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推荐 >> 论坛 >> 列表 >> 正文
人生:有“火焰”,有“秋水”
2009-11-6 10:45:15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人的一生,有“火焰”,有“秋水”。火焰热,秋水冷;火焰动,秋水静,两者对立而依存。用执着和热情,以淡泊的心态一路前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欣赏!问好!
  
  我说人生有“火焰”,有“秋水”,是绚烂和平淡的一个比喻。因为在人的一生中,总是有动,有静;有张,有驰;有执着,有疏放;有绚烂,有平淡的。
  
  都说“水火不相容”。然而,在人生中的“火”与“水”,却能够也往往需要在人们生活中共容和互补。对宽泛的人生如此,对个体生命的人生也如此。试想:一个人在一生中如果总是“火焰”的话,他们不仅会炙热得令人可怕,而且恐怕自己也承受不了。相反,一个人从生到死也不可能都是“秋水”,“为赋新诗强说愁”固然可笑,而本该天真活泼的孩子,却满脸的“冲淡”、“静虚”相,不就成了“怪物”了。
  
  少年、青年,是人生的春夏季节。在这样的人生季节里,会有较多的“火焰”在他们心中跃动、炽燃。他们赶“时髦”,搞“派对”,追“星族”,有种种欲望、幻想,做着美丽飘渺的梦,去向往、追求自己的一切。而我们有些成年人,以自己的眼光去窥他们,觉得他们幼稚、浅浮,骇异于他们追“星”的荒唐,硒笑着他们多“梦”的怪诞,甚至为之叹息。某君说:我常与儿子发生争执,儿子爱听摇滚乐、流行歌曲,而他只欣赏京剧、梅花三弄;他认为前者是“俗”而“浅”,后者是“雅”而“深”。父子频频相抵,互不相让。其实,这又何必。你想,即使是“稚”和“浅”,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退而自省,你在这个年龄,可能不至是“稚”和“浅”,可能还有“愚”和“狂”,把自己生命中的“火焰”是否也烧错过地方?
  
  如果这样想来,假如自己也正当人生的春夏季节,是不是再会去玩“深沉”,充“老成”?倒可能会和他们一样,因为青春的“火焰”是为了照亮自己,映射别人,并享受属于这个人生季节该享受的一切。比如“十六岁的花季”,就该是有花,有绚丽缤纷的花,而不该是枯叶飘零。当然,在人生的春夏季节里,也不可能一味地热,终日生活在喧闹中也需要冷,需要静,需要独处,需要省思,有时不免有落寞之感。因此,就会有“秋水”缓缓袭来,那往往是怡人或醒人的一丝清凉。但对正当青春年华的人来说,也不过是偶尔品品而已。因为,毕竟他们的人生况味不是很多,“秋水”还没有在他们胸中涌涨呢。
  
  诚然,人到了中年,就步入人生的秋季,“火焰”少了些,“秋水”渐渐多了。但未必都是“冷落荒斋”一般的无奈和凄凉。由此,我想到了“绚烂归于平淡”的名言。有人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是可爱而又值得珍惜的。由绚烂归于平淡,是一种成熟。‘绚烂’是人生的追求,‘平淡’是人生的洞悉。然而,正是前者的‘绚烂’,才映衬出后者‘平淡’的深邃。”但我想这也并非绝对,有道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而且也能绽放媲美于“春花桃李”的奇葩。“火焰”在人生的秋冬季节尚未熄灭,甚至也没有暗淡,它还可能映照出生命的亮丽。
  
  是的,正当这个季节的人们,“秋水”是渐渐多了,但涌起的“秋水”未必就会浇灭“火焰”。正是情欲、情感和精神的绚烂,使一些已届人生秋冬季的人,又作出绚烂的创造。而他们这时的“绚烂”又不同于往昔,这是历经人生风雨沧桑后的“绚烂”,它自有丰厚、深沉的底蕴。
  
  “绚烂归于平淡”,确实是一种境界,但我想也应该实事求是。有些人这么说,可能也出于一种无奈。“人到中年万木休”是否谓自暗叹,欲“绚烂”是否不得,看“平淡”是否自慰?再者,“平淡”也不是平庸。有的人自喻“归于平淡”,可能他们从来就没有”绚烂”过;“秋水”也不是死水,如果清风吹不起半点沦漪,那就意味“精神”的萎缩和衰亡。
  
  我们崇向“火焰”的性格,“秋水”的气质。但是,在不同人的身上,或显或隐,呈现出各异的状态。于是,世人或目为“绚烂”,或目为“平淡”。然而,人们的目光、评鉴往往有偏颇,看到了这一半,而忽视了另一半。就说庄子吧,人们往往只看他“静虚”的一面,而没有深视他内心“火焰”的另一面,似乎他纯属“秋水”类型的。但我们应该观其文而想其人,庄子对人间横逆的抗议,对丑恶世象的讥嘲,对虚伪仁义的鞭达,对人性之扭曲、沉沦的悲呼,激愤猛烈犹如喷涌的火山,这是不能用“静虚”来掩蔽的。还是闻一多先生说的好:“对于‘道’,没有人象庄子那样热忱的爱慕它。......他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秘的怅惘,圣睿的憧憬,无边际企慕,无涯岸的艳羡......”无不蕴蓄着炽热岩浆的火山!
  
  人的一生,有“火焰”,有“秋水”。火焰热,秋水冷;火焰动,秋水静,两者对立而依存。无论处在哪个年龄段,只要不放弃自己珍惜和憧憬的人生价值,自然会在”火焰”中闪亮,在“秋水”中悠然绱徉。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