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印象
2010-8-2 10:52:58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西欧印象
2005年夏天,我们经过11个小时的空中逐日,有幸来到了神往已久的西欧。在短短的10多天时间里,我们除了二次在飞机上俯瞰欧洲大陆外,其余的时间都是车游列国(10国),似蜻蜓点水,雾里看花,虽浮光掠影,却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与中国相比,我国如发育中的美少女,到处生机勃勃,崭新高大的建筑随处可见,每座城市都在迅速长高变大变美;而西欧却似一个保养得体的贵妇人,显得高贵富有,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古建筑,一尊尊美仑美奂的雕塑,一簇簇鲜艳的窗台盆花,不得不叫人赞叹。细细回味,有四块内容至今似浪潮要涌向笔尖。
道听途见
在欧洲,由于言语不通,我们仅靠导游讲解和自己眼睛观察来了解异域风情。因此,尽管我们每天起早贪黑地赶时间,客车在高速路尽情狂奔,但我仍不顾疲劳地边听导游讲解,边观赏着窗外的景色。一路上所见最多的就是地势平缓的丘陵了,大片的绿地间杂着成片的树林,绿地上一群群花色牛在其中悠闲地吃着嫩草,蔚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在静静地陪伴着它们,而人是很难见到的。最有特色的当属公路两侧所见的山了,半山腰下多是一片绿草地,一片大树林,绿色和青黛色相得益彰。
不见水渠的田地上庄稼靠的是地埋管道水滴灌,这样既节约水又节约地。当时我们所见的许多麦田都已收割,一大片留着平整麦茬的土地像铺了张淡黄色的地毯一样,上面均匀地搁置着一个个打好捆的草包,除少数几处打成长方形外,多数像中国的石碾子一样成圆桶形打捆,远远望去极似丰收曲上的一个个音符,让人顿生遐想。零星散落的村庄里最高的建筑总是教堂。据说欧洲一些国家已没有农民,有的只是农场主,他们全部实行机械化耕种,科学化放牧,生活相当富裕。
在高速公路上跑得最快的车肯定是德国人开的,甚至一辆拖着房车的“奔驰”,也一路不停地在超车;而呼啸着一路穿梭于汽车缝隙之间快速前行的摩托车,多半也是德国摩托车手。最有意思的是在意大利境内开大货车的司机,我们惊讶地发现竞有几位中年司机在开车时将双脚架在方面盘上,一付怡然自得的样子。我真不知是他们的路好,还是车好,或是装了卫星定位仪的缘故。要不是有在高速公路上每行驶二小时,司机就得到加油站休息15~20分钟的规定,我们这帮每天在车上坐几百公里的游客还真有性命之忧呢。
如画风景
瑞士铁力士雪山是我们此行风景最美的景点了。一进入景区,那迷人的景色就醉倒了我们:从山脚延至半山腰的一大片绿地上点缀着几座红顶二层小楼房,绵延不绝的是海拔二三千米的高山,保存完好的森林吐出新鲜的氧气来亲吻我们,迷漫的云雾则在拥抱着远处裸露岩石的山峰,一阵阵夏季的凉爽不时地来抚慰着我们来自远方的客人,令人心旷神怡。在乘坐电缆车前往雪山的过程中,半山腰上牛群脖子上的铃铛声清脆地传入耳来为我们助兴。登上雪山后突然刮起大风,并下起了小雨,待雨一停,兴奋的我们不顾一切地扑向雪山。我甚至穿着凉鞋弄湿了袜子也不觉得冷,在雪地上不停地奔跑。面对美景,我们甚至还仅穿了一件外套钻进了冰洞去体验“夏天里的冬天”之感觉。
在去爬雪山的头一天晚上,我们住在琉森湖畔,清彻的湖水像一面明镜倒映着环湖群山,远处二座山峰上的皑皑白雪赋予了又深又长的大湖无限神秘感,就像我们不了解瑞士一样。
在德国境内被称为童话之旅的莱茵河上,我坐在游船的船头尽情欣赏着双岸并不险峻的山峦,古堡、老桥为之增色;讲着各种语言的游人似乎都成了格林童话中的人物,滔滔的江水在讲述着勤劳智慧的欧洲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其内涵似第二天所见的卢森堡大峡谷之深遂。虽言语不通,但山水相连,美毕竟是全人类所共同追求的。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是在围海后建成的陆上水城,在领略了其独特风光后,我们来到了郊区风车村。这里虽然美丽的郁金香花尚未开放,但那一望无际野花点缀其间的绿茵茵草地,成群悠闲的黑白花色奶牛,一座座造型古朴、色彩和谐的小屋,都令人耳目一新;一条小河宛若蓝色的缎带在原野上舒展着,湖边几座巨大的屋顶风车像张开了翅膀,迎风转动,欢迎着五洲游客,一阵阵凉爽的海风扑面而来,叫人情不自禁地做起了深呼吸。
