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茶味
2010-12-11 11:22:21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阿龙的普洱茶店明天开张,是本地首家普洱茶专卖店,目前也是唯一一家。
  
  “老同志”牌普洱茶海南的总代理,一个云南小伙子(后来才听说他祖籍浙江金华),特地过来庆贺。和他们一起吃过饭,到了茶店喝茶。云南小伙子亲自给我们沏茶。他是北京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参加工作后没多久,便做了经销普洱茶的生意,据说做的相当不错。
  
  我所在这个小小的山城,人口不算太多,但是喝茶的人却不少,而且善于喝功夫茶。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有着亚洲第一富铁矿之称的海南铁矿恢复生产时,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漂洋过海汇集这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广东潮汕地区过来的。于是潮州人喝茶的习惯,便带到这里,于是茶便成了铁矿文化生活内容之一。但是这里的人习惯喝铁观音,也有喝绿茶的。偶尔会有人从云南带回来一些,对普洱茶才有了印象,但对其认识的人并不多。在这个盛行喝茶的地方,人们接受普洱茶也许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如果普洱茶要代替铁观音却不太可能,普洱茶要形成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要有一定的过程。
  
  阿龙那个普洱茶店里,已经有好些花篮摆放在那里,还有鞭炮,那都是为明天的开张准备的。林林总总的普洱茶,如茶饼、茶砖,生茶熟茶,也都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一张宽大的大理石长方桌,摆上看起来挺高档的茶具,便是招呼来光顾的客人沏茶所用。烧水用的炉具是电磁炉,一边是消毒茶杯用的,一边是烧水的壶。我们几个朋友端端正正地坐在方桌前,等着喝普洱茶。
  
  我想起了第一次跟先生回潮州老家的情景。
  
  广东最喜欢也最能品茶的莫过于潮州人。“客来敬茶,以茶示礼”,喝功夫茶是潮州人一种日常交际礼尚,他们喝的功夫茶可真够花工夫的了。烧水的炉子不是电炉,而是煤油炉,很小的一个茶壶,半壶水,放在煤油炉上,边说话,边等水开。我看那炉,简直就是一个煤油灯。好不容易水开了,以为能沏茶了,对不起,还没有,水是用来烫杯子的。头一遍烫的是消毒,好不容易等水再次开了,洗茶,茶洗好,倒在烫过的杯子里,说是使杯子有茶的香味。等到差不多打瞌睡了,水终于烧开了,这才沏茶,蜻蜓点水似地,每个杯子里只能倒小半杯,要等到水再次开的时候,才能喝上第二轮。真是功夫茶呀!
  
  在潮州的人,走在街头巷尾,你都能看到许多这样的喝茶人,不难想象,茶不仅有养生的作用,更多注重的,是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了。
  
  想到这里,头一道的普洱茶已经沏上了,是阿龙店里的店员沏的。茶是枣香味,有一种淡淡的清香。第二道,云南小伙亲自给我们沏,看他很认真,手脚也十分麻利,像是做功课般。他说沏茶是一大乐趣,他十分享受这个过程。这回他沏的是陈茶,木屑味的,他问我喜欢哪一种味道,我回味了一下刚才的感觉,我说,喜欢木屑味的。小伙说,你会品呢,看来你平常没少喝茶。虽然你喝的是铁观音,但是茶是相通的,品茶人对茶的感悟是一样的。
  
  阿龙也是潮州人,他对茶的品种,茶的质量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他对茶的感悟比我强多了。记得数年前,他曾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就是以潮州的功夫茶为主题,名字为《茶道》。当时曾在一个海南具有代表性的刊物《椰城》杂志上发表,也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好评。阿龙的性格温温的,话不太多,许多时候,如茶般,淡淡的。经营普洱茶,对阿龙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了。看他冲茶的同时,说是品味一种茶文化,一点都不为过。
  
  都说茶如人生,品茶就是品味人生的整个过程。亦云人生如茶,人生的得与失,也在品茶的谈笑间,转瞬即失。冬日的午后,夏季的夜晚,与自己的好友一起品茶,简直是一种享受。那些烧水、烫杯、洗茶、闻香,而后“韩信点兵”或者“关公巡城”,我想,这是茶的礼仪,也是茶本身的内涵赋予人彼此之间思想的沟通吧。
  
  我想,无论是喝的什幺茶,只要静下心来,都能慢慢体味到那种茶的滋味的。品茶,可以拉近友情,亲情,可以在品茶的感悟种认识自己,在交流的空间里体会茶味人生。
  
  我喜爱喝茶。我喜欢淡淡的茶,慢慢品着,让清香沁入心脾。我也喜欢和朋友交流交往,品着茶,惬意地聊着天。那种感觉是喝酒或喝咖啡时,无法体会到的。
  
  普洱茶,也是一样的,相信普洱茶能和功夫茶一样,淡淡地,给人以足够的品位。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