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气场是怎样炼成的
2012-8-8 11:03:47 来源:大学生论坛 我要评论()
1、知识的副作用
知识,很有可能成为智慧的敌人。人接受知识,就像吃了肉一样,如果没有消化好就容易变成多余的脂肪,只不过知识没有消化好,变成大脑里多余的脂肪而已,大脑多余的脂肪必然会阻止人获得智慧,甚至毁灭智慧。
读万卷书是必要的,不然行万里路就变成了脚夫了。但,不要乱读书,这个世界上值得读的书不是很多,特别现代人写的书,值得读的更少,因此,要少读,读透,慢慢咀嚼,然后吞下去,化到自己的血肉、骨骼里。
2、有知识未必有文化
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有文化的人未必需要学历。近日读倪萍的《姥姥语录》,感受良多,甚至常常让我热泪盈眶。大字不识半个的姥姥,分明是一个哲学家、思想家,其中流露的超凡智慧与思想力量,如白岩松说的那样——我们需要姥姥的精神。建议30岁以上的老师和家长有空读一读。
3、认真是一种能力,而非态度
史铁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底盘,他走了,就像汽车底盘坏了……对我们这一代人(70后)影响最大的句子,除了“认真是灵魂获取回报的惟一形式”,还有就是“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不可须臾或缺”。两句话,完成了一个精妙的、完整的精神课程。
4、想象力
我经常和同事们说的是,我们能不能再进一步想……我知道,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像大海,只有不断深入的挖掘,一定可以挖出财富来。想象力概括了全世界,想象力是人类最重要的智慧。
5、配套是一种大智慧
越是聪明的人越需要下笨功夫。比如,找到一枚钉子,但无法打进墙去……聪明人,总是去找一个锤子或者石头,然后把钉子打进墙去,尽管,找锤子和石头是需要花功夫的。可惜的是,如今,愿意花时间找锤子和石头的人很少,不懂得“配套”的人,看起来很聪明,实际上是笨人。
6、教育者之美在于气韵宛转
一个人有气场,就是指这个人的能量在扩散、传递给周围的人。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能应对变故,能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可以说,“气”在中国文化史、科技史、思想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在教育上,却很少人引用这个概念,其实,从某个角度上看,教育的过程恰恰也是运气、然后收敛为一股平静之气的过程。气顺则人顺,气和则人和,人都是在一种生动的气韵中生活、成长的,因此,为孩子提供一种气韵生动的“场”,是孩子的心灵得以滋养的惟一途径。甚至可以说,平静而生动的气韵是涵养孩子美德的大格局。
收敛为一股气息、气韵,首先要从人的心情谈起,因为心是“气韵”的生发之源。所谓心情,心是心灵,情是情绪,情绪是心灵之外在展现,因此,人也可以从把握人的情绪角度,理解人的心灵。回归教育的纯真,就是以自己的平静心情,涵养孩子的平静心情。
对于教育者来说,更需要静心、收心,需要控制情绪,否则,再好的教育内容在人的坏情绪的作用下,都会变成令人生厌,教育者之美,也不在于外貌,而在于“平夷”的美好心情。
《关尹子》中说:“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情感、情绪就像水流动时的波浪。人的意愿和愿望,就像水的流动,形成了一定的趋向,有一定的态势(动能和势能)。而“性”就是人的本能、需要,像水一样。教育者的美丽当如静水流深。
7、如何修炼自己的气场?
在浮躁与麻木之间,人的“现实”不是错,但“太现实”,就很容易迷失自我了。
因此,在我看来,人生需要有方向、需要有格局,然后不断提升自己,全面造就自我,修炼自己的气场。
饶宗颐先生讲到全面造就自我之道在于:忍耐+精进。
我的体会是:忍耐是感觉上很难受的事情,忍耐才能坚持到底,进而豁然开朗,忍耐确实是人最伟大的地方。而精进是人内心超越必然之路,每天进步一点点,有一天必然会实现飞跃、甚至飞翔,人的内在是螺旋式上升的。
1)关于忍耐。
雄心的一半是耐心,另一半还是耐心。
忍耐应当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在佛教中,忍是属于自在的第一境界(戒)向第二境界(定)迈进的基本方法,也是实现第三境界(慧)的前提。日本有一种传说中的奇门遁术——忍学,应该是忍耐学的一个实践版本吧。
学会忍耐了,心胸才会宽广,心胸宽广了,才能装下知识和财富。有人说,人的心胸是冤枉撑大的,不无道理。
就我们常人而言,忍耐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我们坚决地和自己的欲望、快感做斗争,更需要一种异乎常人的远见卓识与坚定意志。特别是在确定了一件事情,并坚持到一定程度将要突破之前,会出现一种难以忍受的难过,人一般在这个时候出现分化,忍耐到位的人,巨大的快感会不速而来,突然出现在你面前的是一种从未意料到的欢喜,欢喜在拐角的地方!没有忍耐到位,就将前功尽弃,一事无成。冯仑说,伟大是熬出来的,很形象很准确。
2)关于精进。
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不能忍受超过半小时以上的孤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原因。
精进是分阶梯的,阶梯是人内在精神生长的基本过程,也是基本规律,就像王国维所说的人生三阶,第一阶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阶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得人憔悴;第三阶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精进之道,在于修炼自身的气息与气场以及状态,不断的精进,将不断提高自身内心世界丰富程度,在我看来,精进的途径无非是,内省与感悟,内省是扩胸运动,使人有智慧,而感悟是益智运动,感悟后的东西才能算是自己的东西。
