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头头网 >> 自由区首页 >> 博文 >> 正文
京华烟云,直隶保定
2010-6-12 10:47:35    来源:网络    我要评论(

  带着远途跋涉的匆匆行色,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我走进了保定直隶总督府,一个马背上帝国逐渐黯淡的身影,在冀北平原燕山易水的烟云中,渐渐没落在现代城市的文明里。
  
  三千年风雨锲刻了她的深重,数百代名贤记载了她的朝气,她用独特的风韵承载着我探寻的目光,等待着渐近的足音。
  
  初夏的风,顽童一般拨弄着天光云影,广场前高高的旗杆,孤独的指向苍穹,在风中凝神谛听,那几百年前传来的刀光剑影和马的嘶鸣。
  
  一座总督府,半部清史写照,漫步在这座已有三百年历史的古衙院中,耳畔杜绝了闹市的喧哗,心,沉寂了功利的浮躁,在时空的隧道中观日出日落,月缺月圆。在轮回的红尘寻觅着王权统治盛衰的轨迹。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飘零,我仍然可以强烈地感觉到这个已经融入历史背景的王朝的霸气。
  
  保定历代是北方重镇,明、清两朝的畿辅之地,清嘉庆帝赐直隶总督诗中有:“三辅资为政,屏藩卫帝京”。总督府门前两根高达十余丈旗杆,镶边旌旗迎风猎猎。府前广场足有数十亩大,一些老人在悠闲的挥剑弄拳的晨练,斑白的发在微风中依旧飒爽。
  
  总督府门厅阶高三尺,座北朝南的硬山式砖木结构的清代建筑。黑色的门额上悬“直隶总督部院”的匾额。东西是班房。院内古柏参天,四季长青,既显得生机勃勃,又庄严肃穆。过天井,总督署大堂五开间十一架梁,大堂正中屏风上丹顶鹤、海潮与东升的旭日,这是一品文职大员的衙门象征。雍正帝御笔亲书“恪恭首牧”的匾高悬在屏风之上。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曾国藩的联;“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此联全用口语,如同白话,言简意赅,让人一目了然,直指心性。封建王朝的一品文官可谓官至极品,但对百姓,对下属全无半点官腔,半点虚言,实属难能可贵。帝制时代的大臣尚且能如此,我们的今日父母官呢?曾国藩深知教育对国家的重要,对莲池书院十分重视,总督府的斜对面就是驰名几百年的莲池书院。他于同治八年刚来保定,就住莲池书院公馆办公,亲自给学子授课、出题、考试、阅书院课卷,还自愧没有时间一一评看学生文章。他勤于政事,在他治学思想影响下,书院以桐城学派为基础,不过数年,兼备之才辈出,书院声名远播日本。甲午战争后的日本阁僚与学者很多都留学过莲池书院,所有莲池书院在清代教育史上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堂又称“思补堂”,取深思熟虑补其不足之意。是总督与幕僚议事之处,建筑部局严谨,雀替雕刻精细。堂内悬“政肃风清”匾,匾下麒麟座屏好生威武,这是一品武职大员的象征。
  
  三堂是总督官邸书房,曾国藩著名的《劝学篇示直隶士子》就是在这张书桌上写下的。曾国藩位极人臣,日理万机,仍不忘著书立说,堪称清朝少见的国之栋梁。史料记载,近代受曾国藩影响最大的两人一个是蒋介石,一个就是毛泽东。
  
  四堂是内宅,是总督及其家眷生活起居之所。总督的大床还在,一张很普通雕花大床,并不是人想象中的名贵红木。综观赫赫有名的直隶总督府,其规模、奢华远不抵我们现在的县委大楼,广场、动辄耗资逾亿。我久思未得其解,是历史的进步呢?还是不可类比的心理……
  
  总督衙,昔日里有无数历史风云人物出出入入,也有许多人间悲喜剧在这里上演,它是历史的浓缩,也是历史的见证。置身于一重重饱经沧桑的古老院落中,从李鸿章任直隶总督起,大清帝国内外交困,英国人的坚船利炮也轰开了大清帝国的大门。统治集团腐败导致战略应对失误,加速了清朝的失败。一九零零年末,英、法、德、意联军入侵保定,11月6日,英军少将端坐在总督大堂上,跪审直隶护理总督廷雍,并将其5人斩首示众。这不仅仅是清朝的耻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耻辱!这种令人心碎的耻辱居然在日本入侵华北又重演了一次,认日寇作父的汉奸河北省伪政府驻进了总督署,整个华北又一次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痛苦的呻吟。这片红色的故土演绎了多少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雁翎队,狼牙山五壮士,冉庄地道战,每一块土地都浸满了先烈殷红的鲜血……
  
  穿行在厅堂的风,变得有几分慵懒,淡然的在古建筑间徘徊,在树梢缠绕,我的脚步也有些起伏不定。走在空旷的广场上,当地人说;脚下曾是威震一方的府衙,那支劣迹斑斑的占领军放过一把火,大火过后,很多美景化归乌有。如今,只有凹凸不平支离破碎的铺地青砖,还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有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
  
  站在李鸿章的楹联前,我的身后,是一片青瓦楼阁,风吹过,传来城市喧闹的笛鸣,浸润着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我的心沉缅在历史的悲愤中。随着黯然的夏风,穿过迴廊,越过房檐,踏过松涛,掠过云海,向院落的深处走着,向历史的更深处走去。
  
  伫立庭院,阳光洒在肩上,我分明能感觉到它的重量。这是一片古老的建筑,临街的古老建筑竟开成了门面租给商贩,我茫然了,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古迹,怎么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然而,三百年来,这里曾是喧嚣的舞台。大幕合起,人去楼空,庭院深深几许,耳边似乎隐约的响起侵略者隆隆的炮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牢牢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时刻提醒我们肩上担负的祖国的重任……
  
  穿过迴廊,阳光透过瓦当,照在我的脸上,阳光还是当年的,时光却错过了三百年,我徘徊在光与影的交界,心思游荡在新与旧的边缘。
  
  从太行山到燕山,到卫戍京畿的直隶保定,再到伤痕累累的文化名城。从平静到喧闹又归为平静。三百年,历史经历了无数轮回;三百年后,府前高耸的旗杆,铜铸的烛台也脉脉无语,不舍昼夜静立在城市的烟云间。大清的龙旗不再猎猎,只有一对石狮静默在风雨中,镇守在幽深的门前,威风,恍若当年……
 阅读
 评论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用户留言 | 在线客服

    北京万源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0564号
    本版本为内部测试版本,还未正式上线,头头网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2000-2007, All Rights Reserved