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珍珠的小说《大地》里,主人公王龙每次手头有点钱,就想着买点土地。过去土地私有化,买了土地就是自己的不动产。也有人说这是农民心理的作祟。如今土地无法自由置换,房子买了,在国内起码可以拥有70年,在美国可以无限拥有,这时候我发觉人们有点钱,多半想着房子,再大一点,再多一套。农民打工,回去就盖房子,城里也是。而在美国这里也一个样,大房子一直是中国人美国梦的核心。
不容否认,一些人买房子是因为他们有这个条件,想住得舒服一些。有的人工资很高,在美国纳税很多,买个大房子,可以用按揭贷款抵税,争取纳税部分返还,这属于理性的投资。倘是出于这种考虑,那无可厚非。
但是我发觉更多的人,是在无意识中,在攀比之下买大房子的,甚至使得房子成为个人生活的诅咒。回国的时侯,我去桐城、舒城交界的一个地方,看到那里的风光无比自然,水库绿如碧玉,群山气象万千。我在这里看到了久违的山涧,清澈见底的溪水,山间的茂林修竹,各样的野果,可口的野菜。在高度污染的中国大地上,这样的地方如同一块飞地。我跟主人说,哪年我有什么大活要赶,才不会去什么residency,要不回老家,要不来你们这样的地方。大家看着我,以为我是故作姿态或是客气,其实我真是这么想的。
奇怪的是,这里的人家越来越少,因为很多人搬到附近镇上去买那种鸽子笼的商品房了。为什么呢?因为大家一窝蜂都在买。那些坚守下来的人家,做起来的小楼十分漂亮,一开门就是大山,山泉清澈可口。过去交通不便,现在据说又要修马路进山了。这样一来,很多人想过来,但是谈何容易?因为转出去就是不归路,现在农转非容易,非转农几乎不可能,因为有政策明令禁止。
但是这样的故事还在上演。我有一个亲戚,家里有幢房子,住得十分开敞,里面卫生间淋浴设备等等应有尽有,还有个漂亮的院子。但是他说要去镇上买个六七十平方的商品房,我给劝阻住了。因为有这个钱,把家里的房子弄得漂漂亮亮得比什么不好,干嘛去镇上买那种六七十平方楼上有脚步,自己走个路或是孩子奔跑一下又怕扰邻的公寓房?剩下的钱,你可以去旅游,可以让孩子读书,可以养老,送给房产开发商干嘛?
我们常说的一窝蜂,就是一种审美上的同质化,对那种被房产商灌注了一些价值判断的商品房一味追捧。另外,大部分人是无法认知事物的价值,只能通过多少平方、多少价钱这样有形的标准去丈量一样东西,因为你说别的什么环境,他们以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判断力,无从对其进行价值判断。我搞不懂,房产商在一泡尿一样的水沟上搭个桥号称小桥流水,都有人去信,放弃真正的水库和青翠的群山。看来还是文字的力量比较大,广告宣传扭曲了人们的判断。那么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希望人们同样能够用文字去矫正价值观。
房子价值被异化的现象在美国华人社区尤其明显。几年前,我去田纳西一个美国人家做客。我赞美他家的环境很清幽,我问附近是不是也有中国人来买。那人有些鄙夷地说:他们才不屑买这里的房子,他们嫌小了,他们都要买大房子。但是美国人很会生活,把日子当成艺术去过,大房子也好,小房子也好,家里的布置、摆设都别具匠心,大有大的大气,小有小的温馨,一个个充满生活的气息。一个会生活的人,能把house,变成温馨的home。但是我们中国人之间常传播一个自嘲的笑话,再大的房子,我们一住进去,都能给弄得如同猪圈,真是把中文“家”这个宝盖头下面一头猪的象形给做实了。因为大家只在乎房子多少尺,房价几何,学区怎样,至于房子这个空壳如何赋予内涵,就一筹莫展了。过去的社会尚不至如此,看《清明上河图》,看皖南民居,那些住宅的设计,对于采光、排水、空间利用等诸多方面都很有讲究,我们曾经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这些年怎么了,我们成了没文化的暴发户的民族。
还有很多人,其实财力并不够,使劲拿下贷款买大房子,结果剩下来什么钱都没有,吃不敢吃,穿不敢穿,玩不敢玩,拼死拼活供房子,耽误了自己也耽误了全家。到底是面子重要,还是生活的品质重要?
美国的银行是很厉害的。我回国半个月,房贷迟了两天交,好家伙,一会来一天就收到四个电话,是银行来催,仿佛是要提醒我住在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除此之外,大房子还得考虑高昂的房产税和保险,以及大量的维护成本。要是打脸充胖子,花血本跟人一样买大房子,到时候工作脱节,经济上周转不过来,几个月没有交按揭,那么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的噩梦。这几年美国次贷危机,虽然有很多人怪罪银行的贪婪,也有很多论者谴责那些不按照自己经济实际去买大房子的寅吃卯粮行为。我经常在电台上听到一个人房子最后被银行收走,信用记录破坏,陷入生活没有着落的困境。好多在美的华人,“融入了美国社会”,透支未来这样的观念一学就会,哪怕他们并未学会如何把房子打理好,变作一个栖息之地,变作一个人生的祝福。
人买大房子,为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假如买大房子,反倒把日子弄得没法过,那便是买椟还珠之举了。房子问题,不但能把富爸爸变成穷爸爸,还有可能把有条件修身养性四处走走的闲爸爸,变成蜗牛一般顶着个壳无法正常前行的忙爸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