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推荐 >> 特别推荐 >> 自由区 >> 列表 >> 正文
还有什么不能用钱买?
2012-10-16 10:20:35    来源:《金钱买不到什么》    我要评论(
  作者:迈克尔·桑德尔
  
  有些东西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但在今日,已经不多了。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出售,举例:
  
  ★一个升级监房:一晚90美元。在加州圣安娜和其他一些城市,非暴力罪犯可以付钱要一个干净监房,不受其他没付钱的囚犯骚扰。
  
  ★一个人驾车行驶共乘车道(carpoollane):8美元。明尼阿波利斯、圣地亚哥、休斯顿、西雅图和其他城市,为求减轻交通挤塞,让独行的司机驶入共乘车道,价钱随交通情况而变。
  
  ★一位印度妈妈的代孕服务:8000美元。西方夫妇寻找代母的工作逐渐外包到印度。价格折合是美国三分之一。
  
  ★准许射杀濒临绝种的黑犀牛:25万美元。南非开始让一些牧场主人向猎人出售许可,杀死数量有限的黑犀牛,为牧场主人提供经济动力,加强保护濒危物种。
  
  ★你医生的手机号码:每年1500美元以上。愈来愈多“礼宾员”式的医生提供电话联络和即日预约,有意的病人每年付须费1500到25000美元。
  
  ★准许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到大气:10.5美元。欧盟推行碳排放市场,容许公司购买,出售污染的许可。
  
  ★移民到美国:50万美元。投资50万美元并在失业率高的地区创立提供少10份全职工作的外国人,就有资格得到绿卡,获许永久居留。
  
  不是所有人都有力购买以上东西。但如今有很多新途径赚钱。如果你想挣些闲钱,以下是一些新奇的机会:
  
  ★出售你额头的空间出示商业广告:1万美元。一个犹他州的单亲母亲为筹措儿子学费,收取网上赌场1万元,刻下赌场网址的永久纹身在额头上。短暂的纹身报酬较少。
  
  ★为药厂的药品安全试验充当小白鼠:7500美元。价钱可高可低,取决于测试药物作用的过程有多大危害,服用时会多不适。
  
  ★为私营的军事承办商在索马里或阿富汗战斗:每日1000美元以上。薪金会因资历、经验、国籍而异。
  
  ★在国会山通宵排队,为欲参加国会听证的说客占位置:1小时15-20美元。说客付钱给排队公司,后者雇佣露宿者或其他人排队。
  
  ★如果你是达拉斯一所不优秀学校的二年级生,看一本书可以得到:2美元。学校为鼓励阅读,学生每看一本书便给钱。
  
  我们活在一个几乎什么都可以买卖的时代。过去30年,市场——还有市场价值——开始前所未有地主宰我们的生活。我们未经深思熟虑而选择到此田地。市场几乎是凌驾我们。
  
  冷战结束后,市场和市场思想,理所当然享有无可与抗的地位。没有任何组织生产和分配物品的机制,可以堪比市场缔造财富与繁荣。然而当世界愈来愈多国家拥抱市场制度去运作经济,其他事随之而来。市场价值在社会交往中担当越来越重的角色,经济则成为其帝国般的领域。如今买卖的逻辑不仅适用于物质商品,更进而掌管我们整个生活。
  
  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日子,就是陶醉于市场信仰和放宽规管的时代——市场必胜的时代。它始于1980年代初,罗纳德·里根和玛格丽特·撒切尔宣扬他们的信念,市场而非政府,才是繁荣和自由的关键。随后到1990年代,则是亲市场的自由派,比尔·克林顿和和托尼·布莱尔,他俩倾向中庸,但巩固了由市场主决来实现公共利益的信念。
  
  如今,信仰受到质疑。金融危机带来的质疑,不只是市场有效分配风险的能力,还提醒我们,市场已超然于道德之外,而我们需要将两者重新联系起来。但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怎样做,却不甚了然。
  
  有些人说,道德败坏是由于市场至上主义以贪婪为核心,以致不负责任的冒险。根据这种看法,解决之道是限制贪念,要求银行家和华尔街的总裁有更强的正义感和责任心。并制定更加合理的规范,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此说顶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疑贪婪在金融危机中扮演角色,但有更重大的要害。过去30年间最为致命的放任,不是由于贪念增加,而是市场和市场价值的势力,覆盖我们过去不受市场规管的生活。为了与其抗衡,除了狠批贪婪之外还要做更多,我们必须开展一场公共辩论,界定什么地方属于市场,什么地方不属于。
  
  举例,想想牟利的学校、医院、监狱愈来愈多,还外包战争给私营军事承办商(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私营承办商的人数超越美军)。想想政府的警力遭私营的保安公司蚕食——特别是英美,私人警卫已几近政府警员的两倍。
  
  再想想药厂积极传销,直接卖处方药物给顾客。世界其他国家多会禁止,却在美国大行其道(如果你看过晚间新闻的商业广告,你可能想不到,世界最大的健康问题不是疟疾、河盲症、昏睡病,而是勃起功能障碍在肆虐)。
  
  想想商业广告进入公立学校,由巴士到走廊到食堂;出售公园和公众空间的“命名权”;传媒的新闻与广告界线模糊,报章杂志为挣扎求存,情况恐怕会愈趋严重;市场买卖“定制”精子、卵子协助生育;国家与公司买卖污染的许可;美国选举的竞选资金几近买卖选举。
  
  运用市场去调配卫生、教育、治安、国防、司法、环保、休闲、生育乃至其他社会资源,在30年前大多闻所未闻。如今我们大多接受。
  
  为什么我们要担心社会走向一切均可出售?
  
