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自由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曹操选人与诸葛瑾选事
2010-8-4 10:56:47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之兄诸葛瑾自告奋勇,前往荆州,为孙权之子向关羽之女求婚,结果关羽勃然大怒,并放言:“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将诸葛瑾逐出荆州。诸葛瑾抱头鼠窜,狼狈而回。这次不成功的提亲活动,不仅使诸葛瑾受尽委屈,也加速了孙、刘联盟的破裂。
  
  其实在历史上,以婚姻为纽带的的政治联姻比比皆是,孙权曾嫁妹于刘备,曹操也以侄女嫁于孙权之弟孙匡。诸葛瑾替孙权向关羽提出联姻,意在使“两家结好,并力破曹”,在当时错综复杂的时局下,也不失为一种暂保荆州稳定的良法。然而,关羽为什么为“勃然大怒”呢?想当初在土山,张辽上山说降关羽,在事关立场和忠义气节的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关羽也逐张辽下山,而为何这次对联姻之事大动肝火呢?两下一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完全是因为这个前来提亲的媒人不合适!
  
  为什么说诸葛瑾不适合前来提亲呢?
  
  第一,他是关羽的同事诸葛亮的哥哥。诸葛亮和关羽虽然同朝为官,同保一主,但关系却十分微妙。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就不悦”;诸葛亮在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以后,虽然网开一面,饶关羽不死,卖了关羽一个极大的人情,关羽似乎也不大买账,两下关系也没有明显改善;对于诸葛亮“联吴抗曹”保荆州的战略措施,关羽虽在表面上顺从,实则也是执行不力。其实在同一集团内,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我们看到的仿佛是和气一团,实际上他们之间会因为政见不同、性格各异、甚至是一些小事上的摩擦而产生隔阂,使看似平和的人际关系的表象之下,实则呈暗流涌动之势。这些隔阂一旦被人为的加入到工作中,就会对这个团体的事业起到很大的影响。历史往往会因为这些小脾气而被改写。《三国演义》中关羽对诸葛瑾说“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实际上我们可以从相反的角度理解,谁叫你是诸葛亮的哥哥,我就不给你好脸色!
  
  第二,诸葛瑾与关羽有利益瓜葛。在提亲之前,孙权曾采用张昭的建议,囚禁诸葛瑾全家老小,逼迫诸葛瑾通过诸葛亮代东吴向刘备讨要荆州,刘备于是写信给关羽,让他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交还于东吴,结果东吴派去与关羽交接的官员全部被连夜逐回,诸葛瑾也受了关羽的气,无果而归。诸葛瑾此时前去提亲,对诸葛瑾自己而言无非是想将功折罪,对东吴而言,还是想讨还荆州,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这在关羽看来,提亲是赤裸裸的交易,毫无诚意可讲,自然也就没有虚与委蛇的必要,赶走媒人,让他们早断了这无聊的念头反而更好。
  
  第三,诸葛瑾不善于外交公关。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的诸葛瑾是一个温厚老实、循规蹈矩的形象,虽然在缓和蜀汉与东吴的关系上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每次都没有什么成效。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诸葛瑾虽然也有才干,但在外交和公关上却缺乏方式方法。孙权用他去向讨要荆州,向关羽提亲,实在是所用非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孙权在识人、用人上与曹操和刘备相比,确也稍逊一筹。
  
  相比诸葛瑾而言,曹操在土山派张辽说降关羽,却有许多可取之处:
  
  第一,张辽和关羽虽各为其主,却惺惺相惜。当初张辽和吕布一起在下坯被曹操所获,张辽不但不肯投降,而且当面辱骂曹操,曹操大怒,“拔剑在手,亲自来杀张辽”,幸得关羽怜其忠义,以性命担保,保得张辽性命。选择这样的人去劝说关羽,让关羽容易从心理上接受。
  
  第二,张辽与关羽没有利益之争。两人各为其主,没有什么利益瓜葛,所提意见在利益色彩相对会少一些,让关羽有考虑、接受的空间。
  
  第三,张辽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相比诸葛瑾而言,张辽在以言动人上很有一套,他对关羽不说曹公如何如何好,也不说是来帮助关公度过此一劫,他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替关羽分析不降有“三罪”,一是“负当年之盟誓”,二是让二位夫人无所依赖,“负却使君依托之重”,三是“成匹夫之勇”,不能成全大义。根据“三罪”提出“三便”,“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如此,既让关羽心里难以权衡之事拨云见日,又提出了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说得视气节大义如生命的关羽竟然也屈节以事曹操。
  
  俗话说:“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我们现在也常说:“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如果你是一个单位负责人,一个企业领导人,用对一个人,对于人生、事业发展,对于企业的壮大,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车能载重,渡水还须船。”作为领导,你首先要善于识人,发掘人才的优点,而后让适合的人去扮演适合的角色,用适合的人去做适合的事,用人所长,人尽其才。反之,则功败垂成。而对于一个想做事的个人来讲,做事光有一腔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在做某一件事情之前,你首先分析自己的优势,晓得自己的斤两,然后根据自己的才能和特长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事去做。不然,你就会好心办坏事,甚至会落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口实。简而言之,对于领导而言,你要选对人;对于个人而言,你要选对事。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