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自由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悉尼纪行
2009-12-19 10:58:05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编者按:悉尼之行在笔者的一笔娴熟之下若读者于其中,加之心语星愿般的祈祷,此文更加引读者称妙。跃然纸间,键笔如刀,锋芒难抑,推荐共赏!
  
  从北半球到南半球,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空,像探春的燕子展翅翱翔,旅程遥迢,跨越了千山和万水,终于降临到另一块神奇的大陆,放眼看去,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千重山的那边还是大雪飘飞,寒冷刺骨,积雪成灾,铁路陷入瘫痪,许多省份因为雪暴运输中断,很多天吃不到新鲜的蔬菜,人们在为家园的重建奋力一搏;而海的这一边却是暖阳照耀,和风送爽,人们身着单薄清洁的衣衫,神情悠闲地在海边、在公园、在草地上,接受飞溅浪花和海风的亲吻和吹拂,在一块南方的繁华中,安享着天伦之乐。从灰蒙蒙的天,料峭的寒风,到天蓝如镜,海风轻拂,两两相较,真有点冰火两重天的意味。
  
  于是,在澳洲的此番游览,就无形中多了一层情感的牵挂,一边放眼领略着海湾美丽的景色,感受着悉尼城市的旖旎多姿,一边在心里为祖国南方遭受雪灾的城市和同胞们默默祝福,还专门去了一趟圣玛丽亚大教堂,在那里凝神端坐,双手合十,生平第一次虔诚地在圣母面前做了祈祷。
  
  悉尼可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繁荣,而人口最少的城市之一,仅仅100万人口,在中国不过是一个中等城市的规模,但是它却拥有辽阔的土地和草场,还有独一无二,吞吐量排在世界前列的天然良港。在悉尼湾的海滨漫步,随处可见洁白的红嘴鸥,亲昵的跟在人的脚边,在悉尼歌剧院下面的大理石地面上悠闲自在的踱来踱去,还有一种嘴巴很长的鹤,三五成群的飞到情人港旁的高大椰树上,或在大桥粗壮的水泥柱下的草坪里,不声不响的弯项觅食,偶尔从喉管里发出一声低沉的鸣叫。悉尼湾里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国的轮船,也有飘扬着异国旗帜的军舰,远远望去,停泊在那儿的船舰个个巍然不动,稳若磐石,而运航中的船只行速平缓,如同一件庞然大物在静静的水面优雅的飘移,又像懂事的孩子不愿发出太大的声响,以免打扰港湾上蔚蓝色的宁静,还有宁静中的人们悠闲自若的脚步。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资源富饶,物产丰足,但是他们没有因为拥有,就肆意的挥霍这份上天盛情的馈赐,更没有慷慨浪费手中的财富,作为流放地和囚徒的后裔,他们的国家理念始终是那么地清晰和坚定,忧患意识从没有丝毫的放松,尽管悉尼人的生活节奏,看上去显得有点缓慢,人们的脚步好似漫不经心,大多年轻男女都穿着拖鞋,随意地走在街头,徘徊于码头和草地,装束更是极尽宽松休闲,很少见到西装笔挺,皮鞋锃光瓦亮的人,挺胸昂首地招摇过市。悉尼人的特别处,不大能从表面看得出来,但仔细的观察,多少可以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有所获得。这个移民国家跟同为移民的美国截然不同,悉尼人的气质里更多的是一种内敛和含蓄,没有美国人那么随心所欲的张扬,悉尼人身上有一种鲜明的特质,稍稍接触之下就会发现,他们简直酷像是一位和善的农夫,或者说十足就是一个质朴的牧羊人,明亮的眸子里含满了真纯和热诚,眉睫上跳跃和闪动着迷人的直爽和宽容,如果不加分辩,很可能会视同淡漠,而引起误解和不快。正是这种平静中见神奇的个性,铸成了悉尼人顽强不屈,格外珍稀海洋、大地和自然环境的生命态度,他们剔除浮躁,固守着宁静,用自己的坚韧、勤勉和智慧,创造出一片令人艳羡不已的南方乐土。
  
