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关于老街的难忘记忆
2011-11-15 10:44:04 来源:唐加文 我要评论()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整个人都变得愈加地怀旧起来,习惯去同一家饭店吃饭,习惯被文文提醒下班按时回家。走过南又闯过北,上过山也下过水,到头来却发现自己最爱的还是一个人独逛老街时的感觉,有一种道不破的韵味,好比是赴约去见一位久未谋面的老友,也许这便叫所谓的沉湎于过去,陶醉于回忆吧!因此每逢过年回家,我都爱去县城仅有的北门街走走。
说它仅有,不光是因为与它齐名的南门街,东门街因城市扩建而相继被拆毁,北门街成了这座南方小城发展的唯一见证者而非牺牲者;更因为它在我心目中镌刻的印象:高不可及的围墙与无情的岁月抗争着;残破的墙角掩映在杂草丛中;完全被青苔侵蚀的天井;散落得横七竖八的瓦砾……
记得小时候的仲夏夜,少不更事的我就爱依偎在爷爷怀里,透过天井仰望那同样四四方方的苍穹,感觉那便是世界的全部。可长大后就越愈发萌生了翻过围墙去一探外面世界的念头。徜徉老街,抬头便是犬牙交错的屋檐,每逢雨季随处可见的就是铺天盖地的水幕,凹凸有致的石板路,深浅不一的水洼洼,此刻都享受在与雨水的亲密接触中。不用担心路过时会被打湿,因为可以随时躲进路两边的油纸蓬布下,任凭肆意的雨滴碰撞着、飞溅着。
爷爷时常问我,为何宽敞的大路不走偏偏专拣老街去人挤人,搞得自己跟见光易分解似的。好几次我都被问得无言以对,诚然,老街的街道没比我的自行车胎宽多少,不时还有蚱蜢似的毛孩从深巷中流窜出来。老街一直以来也被人们冠以“封建残余的避难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不是医术最好但却是人气最旺的民间草药店;你也可以领略到打着算命先生招牌的江湖术士的口才;当然,油头粉面的食客;鱼龙混杂的旅店;灯红酒绿的发廊也都是老街标志性景象,尽管它留给人们的都是这般印象,我还是打心底里爱上这儿走走。
有趣的是老街这些年不但卖着香烛冥币,更盖起了小庙,还真别说,香火从未间断过。祈福的求子的盼及第的保平安的,那黑压压的人群大有赶超火车站春运排队回家的架式。每遇此景,我就能联想起爷爷许愿时虔诚的表情。
而当夜幕降临时,老街就开始冷清起来,仿佛宵禁一般,偶尔会有轰鸣的摩托顶着刺目的车灯迎面而来,往往都是当你还来不及反应它就呼啸地窜到你身后了。也许是各户人家吊灯过于昏黄的缘故,让人觉得居住其间的人们或许都习惯了寂静。如果你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城市找一个不被人打扰的僻静之地,老街无疑是首选。在这里看不到尔虞我诈、听不到污言秽语、闻不到铜臭俗粉,置身其间,你可以独享逃离现实的安逸恬静。在这里,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因为周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古朴,你在它们眼中只是匆匆过客而已。
不过老街再美好也未能抵挡住现代文明的脚步,四周的高楼已经将它围剿得仅有苟延残喘的份儿,空留漫墙的大红“拆”字,越来越多陌生的面孔融入其中,使原本就岌岌可危的老街命数更加飘摇。好在老街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足以让那座庙连绵的香火继续传承下去,毕竟它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看到它仿佛就回到了过去。这些年来,我虽然身在异乡,心中还是默默地祝愿,愿它走进更多人的记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