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推荐 >> 特别推荐 >> 自由区 >> 列表 >> 正文
孤独星球还是左派星球
2012-9-5 10:52:31    来源:译言精选    我要评论(
  作者:满仓
  
  1933年,当约瑟夫•斯大林正在忙于清除异己、培养恐怖的个人崇拜时,纽约一家左派杂志《国家杂志》向有兴趣到莫斯科旅行的读者建议,苏联国际旅行社的导游“是非常有趣、年轻漂亮、不戴帽子的女性”,他们擅于转化资本主义媒体所散播的那些具有误导性的信息。尽管这些不戴帽子的俄共导游只会带游客到有限的景点——处于大饥荒中的乌克兰不再其内,但他们有能力从前克格勃特工那里得到“特别批准”。《国家杂志》说克格勃“完全不是一群恐怖执法者,而是一个能力极强、充满智慧的组织,总是乐于帮助游客。”
  
  赫鲁晓夫在1956年的秘密讲话中揭露了斯大林的罪行,在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依然有大量的旅游者在失败的乌托邦、集体样板农场和劳改营中徜徉。冷战期间,这类意识形态旅游业似乎是唯一发展迅速的领域。古巴甘蔗种植园中挤满了来度假的欧洲和美国游客,但是却没有市场专业人士到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统治下的智利,去见证养老金私有化,或对其市场自由化进程大加赞赏。匈牙利裔美国学者PaulHollander指出,即使在苏联的最后阶段,一些公司依然提供到古巴、越南、格林纳达和尼加拉瓜的教育出访活动。1989年柏林墙倒塌,1991年苏联解体,多年后意识形态领域的死硬分子还可以参加昂贵的“现实旅行团”,来到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古巴和雨果•查韦斯的委内瑞拉。
  
  如今,年轻一代在互联网上安排自己的旅程,避开了旅行团和专业的导游。因此,对旅行者进行政治教育的责任就落在了一些旅游手册的身上,比如《孤独星球》和《观光指南》。它们都提供一些《孤独星球》称其为“诚实客观”的建议,在秘鲁什么地方可以找到上好的皮斯科白兰地、柬埔寨的海滨天堂等等。还有详细、富有争议的文字描述其政治历史和国家文化,供旅行者参阅。
  
  《孤独星球》起源于1975年,英国嬉皮士夫妻组合Maureen和TonyWheeler编写并出版了一本东南亚的廉价旅行手册。英国人MarkEllingham发现当时市场上的旅行手册对目的地“政治和当代生活”的描述太少了,因此在1982年建立了《观光指南》。两家公司的运作都极为成功。《观光指南》在过去25年中卖出了3000万本书,它已经从一个旅行手册出版商变成一个全球商业帝国,不但制作电视片、音乐,还拥有数十个其它的名头(比如“阴谋理论观光指南”)。2010年,已经全资归属BBC的《孤独星球》卖出了它第一亿本图书,它也涉足电视、广播和杂志领域。
  
  这两个旅行手册商业帝国都让其创办者成为巨富,《孤独星球》被收购的价格是1亿美元,这还让其创办者后悔不已。《孤独星球》的Wheeler说他在旅行时有负罪感,因为航空产业加速了全球变暖。出版《观光指南:气候变化》的Ellingham说,他“必须要鼓励旅游者更少地出行”。他们这些富人,在一项严重伤害地球的产业中攫取了大量的金钱,但是他们自由的政治态度也不甘落后。
  
  要评判他们提供给新一代旅行者们的政治教育质量,应该先看一看他们出版的一些不那么民主的国家旅行手册,比如古巴、伊朗、朝鲜和叙利亚。
  
  他们在描述这些问题时有一个通用的模版:先是表面认可这个国家缺乏民主和自由,然后大肆宣扬道德,采取各种勉为其难的方式试图证明其独裁体制和邪恶暴行的合理性,同时严厉攻击美国的外交政策,说它造成了这些国家戒备、敏感、不顾一切的行为方式。自始至终,介绍中不断重复经济落后是一种文化因素,甚至还对其拒绝全球化和美国霸权的行为推崇备至。手册中推荐的酒店或许有些用处,但其中充满了历史修正主义、硬伤、东方学和变态的自我厌恶。
  
