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博客频道 >> 焦点博文 >> 正文
黄鹤楼纪游
2010-8-5 10:55:36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初到武汉,首先想到的是看看蜚声中外的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南端的蛇山之巅,坐东朝西,面对大桥,俯视江流。今天的黄鹤楼,新建于1985年,全部系钢筋混凝土构筑而成,外表髹以油漆。楼分五层,高51米,金顶凌霄,重檐展翼,回廊凝碧,飞阁流丹,四望如一,气势雄伟,蔚为壮观。
  
  进入首层大厅,迎面墙上是一幅由彩陶板镶嵌拼合而成的巨型壁画《白云黄鹤图》,画面上,白云缭绕,楼阁高耸。楼下秀女蹁跹起舞。云端一发白长仙翁,驾鹤弄笛,凌空而起,乐工雅士,莫不争相仰睹。壁画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艺术地再现了那个流传千年的“昔人已乘黄鹤去”的神话故事。大厅两侧是两个高约5尺的景泰兰长颈瓷瓶;四同配以雕刻绘画屏风。天花板上彩绘藻井,金碧辉煌、一对高约两米的流苏巨型宫灯高悬正中。这种独特的布局,使整个一楼里显得富丽堂皇,气氛热烈,美轮美奂。
  
  上得二楼来,正墙上是汉隶石刻《黄鹤楼记》,文系唐代阎伯理所撰。自古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以及黄鹤楼,被誉为江南三大楼阁,前二者分别因王勃的《滕王阁序》、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扬名域内。楼以人名,人以文名,我想黄鹤楼当然也不会例外。待从头读完后,却不免失望。文中既没有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传颂千古的名名,也没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大抵不外乎当年黄鹤楼的形象风貌、游历盛况等等。文与楼不般配,实在是黄鹤楼之美中不足和一大憾事。
  
  如果说二楼偏于典雅庄重的话,那么三楼则要浪漫多了。中部三层夹层回廊大厅正中是三幅连续排列的白描肖象正卷《名人荟萃,风流千古》图。杜牧、李白、崔颢、刘禹锡、白居易、孟浩然、范成大、岳飞、陆游等唐宋文人骚客济济一堂,竞相吟咏唱和、佳句迭出、好不风流!画中人物都采用工笔和写意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涂以淡彩,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使人不得不佩服画师匠心高超。
  
  漫游黄鹤楼,给我最深的感受是,这里不仅是有名的游览胜地,而且堪称一个文化艺术宝库。诸如: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诗文楹联、珍器古玩,盆景家俱,历代名人字画,墨宝真迹等等,应有尽有。这一切,组成了黄鹤楼的主旋律。在这灿烂的民族文化面前,游客们都不由连声赞叹!
  
  然而,我的心却被陈列在角落中的一具清代黄鹤楼模型强烈地打动了。
  
  这是一座三层八面的木结构建筑物,重檐凌空,势欲飞动。不难想象出当年的雄姿,但就是这样一座名楼,却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时的一次大火中化为灰烬。此后到1985年的100多年间,有多少游客慕名而来,但留下的都是“此地空无黄鹤楼”的叹息!
  
  黄鹤楼初建的历史是早可追溯到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历代战乱频仍,屡毁屡建。宋以前已不可考,据史载,明朝凡毁建7次,到了清朝,毁建竟达10次之多,平均不到30年一次,这里陈列的,正是最后被毁的那座黄鹤楼的模型。
  
  千百年来,黄鹤楼每毁一次,同时也伴随着一次民族文化的大摧残。今天的黄鹤楼古碑廊里陈列着23方历代幸存下来的石刻,如李白的“壮观”碑,黄山谷的“燕入群花”碑,岳飞的《满江红》碑等等。但这些无价之宝,十有八九已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从这些呲牙咧嘴的断碣残碑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民族文化被摧残、被凌辱后的痛苦表情!
  
  盛世建楼,乱世毁楼。这正是黄鹤楼在历代反复表现的主题。历史一次次在这里浓缩、聚焦,黄鹤一次次飞去、归来,世道一次次更叠变迁。黄鹤楼的历史,不正是历朝兴旺盛衰的缩影吗!
  
  事物毕竟是向前发展的,历史也不是简装的重复。黄鹤楼每次的毁弃,都预示着一次规模重大的建设。从最初的军事瞭望哨,历经两晋南朝隋唐宋元明清,今天最终发展成了历代无可伦比的黄鹤楼建筑群群……
  
  上了五楼,就是黄鹤楼的最高层的嘹望厅了,头顶是一块金字牌匾,“楚天极目”4个镏金行书大字赫然入目。凭栏望去,眼底风光一览无余,但见龟蛇盘踞,长桥卧波,江铺白练,三镇鼎踞,高楼连云,游人如蚁,车流似梭,平静的江面上、街道上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正是十月时节,秋阳明丽,金风送爽,周围的游人纷纷指点江山,陶醉在大江南北的彩色画卷之中。我敞开双襟,一任江风入怀,眼前的景色,令我想起了一楼廊柱上国画大师关山月撰写的那副草书楹联:
  
  龟伏蛇盘,对唱大江东去也;
  
  天高地阔,且看黄鹤再来兮。
  
  这不正是对此情此景的生动描绘吗!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