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家庭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乘坐“新干线”
2011-3-12 10:57:07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90年代初,我陪孩子一起看过日本电视剧《新干线》。现在想想应该是动画片吧,因为当时孩子只看动画片的。是否动画片我记不清了,但电视剧的内容印象深刻:车速很快,服务很好,环境很美。那时没有羡慕或向往,更没想过可以坐上“新干线”走一遭,因为“新干线”离我太远了,远到不是隔着一个日本海的距离,而是隔着几十年的经济水平得距离。
  
  前两年,朋友说去上海乘坐动车了,说起车速,眉飞色舞,感觉坐动车是件很值得骄傲的事。当时,我对动车这个词,可以说一无所知,也不好意思多问;但心里嘀咕:是不是我看过的日本电视剧《新干线》里的车。打开网络,输入“中国动车”,百度一下。太多知识告诉我:中国的动车在“新干线”的基础上有所改进。看来,已经被我遗忘的“新干线”突然离我近了,我几乎可以看见她远处的身影了。
  
  2010年4月,福建开通了动车,“新干线”来到我身旁。作为身处涵江的我及多数涵江人,出门多数是到福州、厦门,或是目的地,或是转车,或是去机场。从前为赶时间,很早就匆忙出发,现在可以慢慢来了,因为时间充裕。距福州100公里,坐汽车要2个多小时,动车只要26分钟;到厦门200公里,汽车要花4——5个小时,动车只有70分钟,太快了。
  
  现在我孩子放假每次动车回来,满脸喜悦,和我们大讲特讲在学校的故事、经历,以前坐汽车因晕车而表现的沮丧和难受再没出现过,晕车药也省了。看着孩子的笑容,我们全家都沉浸在欢乐中。
  
  有了动车,不知道多少人和我家一样不再担心亲人出门的劳累,我只看到坐过动车的人谈起乘坐动车的舒适,一脸的享受。当然,动车才开始,车次还太少,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动车会四通八达,车速也会更快。
  
  遗憾的是,我一直没机会体验风驰电掣的感觉,连真实的动车影子都没见过,当听别人眉飞色舞地谈论乘坐动车感受时,心里常常痒痒的。我不能太亏了自己,一定要感受一下动车的快,享受一次时尚的交通工具,否则落伍了。
  
  我深埋希望的种子,等呀等呀,就是水土营养不足,无法滋养种子生根发芽。
  
  今年春节回家探父母,遥遥万里路给了我希望的种子足够的滋养,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而出了。满载着亲人的浓浓离别之情,夹杂着东北的寒气,我站在了驶向北京的动车停靠站。
  
  无数次的张望,无限量的期待,乳白色的“和谐号”驶来了,瞬间近距离的扫视:乳白色的车身,通体线条流畅、优美,列车头部如同子弹头,车在行进中几乎听不到声响,像天外仙女款款飘来,是很现代的仙女:优美、时尚、幽静。我无法与仙女过多交流,我必须上车了,只一分钟的时间,快呀!
  
  走进车厢里,宽敞、整洁,过道一旁是3个座位、一旁是2个座位,座椅是蓝色的,座位前方还有可以放下的小桌板;服务员也有空姐一样的扮相。如果不是窗外快速闪过的风景,我真的感觉在飞机上。
  
  坐在靠近车窗的位子上,悠闲地欣赏外面的风景:白色的积雪,干枯的树木,空旷的田野,传统、古朴的北方民居,高耸、漂亮的现代楼房……
  
  一切的一切在我眼前快速闪过,我向它们一一告别,也许再一个五年,我还会经过这里。
  
  车厢上的显示牌不停地变换数字,是时间、车内、外温度和时速。我记下了每个数字:车外温度–10度左右,车里22度;车时速最快241公里。
  
  在关注数字的空当,我扭头与邻座的母子聊天,听听她们生活。那个母亲说:“生活变化很快,太快了”。几年功夫,原来做梦都想不到,城里的平房都拆得差不多了,大家都住进了楼房;假期出行也可以坐自家车走亲访友,没座位的火车再不想坐了;偶尔全家到饭店改善一下伙食……
  
  我突然回复她一句话:“快,真快,此刻就是现代化。”
  
  那一刻,我突然感觉着句话有些耳熟,是谁说的呢?对,是邓小平,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说过类似的话。
  
  那是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乘坐新干线从东京去关西时,记者问他有何感想。他说:“快,真快!就像后边有鞭子赶着似的……这次访日,我明白什么叫现代化了。”
  
  邓小平同志说这句话时,他一定在勾画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脑中思考着中国将来如何富强。所以,才有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春天,才有国富民强的中国的今天。
  
  邓小平同志没乘坐过中国的“新干线”,但他老人家却带给中华大地无数条“新干线”。如今,他老人家里我们远去了,但他一定看到了中国的“新干线”载着中国的亿万民众在国富民强的现代化道路上飞跑。
  
  你我都在“新干线”上跑,你我也都是“新干线”的建设者,我相信明天你我建设的“新干线”更广、更快、更美。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