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是做人的第一美德。3·15倡导诚信,在面对人才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无论是求职者、还是招聘企业,都面临着诚信问题。不讲诚信的求职者,拿着假学历,假文凭,伪造虚假工作经验求职,一旦被用人单位发现遭到弃用,伤害的是自己。不讲诚信的招聘企业,制定用工霸王条款,制造性别歧视,设置虚假招聘陷阱,破坏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最终伤害的还是企业自身,限制其长足发展。
诚信缺失
求职者难寻工作
适逢招聘旺季,许多招聘企业表示“注水”简历的泛滥让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更为谨慎。“在一场招聘会中,收到的近百份简历,几乎个个都称自己做过学生会干部。”一家大型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注水”简历的现象较为普遍,除了应届毕业生以外,一些有经验的高管也会把自己的工作经历修饰得尽量完美,简历多多少少都存在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问题。
一家民营企业的招聘专员王洁说:“一纸简历并不能体现一个求职者的综合素质,现在的求职者存在太多的侥幸心理,在面试环节,有经验的面试官从交流中就能看出求职者的能力和素质,即使逃过面试官的‘法眼’进入公司,能力不足,也将面临着解聘的风险。”
人力资源顾问Summer表示,现在许多企业决定对求职者进行录用,一般会通过多种渠道核查简历的真实性,倘若发现求职者所注明的内容不实,求职者的诚信就会大打折扣,求职者也可能失去宝贵的工作机会。
“注水”简历背离诚信
应届毕业生小王告诉记者:“谁的简历没有水分呢,只是多少罢了!”周围的同学都在忙活为自己的简历“加料”,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一位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说:“暑假,我在一家广告公司实习了一个月,但要在简历上写实习半年,这样招聘单位会觉得你很好地兼顾了学业和社会实践。”他表示,这样写简历也是有一定的风险,在面试时要会自圆其说,一旦被发现,会很尴尬。还有一些同学不仅修改简历,东拼西凑地拿着别人的优秀作品冒充自己的习作浑水摸鱼。
大学生的求职简历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一部分是学校、学历、学位,较难“注水”;而另一部分则是社会实践经验、实习经历等,逐渐成为“注水”的区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毕业生抱着“随大流”、“试一试”的心理,虽然知道“注水”违背诚信,但为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谋到一份好工作,也只好兵行险招。
其实,对于企业来说,更欢迎诚实的求职者。台湾“半导体之父”——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曾说过,诚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特质,如果让他选择求职者,他一定选择有诚信的人。因为个性诚实、耿直且积极努力的人,工作绩效自然出色。
留心招聘陷阱拒绝失信招聘
“我投了50多份简历,回复的只有10多家,其他的毫无音讯。有一次打电话过去询问,公司说招聘信息是过期的,已经招过人了,有的干脆就联系不上。”应届毕业生小李告诉记者,网上海量的信息,还得靠自己去甄别。她曾向一家招聘网站投过简历后,很快就得到答复,说她的条件适合被录取,但公司要求她寄去200元职业培训费,最后她发现这家公司并不存在。
在求职中,机械专业的小丽感触颇多,“找到称心的工作难,找到称心的企业更难。我看中的企业根本不招女生,成绩好也没用。”
还有一些求职者,在不了解招聘企业的情况下盲目应聘。业内人士提醒广大求职者注意求职陷阱:一是不通过正规的渠道招聘;二是要求应聘者交纳“保证金”等费用;三是要求应聘者介绍他人加盟;四是不签订就业协议书;五是不将承诺写入合同;六是窃取应聘者的私人资料或作品;七是招聘单位“无限期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