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有政府的城市
2011-12-9 13:51:35 来源:纽约时报 我要评论()
没有什么事情比造访一个不被政府管辖的地方,更有助你阐明对于政府角色的看法了。
我曾在巴基斯坦的大城市卡拉奇访问一个正在施工的地方。一个人在一块不属于他自己的土地上建筑了一所混凝土小房子。日常用电来自于非法挂接到最近的电缆。饮用水不是通过自来水管道,而是通过运货车。孩子们告诉我他们从来没有上过学。最接近法治的是警务人员,他们收集受贿而假装这些地方不存在。
数以百万计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居住的地方就像这样,没有安全保障,没有基础设施或是国家提供的切实保障。这些三不管地带现象已经在许多城市蔓延,也导致这些城市人口激增。它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口增长的结果,而是管治失败的后果。
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们也不是贫穷导致的后果。社会的日益繁荣加速了它们的成长。数百人迁徙到城市,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工作、学校和医疗服务。这样的考量是合理的——不断发展的城市与全球经济紧密相连,随着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这些城市就创造出自己的机会。
麻烦的是,巨大的人口压力让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难以为继,即使是在中国和印度这种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里,亦是如此。
在纽约,曾经也有三不管地带。随着几十年来对基础设施,教育和治安的投入也慢慢解决了这个城市问题。今天那些迅速发展的城市所面临的挑战甚至更为严峻。
卡拉奇,巴基斯坦是最大的都会城市,自1947年国家宣布独立以来,发展飞速。从当初的40万人口到现在的1300万人口,现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卡拉奇的三不管地带,并不是由哪个单一的政治意识形态造就成的。相反,几十年来以来他们被麻痹的政府搞成现在这般模样。国家领导人违背了社会主义而走向资本主义,从民主走向独裁。他们提出了很大的计划,然后失去了兴趣,失去工作岗位,而来自美国的援助来了又去了。
1958年,阿尤布·汗通过一场军事政变,控制了巴基斯坦。因为害怕发生暴动,他首先将部分民众转移到卡拉奇中心以外的非正式居民区———那里条件恶劣,人们大多都是居住在棚屋或是帐篷。
在美国的援助下,独裁者带来了康斯坦丁·陶克西亚迪斯,后来世界城市规划中的佼佼者。他在不断扩张着的新郊区里,沿着大路设计了保障性住房,以解决了五十万人口的居住问题——相当于几乎将整个华盛顿的人口迁移到城外的一个新的位置上去。
1959年,在建设期间,艾森豪威尔总统曾经出访巴基斯坦并搭乘直升机飞越一个名为Korangi的新郊区,地面上的孩子们站成纵队,高喊着:“我爱你,艾克。”。
巴基斯坦政府很快将发展重心转移到其它项目,接着这个郊区的建设计划也就没有下文了。新郊区居民建设未经授权的房子就像在市内被政府驱逐的茅舍一样。
今天,在卡拉奇附近的非正式居住区已成为一个行业,蔓延数百平方英里。在政府中有门路的开放商占据了一片片归属政府的土地,并将其细分为很多住宅用地——每年10万。
有些是宽敞的南亚风情独栋别墅。大部分是小排屋,贫穷的居民自己挖排污管道和偷盗用电。警方已经搞出了个一个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态度的回报标准。在2010年,每手的贿赂金额是5000卢比,折合为57美元。
然而,把房地产市场置于法律之外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后果。贪婪和情绪在高位运行。土地战争助长了卡拉奇政党间的枪战——枪战对居民造成的伤害比恐怖主义更严重。
暴力瓦解了政府在一些地区的少数服务体系。今年10月我参观了一间空置的学校,从黑板上文字显示了从5月31日起这间学校就没有老师了。由于老师都是来自社区以外的地方,当地发生的枪火,让老师们在往返于学校与家里时冒着很大的风险。
走过堆放着尘土飞扬的办公桌,和住在附近想上学的小男生聊天,让你意识到生活简单的价值所在:社会稳定,保持基本的法律和秩序的管治。
当政府转向不切实际的计划、意识形态冲突或者开始腐化堕落时,他们让自己变得毫无关系。就像一名卡拉奇商人哈吉所说的“我们巴基斯坦不是一个贫穷的国家,但是我们的执政能力确实有够差劲的。”
不断增加的财富,使一些人免受倒塌的城市基础设施之苦。在卡拉奇,一些富人已经自己聘请安保人员,或购买发电机以应对日常停电。但这并不能简单的抵挡住公共部门受腐蚀的影响。
去年,我去卡拉奇寻找那个上世纪50年代的郊区——当年一群孩子就是站在那里仰望艾森豪威尔总统乘坐的直升机。
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我找到了在Korangi区的一处最原始的保障性住房,和当时入住的第一名原居民老太太。当年宽敞的街道现在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过。在此地居住很久的居民告诉我这些年他们已经建了更大的新房子了。一所有红砖,窗台和阳台两层房子。
居民为了使得房子有更大的空间,将面向街道的墙拆掉,向前扩建。这就造成:居民说道路越来越窄,垃圾被随意丢弃在街上,刮大风的时候,附近的排水渠被堵塞,房子就容易被淹。沉淀物已经积累了很多。
当地居民说,老太太房子的地板,在1950年代时是在地上的,但现在地板是在两英尺以下。老太太在她家门前堆放石头以形成一小堤坝,希望在雨季时抵御入屋的雨水。居民们当然会把新房子建在更高的地势,但他们说街道仍在不断向上攀。
后来,我想起了古老的城市巴比伦和巴基斯坦北部被毁的城市锡尔开普。导游带我去参观了那里的一个洞,这个洞被挖了很深,考古学家从这个洞发现的残存建筑物早已荡然无存孔。
那座城市历经数百年,经历了从崛起、衰落直至消失的过程。我好奇的是,它是否是因为未能关注公众利益(清洗排水管道,清理垃圾,尊重法律)而遭此劫难的。我也想知道卡拉奇正在经历的,是不是那个曾经把这座古城长埋于地下的过程之高速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