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长城等古建筑、古文物,是文化载体之一。作为中国人,我们都有理由自豪,为我们的历史、为我们的当前、为我们的将来! 长城闻名世界的中国伟大古建筑,它绵延万里、巍峨壮观,气势雄伟,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已成为中国人民坚强童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长城,在国人心中是壮观,是创举,是华夏民族的精品。电扇商标,河北电视台的台徽,甚至中国南极考察站也取名“长城”。可见长城在国人心中的份量。可以说,中国人形成了一种“长城认同”的心理。这种心理直接与爱国情结相连,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问题时,如果把这种心理上升到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民族意识。这是否真的妥当呢?
毋庸置疑,长城是作为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民族强壮的象征而存在的,可正是在这点上表示出了矛盾性。虽然,如果问起建造长城的目的来,谁都愿意说是进可攻、退可守,但是,谁又能否认,长城的功能仅仅是防御性的呢?这说明了中原民族的保守心理。在历代王朝与外族入侵者的斗争中,中原民族大多处于劣势。“你不犯我,我自然不犯你,你若犯我,我用长城御你”。这种不愿意同外界打交道源于不擅长,而这种不擅长又源于不了解和不愿意了解(好听点叫不屑于)。用长城人为地将自己与外界隔开,而专心窝里斗。因此,不惜花费巨资造出这样一个超级“巨盾”。但这个“巨盾”真的起到了它的作用了吗?汉代的匈奴、元朝的蒙古铁骑、明代的瓦刺、凶悍的清军、抗战时期的日本铁蹄,哪个不是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长城竟成了一件巨大的摆设。这真是得不偿失。如果用建造长城的天文数字般的费用来发展军备、强国富兵,发展“矛”,中原该不会再次受外族的欺侮,近代中国史将有可能改写。血肉长城毕竟代价太大,毕竟不如钢铁长城。悲壮只是一种悲哀,所谓的“哀兵必胜”亦只是中国人自己悲哀的愿望。中国人花巨资给自己建了一个圈子,专心致志地在里面闭关自守,以致“不知有汉、魏、晋”。长城没有挡住侵略者,却在思想上实实在在地挡住了中国人自己,以致拒绝接受新事物。难怪,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变法都以失败而告终,多么可悲。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单纯的防守是守不住的。登上长城,如果我们只是感到骄傲而不是反思,那真是一种不幸和错误。
客观地说,圆明园和长城都是中国人心血的结晶,但中国人在二者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如果长城像圆明园那样容易焚毁,如果像圆明园那样有诱惑力(财宝),豺狼般的英法联军不大可能会照顾到中国人的自尊心而仁慈地给中国人留下一条完整的长城。假如,真是那样,国人还会以长城为自豪吗?
如今,天下太平了,大量观光客人的到来,使中国的历史遗迹资源有了用武之地,长城等带来的“巨大”的蝇头小利使习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中国人忘记了曾经的耻辱,忘记了“盾文化”带给中国人的灾难。国人大多只是从老外那啧啧称奇的惊讶中得到一种自以为是的满足。其实,你并不了解,那些外国人吃惊的真正含义也许更多的是:中国人真是一个奇怪的民族,他们竟然曾经把那么多的心思花在这种并没有多大实用价值的东西上。或者,我们还能解读出另外一个内容:这个古老的国家过去是那么发达,为什么如今却如此落后?
对“长城文化”的认同,实际上就是对“盾文化”的认同,是一种保守文化的象征(可悲的是它不仅仅是见证,因为它现在也正在延续)。不妨试想一下:为什么长城会出现在中国,而不是出现在西方列强国家?或者说,西方各国的城墙远不如中国的厚重、规模大?为什么对长城最重视的时期是在封建社会开始的秦朝和封建社会衰落的明代,而不是鼎盛的唐代和强悍的元代?这说明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从本质上是“盾文化”与“矛文化”、保守性文化与开放型文化的对比。如果你对自己的国家民族负有责任感,那么就应该有勇气承认,不管你的国家、民族多么悠久、灿烂,如果它造成的意识使人拒绝接受新事物,那么就应该用保留的目光来看待它,以取舍的手段来对待它。过于肯定,尤其是无原则、盲目的肯定;勇于怀疑、善于怀疑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抛弃那些不合理的思维、行为定式吧,尽管它已根深蒂固,尽管它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不应忘记,抗日战争时期血肉长城的惨烈。但那时是无法选择的,如果有钢铁长城,谁都不会甘当血肉长城。在当时,使用“血肉长城”这个词汇作为一种激励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无奈的。但是,在今天,如果我们还是一边高唱着“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一边用我们的“血肉长城(不惜经济牺牲)去面对人家的“科技、经济长城”,那无疑就是荒唐和不负责任了。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区别,可以这样说,前者习惯肯定,后者惯于怀疑。正因为我们自己的文化库存量太大、太杂,所以才更值得认真审视。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会导致国人最担心的信仰危机,反而会使我们学会从自己的文化遗产中披沙砾金,不断地加入新东西,使自己的文化宝库更加璀璨、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