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最好的时光
2012-2-24 10:29:09 来源:上海壹周 我要评论()
理查德·西弗(RichardSeaver),50年代与友人在巴黎合办英语文学杂志《默林》(Merlin),1954年因韩战被召回美国,从军两年。1959年他进入格罗夫出版社(GrovePress)担任编辑,后升至主编。1971年,他转投维京出版社(VikingPress),推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理查德·西弗丛书。此后,他先后出任企鹅集团美国公司的负责人和美国Holt,Rinehart&Winston出版社的社长兼出版人。1989年,他与妻子创办Arcade出版公司,一直经营至2009年因心脏病发去世。在从事图书编辑和出版的半个多世纪里,理查德·西弗致力发掘文坛新的声音,不断挑战审查制度和文化保守主义,向美国读者引进和译介外国作家及作品。《洛杉矶书评》把他与麦克斯维尔·柏金斯(MaxwellPerkins)并称为“天才编辑”,“理查德·西弗之于二战后的先锋文学(avant-garde)相当于麦克斯维尔·柏金斯之于二次战争期间的现代主义。”
晚年,在家人的一再鼓动下,理查德·西弗开始动笔写回忆录,为当代文学史记录下他亲历的一笔。到2009年去世时,他留下900多页的手稿,这些手稿经过妻子珍妮特(Jeannette)的编辑整理,于今年初出版,标题为《暮色中的温柔时光——五十年代的巴黎,六十年代的纽约:一本关于出版黄金年代的回忆录》(TheTenderHourofTwilight,Parisinthe’50s,NewYorkinthe’60s:AMemoirofPublishing’sGoldenAge)。
巴黎的浪漫,左岸发现贝克特
理查德·西弗1926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他12岁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4岁时发生珍珠港事件,17岁,他报名参加美国海军,先后在南卡罗来纳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接受军官培训,1946年,大战结束的第二年,军方决定将这些学生解散,“简言之,我虽然穿了两年军装,但实际并没体验到战火。”1947年,大学毕业后的理查德·西弗面临人生下一步的选择,他渴望出去认识外面的世界。菲茨杰拉德、海明威、亨利·米勒等前辈的传奇,加上昔日同窗杰克·扬格曼(JackYoungerman)对巴黎的大加颂扬,浪漫的法国成了西弗的向往之地。他一边在一所中学教书,一边申请去法国的奖学金。
谁不想去巴黎找寻“流动的飨宴”?可谁想得到,第二年,在前往法国的轮船上,西弗竟然邂逅了海明威的儿子派屈克·海明威(PatrickHemingway)。当西弗向他袒露自己大学四年级的论文写的正是他父亲后,派屈克不仅饶有兴致的读了他的文章,而且还将父亲在古巴的地址告诉西弗,建议他把论文寄给他父亲,“我相信他会喜欢的。”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奇遇!