国色城香
此番欧洲行进出的航空港均为奥地利维也纳。维也纳是音乐之都,歌剧院很多,几乎都装潢得金碧辉煌,尤其是金色歌剧院,就好比是金子浇铸的一般,让人看得双眼直放光芒,仿佛自己也高贵了许多,难怪从这里飞出的乐声特别迷人动听,原来是经过金子包装的呀!特别是带着崇拜的心情与莫扎特雕像合了影,用照相机抢拍下全身金黄的施特劳斯塑像后,心中更是生出了无限的感慨。当我们参观了英雄广场、联邦议会大厦、斯特凡大教堂后,感受到了维也纳的古老和文明;当我们来到多瑙河畔,面对彼岸崭新气宇不凡的联合国城时,又体验了维也纳的年轻和活力。
离开了气候适宜的维也纳后,我们直飞炎热似火的意大利罗马。在炎炎烈日下,我们参观了位于市中心的古罗马城,在这座巨型的露天博物馆中保存着许多建于公元一、二世纪宏伟建筑的残骸,从这些千姿百态的遗迹身上可以看出当年罗马城的兴盛和繁荣,主要残骸有元老院、塞蒂米奥拱门、讲坛、福卡圆柱、埃米尔大教堂等。最著名的当数古罗马斗兽场,它是古罗马帝国的象征,是世界八大名胜之一。现已残缺的非正圆形竞技场于公元72年动工,80年完成,高57米,四层楼的三楼以下皆为拱门式建筑,场内的观众席约有4.5万人,加上站位约可容纳5万人。凝视着这片废墟,我们发现了一种残缺的美,古旧的美;比起完整的建筑来,它更能给人以震撼和深思。罗马人独具匠心的将废墟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才有了现在的历史遗物和文明的见证,成了全世界都向往的地方。
罗马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少女喷泉,又称许愿池。背景建筑是一座海神宫,海神宫上方站着四位少女,分别代表着四季,一潭清澈的喷水池占据了广场的大部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折射出充满魅力的神秘光线,织就了俘获虔诚游客的网。池底铺满了许愿人们扔进的五花八门的各国硬币,如此之多源自内心的真诚愿望在这里汇聚,汇成了人间最美好的东西——希望。在挤满了各种肤色游客的池边,我没有许愿,而是高举相机将美景带回了家。
告别罗马我们又来到了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该“水城”位于意大利北部亚得里亚海滨,除了一条长堤与大陆构通外,其余都被海洋所环绕,市内177条大小水道把全市割成120余个岛屿,岛与岛之间由400余座桥梁相连,开门见水,出门乘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我们乘风破浪地来到了圣·马可广场,广场周围布满富有历史色彩的建筑物景观,广场上充满着音乐、情侣、鸽子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这里是鸽子的天地,成千上万只鸽子在广场上与游人相嬉,当游人伸出手去喂食时,会有数只鸽子飞到人的头上、肩上和双臂,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人鸟友好,天水一际的画面就在这“木桩上的城市”出现了。我们乘坐“贡德拉”小舟穿街过巷,领略了海上水城的风味,还参观了水晶玻璃厂的现场制作表演。总的感觉是“水城”与水晶玻璃一样晶莹剔透、美丽动人。
有文艺复兴摇篮之称的佛里伦萨,是世界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保存最多的地方之一,全市有40多座博物馆、美术馆,60多座宫殿,还有许多教堂,如世界第三大教堂圣母之花教堂等,里面有大量的艺术精品和珍贵文物。