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头网推荐:见微而知著,这篇来自著名学者的评论也许正预示着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某种趋势,从著名的“汽车城”、而今已变成“鬼城”底特律的一些小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了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可能,就像从火星上发现生命一样,虽然只是那么一点小小的可能,也值得欣喜。]
我曾经在不久前的专栏里介绍过,过去十年,底特律人口减少了四分之一。被遗弃的住房,500美元一栋的独居,随处可见。城市规划人员在讨论如何“瘦身”,即把大片传统住宅区推倒。城市已经变成了鬼城,一片汽车业败落后的末日景象。
但是,CNN近日报道:底特律出现了一片生机,甚至可能成为下一个硅谷。去年一年,底特律的高科技工作增加了82%,远远超过包括硅谷在内的高科技先锋城市。事实上,底特律正在向硅谷大量挖人。一位当地的资深企业家说,他从来没有看到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
为什么呢?最直接的原因,也许是美国汽车业开始反弹。这种反弹,并不仅仅是被常规供需关系所推动的反弹。所谓常规供需关系的反弹,就是几年来汽车销售低垂,大家没钱买车,但作为生活必需品,现有的车不停地折旧。所以,汽车市场消沉的时间越长,被压抑的需求一下子迸发出来,就越强烈。这种因素不能说没有,但绝不是主要的。美国的汽车业这次走出低谷,是靠技术革命:开发小型号低排放的车、电动和电气混动等新能源车,以应付能源、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五年前的老车型不可能接着拿出来卖。汽车业现在正是大规模地进行技术投入的时刻。
如今一辆简单的车,里面的计算机能力比最复杂的智能电话要高五倍。所以,底特律突然需要大量技术人员,也是理所当然了。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底特律房价直线下降后,大大降低了生活费用,自然也降低了高科技的劳动力成本。目前底特律的高科技人员,平均年薪仅71000美元,这比起六位数收入的硅谷同行要少得多。但是,拿着7万年薪在底特律能买的 “豪宅”,是那些拿着十几万的人在硅谷做梦也不敢想的。也怪不得,像谷歌这种后工业时代的公司,也开始在底特律这个传统工业城市招兵买马。
不过,说底特律将成为下一个硅谷,恐怕言过其实。底特律未来所要避免的,就是过去单纯依靠一个产业走向繁荣的陷阱,而要为多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底特律刚刚有的一点点希望,可能是一个大趋势的前奏。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预测,2015年可能是国际制造业的一个拐点,美国的制造业将卷土重来。这不仅因为美国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而且劳动力成本随着这次危机大幅度下降,美元的贬值增加了“美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事实上,这种征兆不仅仅出现在底特律,也出现在克里夫兰、辛辛那提等许多中西部的传统工业城市。这大体也印证了我几年前的论断:未来成为中国强劲对手的美国制造业的基地在哪里,大致可以通过房价来锁定。那些房价仅相当于当地家庭一年多收入的地区,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土地成本更低,又因为过去是工业中心,基础设施相当先进,再加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美国中西部的传统工业基地和农业州,都可能出现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