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博客频道 >> 热门话题列表 >> 正文
95岁老人为何还要“查梅毒”?
2011-8-31 12:51:18    来源:赵承渊    我要评论(
  
  本月23日,台湾一名男子因伤不幸脑死亡。次日,其家属决定捐献死者器官。接到通知后,医务人员摘取了患者的心脏、肺脏、肝脏和两侧肾脏,并分别移植给5名患者。这则本来充满感人气息的事件却因为一次沟通失误而酿成重大事故:原来该邱姓男子是一名登记在册的艾滋病患者,而检验医师与移植医师在经电话沟通时,误将艾滋病毒阳性反应(Reactive)误认为阴性反应(Non-reactive),手术前也没有进行仔细核对,导致5名接受移植的患者和多达50多位参与器官移植的医务人员陷入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之中。消息传出,舆论大哗。
  
  而与此同时,广州日报则报道了一起医患纠纷。重庆一名95岁高龄的骨折患者在住院期间“竟然被要求检查梅毒”。其家属认为医院这种行为涉嫌乱收费,并构成对“患者的侮辱”。一时间大陆评论家对医院的指责声又起,不少读者认为这种检查“实属荒唐”。医院则称该患者要行手术治疗,而在术前进行包括梅毒检查在内的多项感染疾病筛查属于医疗常规,并无不妥。
  
  将上述两件事放在一起来看,医院检查梅毒是否涉嫌乱收费、或侮辱患者,其实已经不言自明了。实际上,术前所进行的常规感染疾病筛查项目除了梅毒和艾滋病外,还包括乙肝和丙肝。这4项检查也是临床血液使用时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我国2008年版的《输血技术操作规程》中明文规定,要对献血者进行上述4项疾病筛查;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也规定,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或手术治疗前,要进行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可见感染筛查作为“医疗常规”是符合规定,有章可循的。那么,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其意义又何在呢?
  
  防止感染,与年龄无关
  
  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都是可经体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由于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庞大,所以严格防控,避免医源性感染非常必要。丙肝是从上世纪末才成为筛查常规,之前由于丙肝病毒刚刚发现,认识不足,导致不少人经输血感染,而感染丙肝后若无有效治疗,很容易进展为肝癌。至于梅毒和艾滋病的危害人们已十分了解。
  
  所以说,术前筛查传染病和年龄无关,和费用更无关。台大医院的例子充分说明了不管是两三岁的幼儿,还是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应该进行常规检查。在外科手术、输血前(或可能输血前)进行上述4项疾病的筛查,一来有助于了解患者感染情况,制订针对病原携带者的相关医疗处理;二来便于留存资料,便于统计;三来有助于最大限度减少医务人员的暴露风险,保障安全。
  
  保护患者本人
  
  患有某种传染病的患者,其器官机能可能会有或多或少的损害,因此术前筛查可以使医生的操作更有针对性。例如乙肝患者的肝功能储备较之健康人更差,对乙肝患者进行肝叶切除时就要充分考虑肝功储备,避免切除过多,造成肝功能衰竭;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受到破坏,所以手术前后更要做好消毒等防护工作,防止致病菌的感染。所以,术前筛查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患者利益的保护。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需要准备独立的手术间,或安排在其他的清洁手术(即被手术的患者没有传染病)之后进行。此外,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手术器械需要特别清洗消毒和特殊检测,其产生的医疗废弃物更需要专门处置。
  
  另外,在某些疾病的窗口期(患者虽已感染,但体内尚未产生抗体,常规检查不能检出阳性结果),常规检查不能检出阳性结果,这就导致了输血等医疗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比如,如果患者在接受输血后出现了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征象,这究竟是患者自身疾病发展造成的呢?还是由于输血被感染的呢?这时术前留存的患者筛查结果就有助于区分两者,指导下一步治疗。它既可以帮助患者主张自身合法权益,也有助于医院分清责任,还原事实。在某些病情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可能来不及等到筛查结果就要输血或者手术,此时保留治疗前血样就变得更为必要。
  
  保护医务人员
  
  在外科手术台上,患者的体液污染手术者是十分常见的情况。资料显示,手术中医生手套的破损率超过一半,术中血液喷溅入眼等情况也不少见,这将导致医生直接与患者体液进行“亲密接触”。除此之外,锐性手术器械如缝针、刀片、剪刀、注射器针头等常会不可避免地误伤术者和护士,由此造成的传染风险不可小觑(已有护士因针头误伤而感染艾滋病的先例)。
  
  在台湾这次艾滋病移植风波中,许多参与器官移植的医务人员都被列为高危感染对象,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例如负责心脏摘取的主刀医师为了争分夺秒取得器官,顾不得喷涌而出的血水(术前须用大量灌注液对心脏进行灌注),由于大量血水溅到身体上,连内裤和袜子都被染红。如果有病毒通过皮肤的破损处进入人体,医生就很有可能被感染。
  
  所以说,一旦患者携带有某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医护人员是最有可能遭受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感染筛查,有助于医生提高警惕,佩戴相关防护用具,降低职业性感染的风险。
  
  可见,无论从患者角度还是从保护医务人员的角度,术前进行感染疾病筛查都是非常必要的。部分公众之所以对此项检查产生误解,多数是由于缺乏对相应事实的了解。
  
  我们期待媒体能够为普及医疗常识做出更多努力,而不要人为地放大这些误解。否则当谣言散尽,相关媒体难免被贴上“感染”的标签。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万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200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