最令人赞叹的是米开朗基罗广场,广场上大卫像等众多著名雕塑和市政楼等大量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在游览了“城中之国”梵蒂冈、“邮票袖珍王国”列支敦士登、“红土王国”卢森堡、“钟表王国”瑞士、“低洼王国”荷兰及“机械王国”德国后,我们又来到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亦称为“欧洲的首都”),在比利时仅三万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竟生活着近千万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小国。但其国际化程度却很高,共有250多个国际组织的总部和机构设在这里,像北约总部、欧共体(欧盟)、世界劳联等,加之众多的使馆和银团,仅外籍人员就有200万之多,占了布鲁塞尔市内人口的四分之一。这里最著名的景点是中世纪时代广场,而布鲁塞尔的标志建筑却在广场不远处的小街角,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小尿童”于连的塑像。这尊仅一米半高的裸体于连撒尿小铜像,站在2米高的一座拱形石座上,人们争先恐后地赶着与他合影。因为500年前于连这个小男孩用一泡尿熄灭了敌人的炸城导火线,挽救了全城老百姓,成了机智勇敢的象征,凡是来比利时访问的各国首脑,都要送一套本国特色的豪华服装给他。被誉为“布鲁塞尔的埃菲尔”原子球也是景观标志之一,这座建筑由9个直径达18米的铝质圆球组成,每个圆球代表一个原子,球之间由空心钢管连接,总重量为2700吨。
此行中最繁华的城市为法国巴黎,这是一座浪漫、慵懒、奢靡相互交织的城市。从市中心画着弧形大弯蜿蜒流过的塞纳河,像彩虹一样折射出浪漫的色彩;在这道彩虹边上散布着许多耀眼的“星座”:卢浮宫、协和广场、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特别是从协和广场到卢浮广场这一段,集中了一大批古典建筑群落,可以说是巴黎历史的缩影,也是观赏巴黎乃至欧洲文化艺术的天地。
以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玻璃架金字塔为地标的卢浮宫博物馆,是世界艺术宝库之一。原为王室皇宫的历史建筑,雕塑文物,及其周围的花园绿地,与博物馆相得益彰。卢浮宫分为七大部分,内藏有古代直至十九世纪中叶的艺术作品,包括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油画、维纳斯像、胜利女神像等,更有大量希腊、罗马、埃及和东方的古董,以及欧洲各国的远古遗物、近代艺术珍品。因导游给的时间太少,我们未能一一欣赏,只有带着意犹未尽的遗憾离去。
还好在埃菲尔铁塔参观的时间较充裕,雄伟壮观的埃菲尔铁塔,高320米,共3层,是巴黎的标志。我们乘电梯登临铁塔二层150多米处向下眺望,俯视全城,巴黎的美景尽收眼底,市区古典建筑、现代建筑分块布局,错落有致,极有诗情画意。脚下巴黎最漂亮的香榭丽舍大街西接凯旋门,东连协和广场,将市区分成了南北两半,一派繁华景象,让人流连忘返。从塔上下来,我们也像巴黎人一样躺在塔边的草坪上晒太阳,没想到疲惫的我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感受文化
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在欧洲各地到处可以碰见讲中文的同胞游客,大家的共同感受就是:国内物价低廉,国外的商品价贵(10∶1的人民币与欧元汇率)。而另一个普遍感觉就是:欧洲人在公共场所讲话总是轻声细语,不像我们中国人喜欢大呼小叫。而在公共场合情侣们忘情地相吻,女士普遍的低领露胸,也是我们国人还难以做到的。当然,饮食的不习惯(西餐)、宾馆的不同(卫生间无地漏,拖鞋、牙具用品自带等),也都体现了中外文化间的差异。
面对摄不完的美景,看不够的风土人情,最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德国人的严谨、整洁、理想,以及追求欧洲统一的坚忍不拔的意志;法国的浪漫、华贵、新潮,以及思想上的前卫;意大利的古典、自由、艺术,以及决策上的摇摆;……总而言之,欧洲的文化艺术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已深深地烙上了基督教的烙印,上帝是他们一个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