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女子
2009-12-12 10:25:08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嫁女子嫁的是声誉,是女子一生的幸福所在,从张罗找婆家到把姑娘嫁出门,做父母的心里既酸又甜,而女子们则怀着对于新生活无限的欣喜和对父母恋恋的不舍。文章将乡下女子嫁人的情景描写的极为详尽细腻,欣赏问好!
就像地里的庄稼,立秋后就得收割,迟了就会烂在地里。乡下女子就同地里的庄稼一样,十四五岁开始涨苞,十七八岁开始绽开,过了二十岁的坎儿,就黄橙鼓眼地熟透了,招惹着十村八寨的后生。于是,就到了做爹做娘最发愁的时候了,因为他们得给女子找个好婆家。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子迟早是人家的人,女子大了就要嫁人,这个理儿做爹做娘的都懂,就像黄豆熟了要炸裂,包谷熟了要垂头,稻谷熟了要掉穗,这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谁家女子要是到了该嫁的年龄还养在闺中,那可要使村里人笑脱牙齿的,这么大的女子养在家中,迟早要出事的,这事儿也就成了做爹做娘的最没有脸面的事儿。
乡下人的思想还不够开放,做爹做娘的给女子找对象仍停留在“门当户对”上。女孩子不懂事,找对象往往是以貌取人,光看对方的长象和谈吐,不看对方的品德和块头,追求的是一见钟情的效果,这似乎成了大多数女孩子的通病。做爹做娘的当然就与女子的择偶标致发生了冲突,乡下人爱说长相又不能当饭吃,过日子还得靠力气,做人还得靠品德,于是做爹做娘的在选择女婿时,始终把品德放在第一位,把块头放在第二位,至于长相只要过得去就行了,因为“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种不好庄稼一季子,嫁不好男人一辈子。”这直接决定着女子的未来和一辈子幸福,因此女子往往得顺从做爹做娘的意愿,爹娘是过来人,什么事儿都经历过,什么人都遇见过,是不会看花眼的。
做爹做娘的在给女子找婆家时,不希望女子离娘家太远,四五里不近,六七里不远,八九里最好,这是做爹做娘的为自己考虑的,女子虽然嫁出去了,但郎是半边子,娘家有什么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当然也得替女子着想,方便女子回娘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郎方家有什么大事,娘家人可以前去帮忙,说来说去都是亲情在作怪。符合上述条件的亲事,做爹做娘的会很快答应,然后择个黄道吉日,请家族中能作主的人来家里喝个认亲酒,好把亲事定下来。这样,女子和未来的女婿的交往才正式走上“合法法”。
“女子出嫁,忙坏大家。”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大家庭,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管你姓什么,到了这个村里就是一家人,满山的青松青又青,满山的翠竹根连根;藤上叶上都粘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于是,请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找出老黄历,择一个黄道吉日,目的是图过吉利,保佑男女双方家庭平安。之后,做娘的,做伯娘的,做婶娘的,做嫂子的就得开始做嫁妆,嫁妆包括嫁棉、嫁被、嫁衣,里里外外都是新的。嫁棉越厚越好,预示着女子将来的日子越过越暖和;嫁被要九床,全是缎面的;嫁衣要九套,春秋3套,冬夏各3套;九是个吉利数,九九归一。于是在农家小院子,展开了套被大赛,五颜六色的被缎铺了一院子,伯娘、婶娘、嫂子在那里穿针引线,飞针走线。众临居和亲朋好友也要为待嫁的女子添置嫁妆,这里面也有讲究,大大、姨娘都是添被面、毯子,舅娘添置盆子、镜子之类的,伯娘、婶娘添置枕头和梳妆用品。年轻人追求时尚,嫁衣是不会让爹娘添置的,原因很简单,爹娘的眼光太落后,跟不上时代,不如自己拿钱但集市上尽情地选时髦的衣服。在这点上,乡下人是很开明的,做爹做娘的一般会满足女子的心愿,这毕竟是女子的终身大事,一辈子只有这么一次。
