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头头网首页 >> 博文 >> 正文
家乡,今昔教育
2010-1-12 11:23:11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回顾从前的那段艰苦岁月,村里的教育事业非常落后,贫穷的山村,简陋的教学环境,让作者深有感触。可随着改革的开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家乡的建设也如沐春风,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祖国在发展,家乡在发展,人们想象中的美好不会太遥远!作者亲身感受着家乡教育事业的变化,期待家乡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心潮澎湃着!
  
  刚解放那阵子,村里面十之八九都是文盲。也难怪,旧社会受地主老财的层层盘剥,再加上干旱缺水的天灾不断,农田里的那点收成,除了交地租外剩不下多少粮食,饿不死勉强度日已经是万幸的事情了,哪里来的余钱读书识字啊。那年过年,村里人请教书的先生写春联,回家就贴在门框上。老先生没事在村里闲逛,却看到村里一般人家的春联贴倒了,弄得老先生哭笑不得。有些人家忙着重新张贴,有的人家也不忙,忙活个啥啊,反正村里人大都是睁眼瞎。只要春联红彤彤的,图个喜庆就行。
  
  村里有座破庙,有些年代了,在岁月风雨侵袭和战乱烽火中,幸运的遗留了下来。墙壁斑驳门窗破损,屋顶茅草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战乱过往的沧桑。教室就设在此处,把从地主老财那里没收来的旧桌椅板凳,摆在屋里当课桌,不够用,就用土坯垒砌当做桌腿,上面安上木板当做课桌。政府发放了课本书籍,家长用麦子换来纸墨,旧时的先生变身成了新世代的老师。一群农家子弟,入了学堂断文识字,这在旧社会是不可能的。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忐忑中感受着新社会的美好,又好像在憧憬着未来的出路。大姐上学的时候是在上世纪的60年代,刚刚从三年的自然灾害中逃生幸运存活了下来。奶奶用碎布缝制了书包,每天做好的小米饭,然后目送着大姐上了学堂,这样持续了大概8年左右,直到大姐初中毕业。棉质糊就的窗户,屋内暗淡的光线,最怕数九寒天,寒风从漏风的四壁灌涌而来,教室犹如冰窖寒冷。地面保持着土地面,阳光下可以看到飞扬的尘埃。简陋的教学环境,却是孩子们求知的快乐天堂。大姐就是在此处接受了文化教育,为之后参加工作奠定了基础。一盏煤油灯,闪烁在山村的夜夜晚晚,一座老式的学堂,孕育了新中国最初的一朵朵花朵……
  
  2000年那阵子,我谈了个对象就是家乡的教师。我便有了亲历山村学校的机会。一个四方的院落,土坯墙的堂屋是后来村里建造的,也已经有了些年头,屋瓦上苔藓旺长,白灰墙体已经大块的剥落裸露着土坯。木质的门窗是当初村里的木工,用山上的树木凿就。2只60瓦功率的电灯泡,是唯一工业产品,除此以外在没有现代化的气息。孩子们在此仰首听课伏案作业,求知的欲望没有因为贫穷而减弱。每每看到此景,我时常为我的家乡子弟受此苦寒而心疼不已。只是那书声朗朗,歌声悠悠,响彻在大山的深处,感受着农家娃的童年时光。时代的发展,境况早已经是时过境迁,此时的落后教育环境,依然保留着以前贫穷的痕迹,又在昭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化征兆……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经济实力日益提升,为改善教育环境提供了条件。当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终于变成了现实的行动。2004年,河南省教育厅要求全省各县教育局,对农村学校列为危房的教室进行彻底的改造,跟上时代的步伐,扭转农村教育的落后局面。采取市里和镇里财政各出一点,农户自筹一点,解决资金的问题。幸运的是家乡的学校同时被河南民建省委看中,作为教育扶贫基地,送来了资金和教育设施。此举体现了爱国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同舟共济,矢志于谋求民族教育大计的伟绩。教学楼在原址翻盖,2层砖瓦结构,石头垒砌的根基,混凝土圈梁红砖上摞水泥抹面,松木门窗透明玻璃节能电灯,教学楼映衬在蓝天白云之下,淹没于原野阡陌之间。设施透漏着现代化的气息,教育条件大有改观。校园不大,遍植花草冬青常绿,鸟落梧桐蝶舞花间……娃们坐在新教室里面,感受着崭新的环境,心中洋溢着喜悦之情。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激励着山里娃的学习热情,走出世世代代生活的大山,看看外边的世界,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啊。
  
  为了提高农民的素质,切实为农民提供信息,掌握劳动技能,上级政府送来了大彩电,架设专用频道,门类齐全实用性强,及时掌握市场的信息,指导养殖种植业的发展,山里的人不出户也能“走天涯”了。
  
  前年,大姑家的孙子考上了京城的航天大学校,村里人欢欣鼓舞,尤其是大姑家。架大锅烧大火,割猪肉磨豆腐,整整乐和了三天三夜。世代土里刨食的娃,今日进京城上大学堂,研究咋样上天。在家乡老人的眼里,那只属于传说中的嫦娥才可以干的事情啊,现在咋自己的娃也能研究这个?!新中国建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人间已是沧海桑田,今昔对比,变换已经是天上人间。社会的进步造福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幸逢盛世中华,人们的生活才得以如此的蒸蒸日上。人们想象中的美好,正在逐渐变为现实,期待着山花的烂漫,大山变成美丽的花园,这一天不会太遥远……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