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为父母们提供了一种重新整理自己思绪的途径。这是作者在序中的一句话,而这正是我想要的。
《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CHILDREN LEARN WHAT THEY LIVE)是最近在和睿一起读的书。
如果说之前的读书大多是我读他在听,那么从这本书开始,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睿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地参与发言,这种变化,让我很开心,睿应该也是。
好了,言归正传,回到书的内容:
喜欢开篇的序言《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摘录如下: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们将学会指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中.他们将学会争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们将学会担忧;
如果孩子生活在遗憾中,他们将学会自怜;
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中,他们将学会畏缩;
如果孩子生活在猜忌中,他们将学会嫉妒;
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中,他们将学会自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们将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中,他们将学会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们将学会感激;
如果孩子生活在认同中.他们将学会去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肯定中,他们将学会自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们将拥有目标;
如果孩子生活在分享中.他们将学会慷慨;
如果孩子生活在诚实中,他们将学会正直;
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中,他们将学会正义;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爱和体贴中,他们将学会尊重;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们将学会信赖自己和他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善中,他们将知道世界是居住的乐土。
这是一首儿童教育诗,是本书作者之一“多萝西·劳·诺特”于1954年创作的,她是诗人、儿童教育专家、儿童教育机构创办者,同时,也是3个孩子的母亲。
而《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这本书,正是这首诗的扩展。书中,作者用浅显易懂又不失亲切的语言和我们分享了她的育儿理念,那些闪光的睿智的话语,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以下是读书中我顺手摘录的一些片段:
“孩子总是从父母那里受到熏陶。孩子总是注意着父母,不只是父母的语言,还有父母的行为。”
“对待孩子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容忍;少一些批判,多一些认同;少一些羞辱,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敌意,多一些友善。”“在让孩子学会如何参与家庭生活并成为家庭一员时,一定要懂得欣赏并培养还的内在特质和自我表达。”
“不管发生了什么,我们都应该让孩子知道,即使他们做的事情不对,他们还是好孩子。”
“要让孩子养成‘记得’的习惯,最好不要强调‘忘记’,而要强调‘记住’,这个办法既简单又有效。”
“积极的话语可以使孩子了解你的需求,还能从你那里得到了鼓励。”
“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孩子们将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身边的人相亲相爱。”
“大人怎么处理自己的坏情绪---例如不耐烦,郁闷或愤怒等---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比口头教育他们作用大的多。”
“孩子还应该知道父母之间有时候会互相生气,但他们最终会解决问题。”
“把与人相处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坦白地告诉孩子,就是把摩擦变成了一堂有益的生活课程,让孩子们学会折中和协商的技巧,他们在现在和将来的生活中都能用得到。”
“作为家长,我们有选择权,我们可以选择创造出哪种情感交流的氛围——带有批评和责怪的,或者带有支持和鼓励的。”
“不同的家长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家庭争端和危机,有人用破坏性的敌意和争斗,有人用建设性的对话和沟通,孩子将从中学到如何面对冲突。”
“当然,不管我们多么有耐心、多么灵活,也不管我们在事前做了多少准备,我们总还是有和孩子意见不一致的时候,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对孩子伤害最小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如果僵持不下的话,对谁都没有好处。”
睿爱听书中列举的育儿故事,比如下面的一段:
我们总是希望冷静周到地处理每件事,但不可能总有时间或能预见到。一天,我的一位朋友正忙着处理她女儿的一大堆事,包括剪头发。她的女儿叫凯蒂,5岁了。路上,妈妈说:“快点,宝贝儿,我们得去剪头发,可别晚了。”没想到凯蒂突然开始闹别扭,烦恼的妈妈责怪她真是太“任性”了,结果凯蒂更加生气,连话也不说了。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凯蒂的妈妈的话也许不算严厉,可是凯蒂得到的信息却是:“你这么任性,真是个坏孩子!”
等凯蒂情绪好一点儿的时候,她才说其实自己喜欢长一点的刘海儿,不想剪掉。妈妈这才意识到孩子为什么会大发脾气,她告诉凯蒂:“好吧,宝贝儿,我们跟理发师谈谈,让他不要剪你的刘海儿。”——如果在早餐的时候就和孩子谈谈剪发的事,可能妈妈和孩子都不必烦恼了。
睿问:“什么是任性啊?”
我说:“就是不配合别人的意见,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有时候还哭闹。”
睿又问:“什么是刘海啊?”
我指指额头前的头发说:“这就是刘海。”
听完了这段,睿笑着说“妈妈,凯蒂其实是因为不想剪头发才闹别扭的吧!”
我说:“是啊!”
两人相视而笑的那一瞬间,我想就记起睿小时候经常莫名其妙闹别扭不配合的原因了,也许大人认为孩子任性不听话的时候,正是因为孩子心里有某种特别的理由吧!
我对睿说:“你看,凯蒂如果提前说出这个原因,就更好了是吧!”
他就点点头。
“那你以后又什么想法也要提前和爸爸妈妈说一下,这样,我们就会明白你的意思了!”
“好的。”
“记住了吗?”
“是的."他说,然后他又加了一句“妈妈,你知道吗?你有时候是‘重复’小姐。”
我一听就乐了,这个睿,笑我成了《奇先生妙小姐》中的新成员了,看来我得改改这个叨叨的毛病喽!
想“亲子共读”,最重要的就是找个和孩子交流的时间,听听他心里的声音,说说你心里想和他说的话,其乐融融并且增进彼此的感情,不是吗?孩子一晃就长大了,和他共度的阅读时光,其实比学了什么知识,认识了哪些新字,要珍贵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