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三地王:当蜗居也成为奢望
2010-3-18 10:14:42 来源:银率网 我要评论()
全国两会刚刚闭幕,已经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地王”大战再度开始撞击国人的眼球。3月15日上午,北京国土局交易大厅内上演一出北京“地王”争夺战,一天内,首善之区的两项“地王”纪录被成功刷新:中国远洋集团旗下子公司远豪置业以40.8亿元将朝阳区大望京一块地揽入怀中,楼板价折合每平方米2.75万元,成为北京楼板单价“地王”;北京中信房产用52.4亿元拍得大兴区亦庄地块,加冕北京地产总价新“地王”。
新“地王”横空出世,让翘首盼望高企的房价能够稳定下来的国人无语。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面对“疯涨”的房价,中央政府连连出台调控措施遏制房价,在刚刚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提案议案,都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乱象给予了严厉批评,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治理房地产市场的工作目标。但是,新“地王”的出现,却与此形成了触目的悖逆,使民众对房地产市场的前景依然不敢奢望。在资本与民意的博弈中,资本凭借其强大的金钱力量,对“手无寸铁”的民众构成了肆意的嘲笑。
在北京的这一场“地王”争夺战中,央企再一次以其无可替代的优势胜出,这与去年以来全国各地频繁出现的“地王”图景是一致的。面对央企的“攻城掠地”,民营企业即使有心拿地,也只能退避三舍。央企频频成为土地拍卖会上的主角,在去年以来出现的房价“疯涨”潮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与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是背道而驰的。但是,虽然我们可以批评央企缺乏社会责任,但是在缺乏刚性的制度约束的背景下,这种批评已经显得没有什么力量。央企积极参与房地产市场,显然是因为这个市场的前景依然被它们所看好。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分析家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拐点,甚至即将出现崩盘。这种说法迎合了民间渴望房价下跌的强烈情绪,因而让这些分析家得到了民众的拥戴,却并不符合这个市场的实际情况。同任何市场一样,房地产商品的价格也须遵从一般的市场供求原则,而从总的趋势来看,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随着户籍制度的逐步松动,中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甚至大城市集中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另外,即使是已经拥有住房的城市人口,随着其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也有改善住房以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这些因素都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但是,我国的住房建设由于土地供应的制约,显然很难满足这种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显然,尽管在一段时间内,商品房价格会有起有落,但从长期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上升是难以逆转的。这些积极参与土地拍卖从而成为新“地王”的央企显然是有市场眼光的。
孤立地看,央企作为一个企业,似乎有理由参与土地拍卖,并且有理由通过竞标拿到土地,符合价高者得的原则。但是,我国的央企,大多凭借国家所具有的刚性行政权力,在市场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甚至垄断地位,无论在资源的占有还是产品定价上,央企都不需要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在目前银行信贷资金严格禁止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遏制下,央企能够在土地拍卖市场上独占鳌头,轻松地拿出几十亿元资金拍地,说明其自有资金丰厚到了令民营企业不敢望其项背的程度,正是垄断体制给它造就了这种优势。但是,严格地说,这是一种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尽管经过多年的改革,央企已经逐步摆脱了以前所具有的行政化色彩,但它的优势仍然是民营企业等其他类别企业所无法抗衡的。其实,央企在市场上所享受的,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计划经济的“余威”。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央企成为房地产竞拍场上的主角,从根本上说,不仅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反倒是对市场经济公平原则的一种破坏。今天,当它把这种"垄断力"运用到房地产市场上的时候,它对这个市场的影响力或者说破坏力也就显示出来了。
“地王”频现,让千千万万正为渴求“蜗居”而苦恼的普通民众心惊胆颤,也说明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有多么困难。在缺少对央企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制度约束的情况下,在对土地拍卖缺少规范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地方政府依赖于土地拍卖而增加财政收入的背景下,当一块块土地通过拍卖而成为不断刷新的“地王”的时候,民众的“蜗居”梦也就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