  在著名的歌剧院门口,看到一位怀抱着金发碧眼婴儿的年轻女子,正被一群人围住拍照,她落落大方的微笑着,姿势优雅的站在那里,任由游人从不同的角度,将自己怀里正做出各种调皮模样的孩子,珍藏进他们的数码相机和旅行的记忆之中。这种情形恰好向世界表明了一种姿态,展现了悉尼人拥有一颗阳光般珍贵的包容宽阔之心,就如同他们城市上空的蓝天一样,湛蓝、透明、深邃、邈远,一望无际,又如同身旁的大海,宽阔、平静、明澈而深不见底。
  
  在悉尼,就不能不说说悉尼歌剧院,还有那座哥特式风格的海湾大桥。在不同的时间和视角上,观览这两件人类伟大的杰作,都会有不同的效果和感受。我以为在落日余晖下的黄昏时分,看到的悉尼歌剧院和海湾大桥更加富有情调,别有洞天,也最能体会它们区别于其他建筑的神奇与优美。那时,在淼淼海水的衬托之下,歌剧院的白和大铁桥的青,色调鲜明而又浑然一体,歌剧院的静和铁桥的动相映成趣,一下子就能把人带入一种美不胜收的无上境界。
  
  悉尼没有刻意炫耀的冗长历史,在这里超过五十年的建筑,都是珍贵的遗迹,法律明文规定必须原封不动地永久保护,决不能有丝毫的改动,更不能随意的损坏和拆除,即使你在内部怎样的装修,如何的现代而奢华,外观上却必须一仍其旧,哪怕是一堵墙、一条街道,一幢毫不起眼的房子,一块砖,一个门牌标志,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成为一种物化的活的历史,一件非同寻常的文明被永恒记载。这种不容置疑的强制,和他们兼容并包的宽博之心遥相呼应,水乳交融,形成了真正属于他们的独特文化观念和不骄不躁的荣誉感。
  
  悉尼人的包容之心,还体现在他们的民主思想,人性化意识,以及尊重生命的观念上。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公开承认同性恋合法的国家之一,在悉尼有一条著名的同性恋大街,世界每年一度的同性恋大会期间,悉尼城就成了全世界同性恋的天堂,来自四面八方的同性恋者占据了悉尼城市的一隅,使那里的酒店饭店客源爆满,很多同性恋者包住在私人公寓里,大会之日,他们倾巢而出,涌向同性恋大街开始巡游,齐声唱着歌曲,引得路人驻足观看,全市的警察集体出动,疏导交通,维持秩序,直到会议圆满结束,同性鸳鸯们各奔西东。澳大利亚也是禁毒国,但他们对于嗜毒者的态度,也是极尽温和的,在强力禁止的同时,也网开一面,允许教会给那些嗜毒如命,而又身无分文,站立街头伸手行乞,毒瘾发作后乱性滋事,用针管刺扎行人的瘾君子,提供微量的瘾品,以保护正常人的出行安全,此法施行后收效明显。这虽是不得已之举,亦能见出悉尼人的良苦用心。他们用疏的方法,以情感化,尽量多做,不去空洞的说教,他们把尊重人、相信人化作法律和行动,即使对误入歧途者,也没有歧视,没有放任,更没有抛弃,而是以健全普惠的福利制度,保证所有由于种种原因遭受不幸的人,时时处处都衣食无忧,流浪汉天天可以在教堂里免费享用一餐温热的餐食;在大大小小的超市里,还有专门为低收入者生产的廉价面包,这种用情办事的细微和周到,实在叫人无话可说。制度和作为是两码事,但做好每个细节,至少是一种有作为的举动。细节完美,往往更为感人至深。早就听说澳州是高福利国家,亲眼一看,也就了解了大概,在这个资源雄厚,高度发达,但全国人口仅有2000多万的富国里,如果福利不好,那才是咄咄怪事!
  
  在海德公园,有一块耸立在海边的巨石,被命名为麦考德夫人角,已成为游人必至的一处著名景点。说的是一个纯粹的爱情守望者的故事。这位夫人的丈夫每天都是从这里乘船,去到海上的监狱上班,傍晚时又乘着轮渡从这里上岸,与在此守候他的夫人拥抱,互致平安,然后手挽着手一起回家,尽情享受自己的爱情和天伦之乐。如此这般,天天月月年年,看似平凡普通的故事,细细一想却是多么真实,多么难能可贵,而又感人至深的纯朴爱情,每一个人若是都能这样忠贞不渝的坚守,这样情深意长的相互期许和厮守,那么人间的美好丰富,又怎么会从身边悄悄的溜走,自己却无从觉察呢?悉尼人,包括所有澳大利亚人都相信和珍惜这样的爱情,或者换一种说法,他们都怀念这种长相厮守、不离不弃的质朴情怀,所以他们常常会来到大海边,或独自、或与情侣依偎着,静静坐在这块黝黑的大石上,为一个遥远的美丽故事和故事中天长地久的主人公,深深地感动着,久久沉浸在深长无限的倾慕和爱恋的神思之中。
  
