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对专制的屈服
2011-8-6 11:15:36 来源:陈庆之 我要评论()
宋人秦少游,有歌子这样唱到“七夕节”,名曰《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好一对神话中的“小冤家”,他们的相会,只能是在极具浪漫色彩的“鹊桥”之上,且是一年一度的。中国的神话、或是传说,归根结蒂,都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政治之基础上的,即便是爱情神话,也深深地烙上了专制主义的痕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专制主义之下,无力反抗的“自我安慰”罢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应是在朝朝暮暮。为何不在朝朝暮暮?因为专制主义之下,它压抑人性,它用“银河”阻隔两情相悦的御下之民,一切情感、伦理、生活都必须是屈服在专制主义之下。
这对可怜的小冤家,一个说是王母的心肝,一个是可怜的农民工。机缘巧合,他们相爱并生儿育女组织了家庭。然一切专制主义之下的民众是没有自由的,他们的结合显然无视了王母这一专制主义寡头的存在,于是悲剧发生了。织女被“跨省”追捕,捕获后送往天庭做惩戒性劳改——织锦,牛郎同志认为自己的老婆是无辜的,于是背着“老牛皮”带上娃孩到天庭上访。这还了得,愤怒的王母拔下发钗,手中的权力立刻化为一道银河,将这对小冤家阻隔,把人家骨肉分离。
面对专制主义的跋扈,专制主义之下苟活的人只能选择承受,这也即是中国的专制主义能延续上千年的原因罢!太多的人如牛郎织女般的敢怒不敢言,幻想着妥协或是得过且过,甚至幻想着专制主义有一天能幡然悔悟,改过自新。王母是一个“究极”的混蛋,却没有人敢起来反抗她,因为专制主义不但掌握着武力,她还掌握着话语权,她能将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她善用一切政治手段愚弄民众,维护统治,她用伦理、道德、甚至严峻法律压迫一切治下之民,她给他们洗脑,她用“划空成河”的手段威慑一切敢于反抗的人。
失去了反抗勇气的人只能类如牛郎、织女,他们选择承受。他们明知道强加在他们头上的惩罚是“混账逻辑”,但“老实本分”的混蛋思维告诉他们,慢慢熬吧,终于有一天能等到“专制主义者”大发慈悲、甚至自我终结。他们等到了“专制主义者”的大发慈悲,每年的7月初7,他们可以相会一次,在不怎么稳当的鹊桥之上。于是他们便感恩戴德了,织女的“惩罚性劳改”可能会更卖力、而牛郎也会为自己的“上访行为”流下悔改的泪水。而“专制主义”在364天的淫威和1天的慈悲中延续下去,百年、千年,直至“专制主义”的躯壳已经宣告死亡,而“专制主义”的鬼魅却依旧苟延残喘着。
于是,7月初7成了一个纪念日,纪念曾经的反抗者对于“专制主义”的屈服,延续至今。
末了,“专制主义”不可怕,可怕的是专制主义之下,那些民众的“惰性”,“逆来顺受”绝非美德,它是“专制主义者”最完美的帮凶,神话中如此,现实生活中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