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不仅关系到一座城市的发展,更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市发改委与本报联合开展“科学规划 问计于民”活动以来,不少市民和专家学者都围绕我市“十二五”期间如何完善西安的就业环境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中,强化入岗培训、引入高素质人才、高标准制定人才规划等建议最具代表性。
市民反馈
“国际化”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
“希望西安市政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立品牌,创造环境,提供优厚的条件吸引世界大型企业入驻西安。”连日来,一些市民在西安新闻网(www.xiancn.com)上建议,“十二五”期间西安应进一步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尽快形成更多的优质产业链,这样一方面能够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可以为西安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对此,有市民建议西安应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政策引入更多大型制造业企业,使周边地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实现就业,由此还能缓解每年南来北往的大批农民工造成的交通压力。
也有市民表示,西安应在努力增加就业岗位的基础上,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使之成为推动西安国际化进程的一股重要力量。“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相比,我们在管理方式、发展理念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需要借助高端人才的智慧和经验予以补充。”32岁的张枫在我市一家银行担任管理职务,他认为未来5年对西安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赋予西安明确的定位——国际化大都市,“未来5年是‘国际化’的起步阶段,西安应通过一系列鼓励性的政策吸引并留住那些实战经验丰富的高端人才,从而加快西安迈向‘国际化’的步伐。”
另外,网友jinwei在留言中表示,西安应进一步重视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努力提高人才素质,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留下来与西安共同发展。
用人单位
学校应强化人才责任意识培养
“什么是高素质人才?我认为首先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位于我市电子一路的一家数码设备公司负责人顾晓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在年初的一场大型招聘会上签下了几名高校毕业生,但在到岗后却数次发生数据出错或线路故障等情况,经调查发现都是因为责任心不强引起的。“实际上,这些问题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足造成的,关键是掉以轻心、不认真。”顾晓说,近些年公司业务发展较快,由于时间匆忙,招聘时就简单地拿学历和工作经验作为评分标准,这样很容易造成类似情况的出现。他建议西安在未来5年的人才教育中,应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使他们真正具备“堪以重用”的素质,同时也能促进用人单位对“西安人才”的认可。
与此同时,我市一家餐饮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郭文说:“随着从业门槛的逐步提高,对从业者专业化、技能化的要求越来越突出,不少员工因适应不了选择离开,我们招聘时很看重应聘者的继续学习能力,最终能通过考察的并不多……”郭文建议道,西安应在“十二五”规划中突出对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的培养和引进,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以此提高从业者的整体素质。
专家建议
人才规划应与“国际化”定位相匹配
“西安在未来5年发展中,应更加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使之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相匹配。”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雷晓康建议,西安在“十二五”期间,应重点引进城市运营领域的人才, 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有过相关从业经验的人员,让他们在西安的交通、教育、城市管理等领域发挥能量,把先进的城市运营理念引入西安。“在此过程中,还可以把西安的相关从业人员送去培训,更好地学习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雷晓康说,未来5年西部地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西安还应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重点引进高端技术性人才,使西安的科技优势得以更好地转化。
雷晓康的观点与西安高新区不谋而合。“十二五”期间,高新区将重点吸引在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国际组织担任过中高级职务的精英人才、具有国际商业头脑和全球化经营能力的优秀企业家等,从而带动和培养一大批技术顶尖人才、市场开拓人才和科技实业人才,形成产业发展与人才引进的良好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