  悉尼人酷爱阅读,在火车上、巴士里,海边和公园的座椅上,随处可以见到手捧着厚薄不一的书籍,埋头阅读的人,神情安适而专注,轰轰的火车运行声,海浪的咆哮声,人群来往的脚步声不绝于耳,但他们安之若素,充耳不闻,依然沉浸在书本里荡漾的无边情境和乐趣之中。这种爱好或者习惯,是一种对人心的拂拭和净化,也是一种提纯和升华,至少它能使人渐渐的安静下来,谦虚地接受一点新鲜的知识,让一颗忙于斤斤计较的心灵,得到一点缓冲和休憩,使生命的激情在文化的流水中,得到濯洗和清洁,冲去浮躁和灰尘,重新焕发旺盛的活力。有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具有普遍阅读力的国度,是了不起的。而拥有一群自觉读书的人,这是一个城市和国家拥有更加美好未来的希望。这些话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我觉得一点也不,它恰恰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和美好而诚实的忠告。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灾难是不知不觉间降临的,比如全球变暖,比如干旱,比如沙尘暴,比如地震,比如飓风,比如洪水,还有雪灾……。爱读书似乎和这些灾难的来去毫无瓜葛,既不能由此免除灾害的袭击,又不能减少灾难的损失,但至少现在认为灾难是怪力乱神从中作梗的人,已经非常罕见了,对灾难来袭的神秘感和恐惧也不像过去那么强烈和慌乱,惶惶不可终日。因为通过读书,大家接受了科学,知道所谓外力是可以通过知识的渠道,了解其来龙去脉的,而大多的灾难都是可以预测和预防的。读书,使人们每每发现和迈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使人心变得澄澈而富于质感,洁净而充满健康的情趣。特别是能够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灾难临头而不慌不乱,镇定而果敢,有一种在危难当头急中生智的气度。而拒绝读书,就会越来越深陷愚昧、麻木和封建的泥潭,就会固守自私和狭隘,就会粗暴践踏人伦,不择手段地攫取自然资源,竭泽而渔,坐吃山空,就会随心所欲的毁坏山林,污染环境,就会骄奢淫欲,野蛮地从大地和爱情的怀抱里,抢夺滴血的快乐和幸福,肆无忌惮地蹂躏眼目所及的艳丽花朵,直到善于玩弄隐身术的灾难,悄无声息地降临头顶,无情的报复人类,剥夺所有人还未及仔细品咂的宝贵生命和自由的滋味。
  
  近年来澳大利亚与中国的交往和友谊日益增强,每年一度的“中国年”活动,不断在澳洲掀起中国文化的热潮。而今年由陕西省与悉尼市共同举办的“舞动悉尼”大型文化巡游,更是盛况空前。作为此项活动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我也切身感受到优秀民族文化对人类精神的纽结和提升,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化解地理上的距离和背景的差异,把爱好和平与美好的世界人民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共鸣走向和谐。
  
  从南半球再飞回北半球,回到自己的家里,知道南方的雪灾已经被降伏,铁路的运营也恢复正常,又听到一些动人的抗击雪暴的故事,心里顿时感到一阵释然和感动。南方虽然没有自己的至亲友朋,但是中国人的骨血是一脉相承,唇齿相依的。竟然觉得是对圣母的祈告起了效用,虔诚感动了上帝吧,尽管自己对基督教和天主教一无所知。但是,天下人祈愿美好的心是相通的。在悉尼的那些天,也常常遇到雨,但夜雨虽浓,天明时就停歇了,晴空蔚蓝如洗,有时则是出发的路上还下得淅沥不止,快车到了目的地,又豁然晴朗起来,天蓝如镜,导游打趣说西安人有贵人像,走到哪里都天随人愿,有如奇迹。虽是笑谈,但也是一种吉祥的祝福。回国之日正是故乡万物复苏的春天,绿草回归大地,正向人间吐放万紫千红的希望……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