  原因有二:一是不公,二是腐败。先考虑不公。在一个什么都可以出卖的社会,生活再难有尊严。越来越多东西可以用钱买到,贫富会衍生种种问题。如果金钱唯一好处,是可以买游艇、跑车和梦想假期,收入和财富的不公会比现今小。但当金钱可以买愈来愈多东西,由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差距会越来越大。
  
  忧虑一切都可以出售的第二个原因较难解释。无关不均与平等,而在于市场腐败的趋向。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标价,会使之败坏。因为市场不仅在分配资源,它更表示和提倡东西都可以交易的态度。给读书的小孩钱,或能使他们读更多书,但也可能使他们视读书为苦差,而本身并不带来满足。聘请外国雇佣兵作战,或保存我国公民的性命,却也可能损害公民的意义。
  
  经济学家经常假设市场是无意识的,不会影响交换中的商品,但这并不属实。市场会留下其印记,市场价值排斥非市场价值的情况堪忧。
  
  当我们决定某些物品可以买卖,即决定,至少意味那些东西想当然为商品,作为牟利的手段。但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标价。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人。奴隶制是可怕的,因为其视人为商品,可供拍卖。这种做法不视人为人,无视其身份和尊严,反视之为予取予携的物品。
  
  其他类似的市区也应该珍重。不管领养的过程多难,想要孩子的父母多心急,我们不许买卖儿童。即使有心的买家会对孩子尽责,我们还是担心为孩子定价的市场,将表现和提倡错误价值观。孩子不应视为可供选购的商品,应该得到爱和照顾。再试想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若你获召入陪审团,你不能请人代替你。我们也不准公民出售选票,即使别人很想买。为什么?因为我们相信公民责任不是私人财产而是公共责任,外包是侮辱,标价是歧途。
  
  以上例子说明,生命中一些美好东西,沦为商品是贬值。要决定哪些地方属于市场,那些地方应当保持距离,我们得决定如何看待那些尚存疑问的事物——健康、教育、家庭生活、自然、艺术、公民责任等等。这些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道德和政治问题。为解决问题,我们应就案例逐一讨论其道德意义,什么才是看待它们的正当方式。
  
  在市场至上主义的时代,我们没有为此争论。结果我们没有意识,甚至没有应对——我们已经由市场经济过渡到市场社会。
  
  分野在于:市场经济是工具——组织生产活动上,一个有效而可取的工具。而市场社会的走向,则是将市场价值渗透到人类各方面的追求,将本属社会伦理的地方纳入市场版图。
  
  市场的角色和范围是现代政治所缺失的一场重大辩论。我们想要一个市场经济,还是市场社会?市场在公共生活和个人伦理扮演什么角色?我们怎样决定什么东西可以买卖,什么东西由非市场的价值掌握?哪里是金钱的命令行不通的地方?
  
  即使你同意我们而需要把握市场道德的重大问题,你可能会怀疑我们的公共论述难以承担。担心是合理的,现在的政治辩论主要就是在有线电视上互相对骂,在电台清谈节目互喷,在国会大楼为争夺意识形态而斗争。难以想像处理生育、儿童、教育、医疗、环境、公民身份等等争议的道德议题,能有理性的公共辩论,走上正途。我相信这样的争论是可以实现的,但只有我们愿意拓宽公共论述的视野,要有坚定争取幸福生活的信念才行。
  
  为免宗教冲突,我们往往坚持公民进入公民广场时,要将道德和精神信仰抛诸脑后。但不愿在政治上争论何谓幸福生活导致了出乎意料的结论。这助长市场至上主义,并使人们维持市场的推理方式。
  
  长此下去,市场推理亦抹杀公共生活的道德讨论。市场的吸引力之一,在于它不会对各人的喜好作判断。他们不会探求有什么方式看待事物,较诸其他更加高尚,更有价值。如果有人愿意付钱买性,买肾,或一个成人自愿出卖自己,经济学家的唯一问题就是“多少钱?”参与交易的每一方,无论他还是她,如何对待交易的东西,市场都不会拒绝,市场不会辨别什么是合理的选择,什么不是。
  
  这种不判断对错的姿态,成为市场推理的重心,相当能够解释市场的吸引力。但我们抗拒道德和精神讨论,同时亦在拥抱市场,须要付沉重代价:道德与公民的公共论述积弱。现今政治则愈益技术化、官僚化、摧残社会。
  
  讨论市场的道德局限性,使我们能够判断,社会上什么地方应由市场提供公共服务,还是非市场所属。市场适用于什么地方?我们需要共同思考,公开辩论,我们珍重的公共物品,怎样处理方为正途。不要奢望合乎道义的、强有力的公共论述能对所有争议达成共识。但这种讨论将建设更健康的公共生活,并使我们察觉,生活在一个什么都可以出卖的社会,要付上什么样的代价。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试用测试版本,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