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前培训为就业添火候
为了提升毕业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我省各高校均开展了不同的职前培训。据了解,云南师范大学早在多年前就通过远程见习、基层换岗、开设就业前培训课等多种
形式加强学生职前培训,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职前培训的成效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远程见习让学生有机会向名师学习
据云南师范大学就业处唐瑛处长介绍,为了使学生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学校在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方面花了很大工夫。“我们近2/3的学生专业是师范类,他们要求掌握的其实也就是教学技能,学校根据国家的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不断加大各
种形式的实践实训。”据了解,云南师范大学除了让学生到就业见习基地进行实践,聘请中学优秀教师为学生传授教学经验,还开展了远程见习的新模式,让学生不受距离限制向名师学习,降低了学生的实习成本。
开设就业前培训课提升学生就业素质
在云南师范大学,学校不定期会举行就业讲座,就业形势剖析、求职面试技巧及职业规划等知识都能够系统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老师会通过QQ群、短信等方式和我们交流就业信息,这样的渠道很方便而且来源可靠,对我们学生来讲是很实用的。”来自财政学专业的毕业生小李表示,学校的一系列就业讲座为他们提供了清晰的就业思路,少走了许多弯路。
技工院校:专门培养岗位需求的人才
云南省技师学院现有11460多名学生,7个院系40多个专业,今年校本部1700多名技校毕业生,通过学校推荐就业之后,就业率达到98%。学院分管就业工作的副院长谭文东介绍,技工院校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从办学思路来说更倾向就业培训。如果说人才结构是个金字塔,从基层到管理,人才需求逐级递减。而技工学校培养的是金字塔底部的人才,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大,正因此就业也成为了学校的优势。
办学更倾向职业技能培养
“技工院校是根据企业需要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课程,并利用企业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通过开放式办学、订单式的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谭文东表示,与高校不同的是,目前学校7个院系40多个专业除了必要的文化理论课外,实际操作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大。而技工院校对人才培养的目的性较强,从学生进入学校基本就决定了以后所从事的职业,学校也就围绕这个职业进行专门的培养。因此,学生在学校进行了一些“热身”之后,很快能够学以致用,比较符合企业“拿来就能用”的选人标准。
助学生树立就业心态
今年就要毕业的小王,是云南技师学院的学生。小王认为,除了技能外,技工院校的学生都有一个比较一致的心态:“技工院校的学习是保证以后的就业,毕业后我们就要到企业的一线工作,而未来的提升则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多方面的因素。”技工院校生从进入学校起就有了职业规划,因为起点较低,他们的期待感也比较切合实际,大多都愿意从基层做起。
“从走出校园的学生到社会职场人的转变,学生需要一个学习和培训的过程,需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心态。刚刚走出校园,对社会不了解,突然要从学生转变为职场人,心理和学识方面都需要再充实。学生就业之后,是一个再学习和再培训的过程,最终才能达到择业和创业的条件,这样的心态也避免了择业和创业的盲目性。”谭文东表示。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也借鉴了国外的教学经验。国外职校大多采取小班教学,除了强调动手能力外,也很重视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专业能力,就是指学生在某一领域的技能水平。而关键能力则包含了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的各种能力,这些都是学生走入社会后最急需的社会技能。谭文东介绍,目前学校引进了《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课程分不同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沟通交际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并通过考试取得相关资格认证。“综合能力的培养,逐渐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技能培训,更加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让人才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谭文东表示,除此之外,职业道德作为核心的教育,也关系着学生就业的稳定性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学校也特别重视分享学生的劳动感受、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正确劳动态度,多方面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也是为什么企业觉得技工院校生比较吃苦耐劳,就业态度端正的主要原因。
基层换岗开放1000多互教互学名额
云南师范大学每年都会有1000多学生参与到国家国培计划的顶岗项目,到云南各基层中小学与当地教师置换岗位学习实训。由于顶岗要求时长要在3个月以上,因此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基层,对岗位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教学技能的提升也很明
显。为了满足优质教育市场的需求,云南师范大学对优秀毕业生实行名师名校传帮带,将他们培养为师范类求职者中出类拔萃的一群。除了学校的整体支持,各个学院结合具体特点,也想出了一些应对的办法,近年来用人单位反馈越来越好。
难点
招聘单位看重主动学习能力“两厢情愿”不容易
6月21日,由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动开展的“千企万岗”招聘活动走进了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约有300家用人单位提供了应聘岗位。据了解,面对今年空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以往企业招不到人,就业者找不到满意岗位的问题,提高就业协议的达成率,“千企万岗”系列招聘活动将做到“分专业、分层次”展开,比如针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开展专场招聘会,并做到送岗位、送信息进校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最大便捷。
“来投简历的学生不多,到现在我们也就收到七、八份,因为还没有进一步的面试,所以对他们的情况还不是十分了解。但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们最看重的,也希望我们招聘的大学生能把这种能力带到以后的工作当中。”来自启航培训学校的招聘人员说道。而与用人单位的“积极”相比,大学生们却不那么着急,来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几位同学在招聘会现场扫视了一圈便准备离开,问及是否有中意的岗位,他们却摇头说,“招聘会多的是,又不是急着今天就要定,再看看吧,也许好的在后面。”
难点
学生家长对技工院校有误解就业率高招生是个问题
尽管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技工院校的就业率仍旧不断创造着奇迹,但对于技工院校而言,也有着自己的难处。技工院校培养的是金字塔底端的人才,强调基础性和动手能力,岗位需求也比较大,但现在的家长和孩子却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过于看重学历,无形中引导孩子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而盲目向往轻松、收入高的职业。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一些岗位无人问津,而部分岗位挤破头。对于技工院校而言,即便就业率居高不下,但招生一直是难题。就今年学生毕业后发展的情况来看,尽管最初的就业是在基层岗位,但很大一部分学生都进行了返校再学习,提升自己职业能力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职业晋级,自己创业的也不在少数。只要能够摆正心态,踏实进取,在基层岗位锻炼后,技工院校生的职业生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以获得较好的职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