,官方的反应也正在变得更加迅速敏捷,这比他们对微博的反应速度快些,微博在09年的快速发展曾让他们吃了一惊。许多国营媒体单位已经有了微信账号。但是较为独立的信息发布人还是发现微信比微博更具私密性,微信上的交流互动也更加的碎片化、个性化,微信的传播面窄、针对性强,这也让微信不大容易受到监控审查(不同于微博,微信不显示出个人公共账号有多少订阅者)。
但是公共舆论积极分子们,他们并没有深深陶醉于微信私密安全的自由幻象中。腾讯集团是和当局关系密切并且深受信任的中国网络巨头,作为创建者以及董事长的马化腾还是中国人大的一名代表。习总成为总书记后,在2012年的12月就去深圳参观了腾讯的总部。像中国其他的网络公司一样,腾讯公司意在盈利赚钱,而不是纵容颠覆国家的各种言论以至于自己的业务被叫停整顿。
但是微信的不透明性,也给当局带来了不同于微博的挑战。罗先生谈到,谣言在微博上流传时,当局可以在公共平台上制止谣言,但是当各种怨言与负面吐槽在微信上流传时,这些东西可以在私底下流传的更深更广。当谣言散播时,当局却没有有效的公共平台来制止谣言,真要有什么事发生时,微信的破坏性要比微博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