  例如,《孤独星球:利比亚》(在近期不愉快的事件发生前出版)的读者会看到,利比亚残暴的独裁者卡扎菲似乎被诬陷为泛美103航班爆炸案的罪魁祸首。这本书中写道:“最可信的一个结论是,伊朗下令执行这次恐怖行动,以报复伊朗航空公司空中客机在1988年7月3日被美国军舰在波斯湾击落的事件。”卡扎菲被描绘成一个遭到误会的可怜虫(“卡扎菲上校执政时期永恒的主题是渴望与其它国家联合,但结果一无所获”)、被西方政府无礼诽谤的人(“普通利比亚人民〔在国际制裁下〕痛苦地生活,国际社会粗暴拒绝了利比亚多次提出把洛克比空难犯罪嫌疑人公开审判的建议”),以及媒体不公正报道的受害者(“西方记者总是找机会鄙视卡扎菲统治下利比亚的反常表现,把〔他的保镖〕称为‘亚马逊女战士’”)。
  
  在质疑中受益的不仅仅是这个怪异的上校。媒体曾经告诉你,罩袍是政府压迫女性的工具,对吗?对塔利班充满怀念感情的《孤独星球:阿富汗》说:“罩袍可以被视为一种增强主动性和确保安全的工具,这种微妙之处经常被外部世界所忽略。认为一个穿着罩袍的女性没有权利,需要被解放,是一个幼稚的想法。”
  
  西方媒体同样让我们误解了伊朗。《孤独星球:伊朗》向所有旅行者保证,伊斯兰共和国和“99%的伊朗人,以及艾哈迈德内贾德总统个人”不希望与以色列发生核冲突。实际上,众人的确不要关注甚嚣尘上的核武器问题,因为“很难证明”伊朗所声称的其核浓缩项目仅仅出于和平的目的。
  
  西方对古巴的误读也是火力的集中点,一批新出现的左派旅游手册在这一点上同样令人失望。例如《古巴观光指南》甚至盛赞卡斯特罗政权所奉行的严厉的监察制度,用说教的口气说它“可以营造出(在政府看来)对社会有价值的内容,而不是以高收视率和商业成功为目的的产物”。旅游手册说,你可以看到一些异见者的博客,比如Yoani Sánchez。但是要小心,反政府人士“既多疑又狠毒”,他们“在评论古巴生活细节时柔情无限,但无礼谩骂政府时嘴脸丑恶”。
  
  我们对古巴臭名昭著的保卫革命委员会(CDR)显然也理解有误,这个类似史塔西(译者注:东德国家安全部)的组织网罗邻里间的告密者,监控并告发像Sánchez那样的异见分子。《孤独星球:古巴》欣喜地向游客保证,这实际上是一个善意的民间组织,CDR“作为一个邻里相互守望的组织,最初成立于1960年,为革命积聚民间力量。它目前在医疗、教育、社会、废品回收和自愿劳动项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为什么要对世界上最暗无天日的政权曲意逢迎?在这些旅行手册的编写者,以及盲目的购买者看来,海外旅行目的地选择最重要的标准是“真实”,也就是那些尚未遭到丑陋的西方公司和国际大品牌污染的地方,这些国际社会边缘国家是唯一具备这种特色的国家。《孤独星球》称赞古巴是“一个没有俗气广告的国家,在迅速国际化的大环境中,一度消失的商品都可以在那里找到”。实际上,独裁制度保护其居民免受重商主义的戕害,而这恰恰是其它国家所狂热追求的:
  
  “古巴完全没有遭到麦当劳、麦当娜等国际企业文化的侵蚀,它保持着令人耳目一新的生活状态。它似乎是指引全球未来的灯塔——全民教育、医疗和住房难道不是全世界人民的所期望、需求和应得的权利吗?”
  
  《孤独星球:古巴》作者Brendan Sainsbury在一本颇富声望的英国环境杂志《生态学家》中说,古巴的赤贫中蕴含着某种纯粹:
  
  “那些病态、超重、身体机能紊乱的西方人从百忧解和垃圾食品中脱离出来,享受两个星期的休假,而他们身边的古巴人不仅仅是在散步。他们像是在滑行,在有节奏地漫步,就像舞蹈演员跟随伦巴的鼓点摇动臀部,在老旧的街道上翩翩起舞。或许秘密就在于食品限量发放。”
  
  似乎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东方学观点认为,在古巴和阿富汗这样的国家中,民众自己选择拒绝全球化和商业化。在事不关己的西方人看来,贫穷是在资本主义淫威下得以幸存的、令人羡慕的一种状态。Sainsbury说古巴的食品是“有机的”,并且称赞卡斯特罗兄弟“明智的远见形成了这种保护生态的政策,包括营养循环、土壤和水质管理,以及规划土地使用。”可怜的定量食品和在哈瓦那街道上行驶过的50年代汽车,既不代表这个国家的真实状况,也并非西方人对“手工制品”狂热追求的对象,当然,也并不代表失败的经济政策。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好像苏丹女性的割礼。
  