抵达巴黎后,理查德·西弗住在左岸的圣日耳曼区。一次,在经过午夜出版社(LesEditionsdeMinuit)的办公楼时,他被橱窗里两本书名与封面形成强烈反差的书所吸引,《马洛伊》(Molloy)和《马洛纳正在死去》(MaloneMeurt),“如此爱尔兰风格的标题和作者,用的却是如此法国风的封面”。当时的塞缪尔·贝克特还是文坛一个默默无闻的名字,因书稿屡屡遭拒而失望得放弃母语英语,转用法语创作。最后,西弗走进出版社买了这两本书。读完后,他为贝克特简约幽默的文笔倾倒,从此开始积极推介贝克特的作品。
1952年,当朋友介绍他加入初创的《默林》杂志——一本与《巴黎评论》处于竞争位置的英语文学季刊——时,西弗写了一篇介绍贝克特的长文,刊登在第二期上。几年后,正是这篇文章吸引了格罗夫出版社出版人巴尼·罗塞特(BarneyRosset)的注意,促成贝克特作品英文版在美国的出版。
住在左岸狭小破旧的旅馆,靠给美国报纸写稿和零星的教授英语贴补生活,缺乏经济后援的《默林》每期都面临资金不足的危机,为保证杂志能按时出版而常常自掏腰包,理查德·西弗在巴黎过着波西米亚式的生活。另一方面,围绕编办《默林》杂志,他与作者、出版商、印刷厂主等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在回忆录里,西弗详细生动的记述了这些相识相知的片断。例如,自发表了介绍塞缪尔·贝克特的文章后,西弗辗转联系这位爱尔兰作家,希望在《默林》上刊登他遭出版商拒稿的长篇小说《瓦特》(Watt)的节选,于是有了贝克特雨天亲自登门送稿的意外;为增加《默林》对现实的介入力度,他大胆尝试向已是法国知识界精神领袖的萨特提出请求,准许《默林》翻译转载《现代》(Lestem psmodernes)杂志上的文章,不但获得首肯,萨特还婉转的表示愿意不计报酬;后来,萨特向《默林》推荐怪才作家让·热内,60年代,西弗把热内的戏剧和小说译介到了美国。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位当时或日后大名鼎鼎的作家外,在巴黎期间,西弗还结识了一位特立独行的年轻出版人Maurice Girodias。Girodias的父亲Jack Kahane是巴黎方尖碑出版社(Obelisk Press)的创始人,30年代以出版无人敢碰的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等各类烫手作品而著称。Girodias继承了父亲百无禁忌的作风,在50年代成立奥林匹亚出版社(OlympiaPress),专出版一些不俗的“淫书”(DirtyBook),面向的读者是在本国买不到这些书的英美游客和驻扎在欧洲大陆的数千美军士兵。后来,当西弗进入纽约格罗夫出版社,在美国掀起一轮轮冲击出版禁忌的浪潮时,Girodias成了格罗夫的主要合作伙伴。
纽约的战场,颠覆文坛的冒险
1956年,结束服役、回到纽约的理查德·西弗起先在一家读书俱乐部担任编辑,选编推荐书目。1959年,在巴尼·罗塞特的邀请下,他到格罗夫出版社工作,开启了60年代与罗塞特合作、向美国审查制度发起挑战的大冒险。
格罗夫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激起轩然大波的书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如今回首,也许难以想象,就在半个世纪以前,这本小说仍因含有露骨的情色描写和涉及性的脏话而在英语世界被几乎列为禁书。据理查德·西弗回忆,罗塞特本人并不怎么喜欢这本小说,他真正心仪想出版的是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但《北回归线》的危险更大,因此罗塞特决定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来试水,毕竟当时D.H.劳伦斯已是公认的文学大师,惹上官司的话,胜算会较高。
有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铺路,格罗夫出版社紧接着出版了《北回归线》,虽然联邦级的政府机构如海关、邮局已不再能做出查禁行动,但任何州、市或城镇仍可以提起诉讼,于是,格罗夫面临的的是应接不暇的地方官司。不过这些都没有使格罗夫在反叛的路上却步。既《北回归线》后,格罗夫又相继出版了两本汇集同性恋、暴力、嗑药等更多禁忌题材的小说,威廉·布洛斯的《裸体午餐》(NakedLunch)和JohnRechy的《夜城》(CityofNight)。
格罗夫出版社的勇气不仅止于挑衅文化保守主义的神经。1965年,当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尔克姆·X(MalcolmX)遭暗杀后,本已签下马尔克姆·X自传的Doubleday出版社出于安全考虑而放弃出版该书,格罗夫果断接过版权,使文学史上又多了一部经典。
除了从事编辑出版,理查德·西弗也是一位勤奋的译者,他精通法语,一生翻译了包括萨德侯爵、玛格丽特·杜拉斯、安德烈·布勒东等作家的五十多部作品,其中最惊世骇俗的一本当属《O娘的故事》(Histoired’O),直至2009年去世后,人们才知道原来笔名SabineD’Estree的译者就是西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