知识,很有可能成为智慧的敌人。人接受知识,就像吃了肉一样,如果没有消化好就容易变成多余的脂肪,只不过知识没有消化好,变成大脑里多余的脂肪而已,大脑多余的脂肪必然会阻止人获得智慧,甚至毁灭智慧。
读万卷书是必要的,不然行万里路就变成了脚夫了。但,不要乱读书,这个世界上值得读的书不是很多,特别现代人写的书,值得读的更少,因此,要少读,读透,慢慢咀嚼,然后吞下去,化到自己的血肉、骨骼里。
2、有知识未必有文化
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有文化的人未必需要学历。近日读倪萍的《姥姥语录》,感受良多,甚至常常让我热泪盈眶。大字不识半个的姥姥,分明是一个哲学家、思想家,其中流露的超凡智慧与思想力量,如白岩松说的那样——我们需要姥姥的精神。建议30岁以上的老师和家长有空读一读。
3、认真是一种能力,而非态度
史铁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底盘,他走了,就像汽车底盘坏了……对我们这一代人(70后)影响最大的句子,除了“认真是灵魂获取回报的惟一形式”,还有就是“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不可须臾或缺”。两句话,完成了一个精妙的、完整的精神课程。
4、想象力
我经常和同事们说的是,我们能不能再进一步想……我知道,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像大海,只有不断深入的挖掘,一定可以挖出财富来。想象力概括了全世界,想象力是人类最重要的智慧。
5、配套是一种大智慧
越是聪明的人越需要下笨功夫。比如,找到一枚钉子,但无法打进墙去……聪明人,总是去找一个锤子或者石头,然后把钉子打进墙去,尽管,找锤子和石头是需要花功夫的。可惜的是,如今,愿意花时间找锤子和石头的人很少,不懂得“配套”的人,看起来很聪明,实际上是笨人。
6、教育者之美在于气韵宛转
一个人有气场,就是指这个人的能量在扩散、传递给周围的人。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能应对变故,能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可以说,“气”在中国文化史、科技史、思想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在教育上,却很少人引用这个概念,其实,从某个角度上看,教育的过程恰恰也是运气、然后收敛为一股平静之气的过程。气顺则人顺,气和则人和,人都是在一种生动的气韵中生活、成长的,因此,为孩子提供一种气韵生动的“场”,是孩子的心灵得以滋养的惟一途径。甚至可以说,平静而生动的气韵是涵养孩子美德的大格局。
收敛为一股气息、气韵,首先要从人的心情谈起,因为心是“气韵”的生发之源。所谓心情,心是心灵,情是情绪,情绪是心灵之外在展现,因此,人也可以从把握人的情绪角度,理解人的心灵。回归教育的纯真,就是以自己的平静心情,涵养孩子的平静心情。
对于教育者来说,更需要静心、收心,需要控制情绪,否则,再好的教育内容在人的坏情绪的作用下,都会变成令人生厌,教育者之美,也不在于外貌,而在于“平夷”的美好心情。
《关尹子》中说:“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情感、情绪就像水流动时的波浪。人的意愿和愿望,就像水的流动,形成了一定的趋向,有一定的态势(动能和势能)。而“性”就是人的本能、需要,像水一样。教育者的美丽当如静水流深。
7、如何修炼自己的气场?
在浮躁与麻木之间,人的“现实”不是错,但“太现实”,就很容易迷失自我了。
因此,在我看来,人生需要有方向、需要有格局,然后不断提升自己,全面造就自我,修炼自己的气场。
饶宗颐先生讲到全面造就自我之道在于:忍耐+精进。
我的体会是:忍耐是感觉上很难受的事情,忍耐才能坚持到底,进而豁然开朗,忍耐确实是人最伟大的地方。而精进是人内心超越必然之路,每天进步一点点,有一天必然会实现飞跃、甚至飞翔,人的内在是螺旋式上升的。
1)关于忍耐。
雄心的一半是耐心,另一半还是耐心。
忍耐应当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在佛教中,忍是属于自在的第一境界(戒)向第二境界(定)迈进的基本方法,也是实现第三境界(慧)的前提。日本有一种传说中的奇门遁术——忍学,应该是忍耐学的一个实践版本吧。
学会忍耐了,心胸才会宽广,心胸宽广了,才能装下知识和财富。有人说,人的心胸是冤枉撑大的,不无道理。
就我们常人而言,忍耐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我们坚决地和自己的欲望、快感做斗争,更需要一种异乎常人的远见卓识与坚定意志。特别是在确定了一件事情,并坚持到一定程度将要突破之前,会出现一种难以忍受的难过,人一般在这个时候出现分化,忍耐到位的人,巨大的快感会不速而来,突然出现在你面前的是一种从未意料到的欢喜,欢喜在拐角的地方!没有忍耐到位,就将前功尽弃,一事无成。冯仑说,伟大是熬出来的,很形象很准确。
2)关于精进。
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不能忍受超过半小时以上的孤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原因。
精进是分阶梯的,阶梯是人内在精神生长的基本过程,也是基本规律,就像王国维所说的人生三阶,第一阶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阶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得人憔悴;第三阶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精进之道,在于修炼自身的气息与气场以及状态,不断的精进,将不断提高自身内心世界丰富程度,在我看来,精进的途径无非是,内省与感悟,内省是扩胸运动,使人有智慧,而感悟是益智运动,感悟后的东西才能算是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