女子出嫁的头一天,女方要请村里人和亲朋好友吃喜酒。女子出嫁,这是村里的大事,早在几天前,女方就请家族伙来家里办厨,杀猪宰羊,杀鸡宰鸭。这天,全村人倒寨来女方家喝喜酒,一时间,院子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到了晚上,一家人来到堂屋准备发亲。这时,即将离开爹娘的女子面对亲人,开始哭嫁。哭嫁,作为一种婚礼仪式,含义是十分复杂的。“传说邻家嫁女娘,邀呼目伴来商量;三三五五团团坐,你哭一场我一场。”乡下女子从十二三岁开始学哭嫁,学哭嫁是乡下女子必修课,谁家的姑娘善哭,就表示她才能出众。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加深,到了自己出嫁时,心中的喜怒之情,自然像开闸的河水一样倾泻出来。在男方娶亲前半个月,出嫁女子就不再出门做活。先是在吊脚楼闺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亲邻九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新娘起声,“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昼夜。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骂媒人……哭三五天,有长达十天半月的。主要内容有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思,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到了这天,哭嫁进入高潮,只见出嫁女子手执花帕遮脸哭唱,两旁有几位姑娘作陪,但作陪姑娘不参加哭唱,只在必要时作某些提示。女子哭泣诉自己的命运、哭唱祖宗、父母的养育恩情、兄嫂姐妹的情谊……直哭得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仍不停哭。如“哭父”: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为我苦费心,爹的恩情说不尽,提起话头言难尽……为女不得孝双亲,难把父母到终身;水里点灯灯不明,空来世间枉为人!又如“哭哥嫂”:哭一声哥来叫一声嫂,难舍难分骨肉同胞;兄嫂待妹千般好,为妹费心又操劳;这大恩大德还未报,又得拜托二年高;爹娘前代妹多行孝……又如“哭姐妹”:(姐):“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根又同丫;今朝姊妹要分离,离开绣楼好孤单!(妹):“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父又同娘;今朝姐妹要离开,难舍难分情难断!(姐):“梭罗树来台对台,我姐心里难宽怀;丢你妹妹婆家去,逢年过节又才来!(妹):“梭罗树来台以台,望姐心里多宽怀,多承姐姐把妹待,姐的教诲记心怀!堂屋里哭嫁,外面却打打闹闹……
这时男方来娶亲。哭了一晚,闹了一晚,发亲的时间到了。这可忙坏了女方家。伯娘、婶娘和嫂子一起忙着给出嫁的女子梳妆打扮,扯去脸上的汗毛,眉毛勾成一弯新月,头上瓣子绾成粑粑纠,“纠”心绕以红头绳,插上银簪,手戴银圈,完全打扮成新娘子,实在是如花似玉,美如天仙。伯巴、叔叔则忙着把早已准备好的嫁妆般到男方的车辆上。做爹和做娘的,此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女子面前走来走去,真舍不得女子离去。是啊,凭什么我辛辛苦苦种的庄稼要你来收割?当我在田里一身汗一身水的时候,你在干什么?你正躲在屋檐下磨刀!总觉得自己种的庄稼,别人不该来收割,可是庄稼总得有人收割啊!
大门外娶亲的锣鼓敲得震天响,锁钠吹得震天响,鞭炮炸得震天响……把热闹和幸福洒满乡村。娶亲的人满面春风,喜气洋洋,一脸灿烂的骄傲,怎么样,自己就是来收割庄稼的,你不让我来收割,我偏要来收割,气死你!看热闹的乡亲也陪着高兴。娘家人心里却空落落的,从此,女子就是别人的人了,能不伤心啊?
女子走了,留下来的是做爹做娘的无尽的失落。但失落归失落,因为他们知道女子迟早是人家的人,把女子嫁出去,不过就像把庄稼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在这个小小的天底下,搬到哪儿不也是一个家啊!日子久后,做爹做娘的,又开始考虑下面的事情了,该给儿子找一个媳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