  与此同时,一些已经开始市场化改革并且获得经济增长的前极权国家,经常被旅行手册的编辑斥责,说他们背叛了自己的革命理念。尤其是在亚洲,旅客越来越难获得所谓真实性的旅游体验。《观光指南:越南》的作者Ron Emmons几年前在“观光指南”的网站上,表达了自己对河内逐渐消失的共产主义经济力量的失望,感叹他“对越南的第一印象是一辆公交车侧面的广告画——百事可乐喷涌而出的图案。越南几个世纪以来与陆地、海上和空中的入侵者斗争,现在终于屈服于西方的影响力了。”
  
  更令人吃惊的是,与世隔绝的朝鲜也有一本旅游手册,游客旅行时,代表朝鲜政府的监督人会全程陪伴其左右。《孤独星球》在韩国版本中有一小部分对这个隐居王国的描述,其中对朝鲜已故领导人金正日(他时不时地宣称要用“火海”吞并首尔)的评价是“务实、欢迎各方面的改变”。唯一提供英文朝鲜旅行手册的英国出版商Bradt,充满感情地把荒凉、灰色的平壤称为“一座在亚洲无与伦比的城市”:
  
  “在阳光下,街道和广场纤尘不染,令人炫目……据报道,平壤人均绿地面积为58平米,是联合国规定的4倍。到了春天,平壤的山上满是绿色。”
  
  对于朝鲜让其数百万居民忍饥挨饿地研制核武器的问题,Bradt也有与众不同的观点:“西方媒体的论调是,好斗的独裁政府一心一意要制造核武器,用来和西方争取更多的援助。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朝鲜正在遭到百万吨级核武器的威胁,根本无和平可言。”按Bradt的话来说,无论怎样也不值得我们过度担心,因为“有关铀浓缩的质控”更像是头脑发热的美国人的猜测,来自于“炮制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情报”的同一帮人。
  
  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孤独星球》和《观光指南》所聘请的旅行手册编辑并不是“清道夫”,他们来到一个国家,按指示熟悉当地的文化,汇报他们的感悟。但他们可不是专业旅行者,也没有对执行任务的目的地产生感情。(或许要除Thomas Kohnstamm之外,这个人在2008年承认,他写作《孤独星球:哥伦比亚》时,还根本没有去过这个国家。他当时在与“哥伦比亚大使馆一位实习生”约会。)这些愚蠢的家伙被赋予至高无上的权力,来原宥他们所钟爱的事情,痛斥他们憎恨的事情。《观光指南》盛赞古巴的医疗制度,对哈瓦那的极权政府不置可否。它毫不犹豫地说美国文化是“鲁莽的心态、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和一度让美国陷入疯狂的宗教信仰组合”。如果不是其潜在的危险因素,我们简直可以说这种条件反射式的左派观点颇为诱人。
  
  毕竟,游客除了欣赏当地的风景之外,还会在那里大笔花钱。《孤独星球》有缅甸的版本,这个国家在四十年的时间里在军阀的统治下苦苦挣扎,统治者囚禁了数千名异见者,还让数百万人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08年,代表6百万工人的英国工会联盟威胁要抵制《孤独星球》,要求其收回缅甸版本。据工会联盟声称,这本书鼓励游客前往,传达出“认可残暴军事政权的强烈信号”。《孤独星球》指出,这本手册已经说明,很多旅游景点是由被强制的劳工开发出来的,以及“有活动人士声称旅游消费会直接帮助政府采取压制行动”。但它拒绝收回这本手册。缅甸的军阀目前已经放松了对权力的掌控,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素季也在鼓励游客到访缅甸,因此,曾经在2008年说感觉到出版缅甸版本是一个错误的《观光指南》,正在重新思考它的立场。
  
  像古巴、伊朗和朝鲜等国家旅行手册所存在的问题,不在于他们鼓励人们到这些流氓政权的国家去旅游(美国到古巴的旅游禁令和朝鲜旅游业奄奄一息的现状,对于推翻这些政权没有任何帮助),而在于它们一直告诉旅行者这些国家错误的现状。解决方法也不是停止去那里旅游,而是明智地前往,不要把极度贫困误认为是文化真实性的体现,也不要把独裁和勇敢地拒绝全球化趋势混淆。
  
  因此,到古巴去吧,试着去申请朝鲜的签证吧,到德黑兰去参观美国前大使馆吧。只是要记得在去之前把《孤独星球》和《观光指南》丢到垃圾箱里。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