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十个愿望
2011-3-22 10:59:33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记得小时候,我家的头门上有四个大字:“耕读传家”。我觉得这应该就是父亲那时候作为农民的一个“指导思想”,或者说是他的一种生活愿望。在一九九二年九月份以前,我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如果我在那一年没有考上大学,并将户口迁入那所大学所在城市的话——十九岁的我注定要继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衣钵”。不过,我还是实现了父亲的第一个愿望:希望儿子变成一名吃“商品粮”的“公家人”。从父亲幸福的脸上,我终于第一次看到了他来自于心底的自豪和骄傲。因为按照当时的政策,考上大学就等于拥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彻底改变了做为农民辛苦而没有养老保障的命运。
在此之前,父亲总是向我谈起做为农民的种种忧虑。那时候,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很低,每年的麦、秋两季,劳动的强度非常大,父亲总是起早贪黑,车拉肩挑,常常累得腰酸背痛。而每年上缴“征购提留”的时候,更是在粮站彻夜排队,“卖粮难”在当时应该也是一个很热的词汇。尽管如此,要靠种地成为一名“万元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令父亲更担忧的事情就是他年老的保障和医疗问题,他总是说起这样的话:要是咱们都像那些吃“商品粮”的人该有多好呀!不用累坏了身体,老的时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病,即使有病了国家也可以报销医疗费,而且退休了不用干活也能领工资。
不幸的是,父亲的担心还是被他言中了。在一九九六年六月我就要大学毕业的时候,他被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花去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四万多元。但是,我们还是没有挽留住他,患病一年多以后,他永远离开了我们。父亲在弥留之际,说得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关于我。他不停地劝诫:“不要留在城市里了,回家来吧。我是不行了,你的婚事我也不能为你操办了,本来……,本来打算在县城先给你买套房子,看来我办不到了。你母亲你要照顾好呀!”
按照父亲的要求,我回到了家乡,被安排在一个偏远小镇的镇政府工作,我又回到了年轻时梦想的“原点”。在镇政府我一干就是十年,这十年,我亲身经历了农村的重大变迁,自己也随着这些变迁而慢慢成长。一九九九年十二月,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彻底摈弃了在大学时养成的好高骛远的不良习惯,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乡镇干部。我和农民们一起挖河打堤,一起到黄河滩区开展防汛,一起抗击“非典”,一起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一起推广农业机械化种植和收割……,同时,我利用自己学习农学专业的特长,大力推广水稻新品种,开展特色经济作物金银花的种植,农民们的收入一年年在快速增长,我已经彻底融入了这一方广阔的天地。每每看着那些破旧低矮的瓦房被一座座外形新颖的楼房所逐步替代的时候,我就会禁不住感慨万千:父亲的嘱咐是对的,我应该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生我养我的农村里去。
进入二零零零以后,在党的富民惠农政策影响下,农村的许多改革令我和所有的农民一样,有些始料不及。二零零三年“非典”过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铺开,每个农民只要每年交入个人账户十元钱,就可以享受每年最多一万元的大病医疗报销,后来这个个人缴纳的数目提高到了三十元,而每人每年能够报销的最高数额则提到了六万元。在开展这项工作的开始,许多农民并不相信有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我们深入农户“现场说法”,他们终于慢慢理解了党和国家的良好用意,全部接受了第一个惠及千家万户的好政策。
二零零四年农村实行了税费改革,彻底取消了“征购提留”,农民的负担得到了极大的减轻。更令人不敢想象的是,二零零五年,又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终于甩掉了几千年来的一个沉重包袱。在农民们高兴之余,更高兴的事情又接踵而至:每亩地还要发放一定数额的种粮补贴。每次当我入村和群众攀谈,特别是那些老人们,总是喜笑颜开,一个劲儿地感慨:“我们想都不敢想啊!还是共产党好呀,我们农民彻底不用再交‘皇粮’了,还能得到种粮补助……”
因为工作需要,二零零六年我调到了县城工作。每每在大街上遇到原来村子里的农民,他们总是先和我打招呼,尽管有些人我已经唤不出名字:“广田,怎么不到村里去了?有空一定去,让我们也一起喝瓶好酒!”那个“好”字说得总是格外的重。然后,无一例外的都要掏出香烟来寒暄,只是,那些香烟已经不是从前每盒一块钱的劣质本地货,而是五元、十元的各色外省中档产品了。“现在全部实行机械化了,种地用不了那么多人,我们大部分都到外面打工了,每年的收入比种地强得太多了,一年挣个两、三万元绝对不成问题!有国家的出面协调,欠薪的事情基本上很少出现……”我深深地感到:他们真的比以前富裕多了,也开朗多了,更多出了几分生活的自信!
去年,我所在的县又被列入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年龄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每月都可以领取六十元的养老金;六十岁以下的,只要每年每人缴纳一百元保险金,到六十岁也可以领到同样数目的养老金。对于又一个新型政策,我想,大多数农民除了更多的期待以外,更多的还是感激之情:他们已经不是《春天里》那首歌所唱的“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了,他们的各类社会保障正在一年年健全,保障的标准也正在一年年提高,他们一定一年比一年过得幸福!
每一次回到老家的故园,我仿佛都看见父亲微笑着坐在主屋的门前,悠闲地抽着香烟!尽管他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可是我从来没有忘记他从前的愿望。只是,一切都是无言的,我不用再向他告慰什么:他的所有愿望已经全部实现了,包括许多他没有告诉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