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爷爷和火盆
2011-3-1 10:43:35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我无法理解爷爷对那只又黑又旧的铁火盆难舍的情分。也是这种无法理解,导致了我从根本上不能走进爷爷深邃的岁月之中。
  
  在现在的家庭里,取暖和烧煮等全是炉子,方便快捷不说,最起码是不用在浓烟中边咳嗽边烧煮了。
  
  五叔也认为买回一个炉子,便可以将那座被烟火熏黑的老屋装饰一新。谁料,当他将那间老屋装上顶棚,装饰一新后,仍旧在火盆的浓烟和爷爷的咳嗽声中走向衰黄的境地。五叔劝说数次,爷爷就是不肯将火盆置之高阁。一日三次的罐罐茶“非它莫煮”。
  
  于是我想起了那一幕幕淡去的影子,如果不是爷爷舍不得丢弃火盆,它们也许早就被关在了记忆的门外。而事实是,如今却渐渐的走进我的心灵之堂,长久的伴随着我,不由得我去想,也许就像爷爷伴着他的火盆一样那样必然。
  
  上小学那时,我们几个孙子总爱在爷爷家过夜,尤其是冬天,这其中的最大的原因是每晚爷爷都要往火盆里塞几根大木疙瘩,在熊熊大火和浓浓柴烟中一边给我们做糗糗,一边煮罐罐茶,我们则横七竖八的趴在炕上,借着闪闪的火光完成作业。写累了,吃些糗糗,然后像几只满意的小狗狗,一个揽着一个,甜甜入睡。
  
  我们每天早晨也几乎是在爷爷“丝丝”的煮茶声中醒来的。先听到爷爷喝茶的声音和柴“叭叭”的燃烧声,同时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然后是觉得火光在我们觉醒却尚未睁开的眼脥上跳跃。
  
  冬天我们都穿着厚袄子。放了一夜自然冰凉如雪,不敢将暖烘烘的胳膊伸进袖子去。于是爷爷便又一件一件的搭在火盆上给我们烤,然后穿在身上,热乎乎的像背着一片刚出锅的烙饼。
  
  如果放学回家早,我们几个孙子便像热闹的小鸟一样围着火盆,抢着为爷爷煮茶。
  
  这样一尘不变的事情一直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只是那火盆却渐渐退出了我的日子,尤其是上中学,直到师范,它似乎干脆丧失于我的记忆之外。就连它给于我的那么一点寒冬的温暖,也丧失得点滴皆无。
  
  所以,每次回家目睹爷爷有好的无烟炉子不用,却宁愿盘腿坐在炕头,凑着火盆,边咳嗽,边煮茶,我就开始寻找自己那么一点与火盆有关的往事。也因此,我感到爷爷和火盆之间不仅仅是一个为主人,一个为影子的关系。
  
  我相信了岁月总能将两件莫不相关的物什牢牢的黏在一起。就像火盆之于爷爷。
  
  我也逐渐认同了爷爷凑近火盆——或者说火盆依偎着爷爷——是一幅绝妙的搭配图。他们共同书写着呛味十足的日子,互相在对方身上找着各自的影子,也互相在无数个寒冷日子里取暖。
  
  爷爷离不开火盆。就像一个人无法丢弃自己的影子。那才是一段更坚实而有味道的生活情节。人会在生活中将很多有关自己的细节丢在风里,甚至永远也记不起。可总有人会将一些东西牢牢绑在自己的生活里。或者让他的生活有了一个最可靠地见证者,这样的日子永远牢靠,永远有意味。爷爷和火盆之间可能就是这样互相诠释着对方吧?
  
  现在,爷爷去世了。五叔又将被烟熏黑的老屋翻修一新了。从那里再也找不到一丝有关爷爷的东西。然而,奶奶仍小心的保管着那只火盆,像一如既往的保管着爷爷的生活细节。
  
  一日,我走进奶奶的房间,见那只古旧而敦实的火盆稳稳地放在墙角,我似乎又听见了“哔哔剥剥”的柴火声,还有“丝丝”的开水声。紧接着我又看到闪动的火光投在一张古铜色的仓桑之脸上,——那就是爷爷。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